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安徽广播电视台为何大规模发展融媒体工作室

导语:融媒体工作室是注入融媒体基因的工作室,它是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主流传统媒体探索转型的产物。独立运作的融媒体工作室类似于小微企业,运行机制灵活。走在媒体融合前列的人民日报,在2015年中央厨房模式运营基础上,于2016年启动融媒体工作室计划,成立了侠客岛、麻辣财经等17个专业化、垂直化工作室。

  近年来,融媒体工作室在媒体融合改革大潮中悄然兴起,并在人民日报、南方报业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等央媒、省级媒体试水成功。

  工作室制是继频率频道制、中心制、部门制、栏目制、项目制等之后,存在于传统广电媒体中的新型模式。

  工作室一般是指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是一处创意生产和工作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具有公司模式的雏形。

  融媒体工作室是注入融媒体基因的工作室,它是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主流传统媒体探索转型的产物。独立运作的融媒体工作室类似于小微企业,运行机制灵活。

  走在媒体融合前列的人民日报,在2015年中央厨房模式运营基础上,于2016年启动融媒体工作室计划,成立了侠客岛、麻辣财经等17个专业化、垂直化工作室。领衔省级媒体融合改革的湖南广播电视台于2018年试行工作室制,首批成立了刘建立、刘伟、沈欣等以主持人、导演命名的7个工作室。2019年6月,中央网络媒体人民网发布人民视频“X”计划,寻找合作伙伴共建50个融媒体视听工作室。

  2016-2019年,3年时间里,融媒体工作室已被广泛推行。省级媒体在探索融媒体工作室制之路上发展脉络如何?其具体建设现状如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我们着重以安徽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工作室作分析。

  ▍从3到60

  2016年3月,安徽广播电视台成立“达耳闻”新媒体领导小组办公室,由7人团队组成,专职运营达耳闻客户端项目,探索新媒体经营创收模式。

  2016年5月,旗下音乐频率依托广播节目《嘻哈搜货》,与芜湖光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互联网电商平台,经3年运营后于2019年年初正式成立嘻哈搜货工作室。

  2018年,旗下综艺频道依托电视节目《美食来了》成立美食来了融媒体工作室,主要生产短视频及食品网络销售。达耳闻、嘻哈搜货、美食来了,这是安徽广播电视台最早起步的3家融媒体工作室。

  2019年4月,安徽广播电视台发动全台各部门力量,鼓励员工根据爱好、特长自由组合团队创办融媒体工作室,共遴选出影响力、向前冲、时间君、纯棉系等60家融媒体工作室。

  从3到60这一数字的量变看出,安徽广播电视台规模化发展融媒体工作室这一举措,实质上是试图通过融媒体工作室制度的推行探索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质变。

  ▍小而精的团队化组织,责、权、利明晰

  截至今年8月,安徽广播电视台有45家融媒体工作室已开展内容生产、活动策划、项目运营等工作,15家融媒体工作室正在试运行。

  融媒体工作室均由1名业务骨干牵头招揽本台人员组合而成,团队少则3名成员,多则10几名成员,属于小而精的团队化组织。

  融媒体工作室在属性上分部门和个人工作室。

  部门工作室通常依托本频率频道节目资源、新媒体或部门职能来运行,属于原部门,创收计入工作室的同时亦计入原部门创收。例如,经济生活频道的时间君融媒体工作室依托频率大屏节目《第一时间》生产民生类短视频,创收属于本工作室亦属于经济生活频道,责任主体是所在部门。

  个人融媒体工作室独立于频率频道或部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工作室工作,属于团队成员间兴趣爱好的结合体,享有自主选人、策划生产、项目运营等多项权利,创收属于该工作室,责任主体主要是个人,所在部门有义务进行指导、支持和管理。由此可见,其责、权、利十分明晰。

  从内容定位和运营方向上来看,这60家融媒体工作室分为12个类型,涵盖新闻、理论、科普、法制、教育、农业、文化、人物、创业、生活、娱乐、综合等,呈现出专业化、垂直化、细分化特征,注重用户需求,直接对接市场。

  从工作室人员所在部门来看,分布在安徽台内容生产部门、内容研发部门、技术管理部门、广告经营部门等,覆盖在全台绝大多数部门,体现了参与人员和部门的广泛性,具有群众基础。

  ▍政策支持十分重要

  在主流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中建设融媒体工作室,具备三大天然基础优势:一是已有的传媒人才队伍;二是已有的媒体平台;三是在原有体制下对创新创优创收活力注入的需求。这三个条件下,融媒体工作室应运而生。

  而各家推行融媒体工作室制的主流媒体管理服务层给予的工作室政策支持亦是优势。例如,安徽广播融媒体工作室在成立之初就拥有四大优势:

  一是有高层支持。安徽台的融媒体工作室项目是在安徽省委宣传部的倡导、领导、指导下进行的。在台党委领导下,成立台融媒体工作室领导小组,台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台领导担任副组长,对有关融媒体工作室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

  7月26日,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聂庆义为60家融媒体工作室授牌

  二是有制度引领。出台《安徽广播电视台关于大力促进融媒体工作室发展的管理办法(试行)》,从工作目标、总体要求、享有权利等8个方面构建了融媒体工作室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对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有组织保障。探索推出“一中心、三平台”服务体系:在融媒体工作室组织保障上,安徽台在不打破原部门设置的体制下,结合部门具体工作职能,组建起一个融媒体工作室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服务平台、经营服务平台,为工作室的内容生产和商务运营提供前、中、后期全方位服务。

  四是有激励政策。《安徽广播电视台关于大力促进融媒体工作室发展的管理办法(试行)》中,激励政策明确了利润分成、评星激励、作品奖励、参评倾斜等多项内容,给予工作室团队动力与信心。

  ▍以工作室切入,推动媒体融合

  对于融媒体工作室建设的效果衡量,主要以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两大效益作为判断标准。而对于在融媒体时代诞生的融媒体工作室,它所承担的价值效果则更深远,其建设对于媒体深度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安徽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工作室在短时间规模化的推广试水中,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推动了媒体融合?

  一是让人才更具融合力。

  媒体融合的决定因素之一是人的融合。安徽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自原岗位基础上,跨岗位跨部门组建融媒体工作室,通过人的横向融合促进了媒体深度融合。

  在具体工作开展中,每位工作室成员积极学习,在实践中形成一专多能,摸索融媒体内容生产规律,探索融媒体渠道拓展,积累项目经营经验,集策(策划)、采、编、播、发、营(营销)才能于一身,这是主动转型为融媒人才。

  二是让生产更具创造力。

  融媒体工作室分个人、部门融媒体工作室两大类型,针对两类型融媒体工作室定制了《安徽广播电视台关于大力促进融媒体工作室发展的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责、权、利。

  例如,赋予个人工作室选人用人权、自主运营权、资金支配权、资源使用权,部门工作室享有权利由所在部门比照个人工作室自行确定。

  以激励政策中关于利润分成为例,个人工作室在培育期内所有收入,台里扣除税金和直接成本后,全部返还;部门工作室经营收入计入部门创收,总体激励政策按台里对部门的有关考核规定执行。这些红利政策有力地激发了融媒体工作室创作创新创收的活力。

  在具体实践中,融媒体工作室的内容产品和项目运营等方面的创造力均得以体现,如茜点博物馆融媒体工作室以一档《茜点博物馆》大屏电视节目,组合N个短视频新媒体端小屏内容,探索出内容生产“1+N”良性创作机制。优乐宝融媒体工作室于7月18日上线“U读”融媒体项目,精选100本亚马逊、豆瓣的高分图书,邀请省内著名播音员主持人领读精华内容,推出15分钟一本好书知识分享付费聆听模式。

  三是让媒体更具生命力。60家融媒体工作室负责人聚合老、中、青三代,安徽广电人积极申报创办融媒体工作室,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创新融媒体内容生产运营,热情投入融媒媒体创业海洋,为媒体融合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强大动能。

  ▍现存问题及对策

  在主流传统媒体推行融媒体工作室制,有优势也有困难。安徽广播电视台在具体建设和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也在正在探索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经验欠缺。融媒体工作室建设在一些媒体中尚属新生事物,在建设中遇到了新问题、新情况,用以往媒体管理经验难以对症解决。

  安徽台正在打造“一中心、三平台”,组织办公室、总编室、财务处、科技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构建融媒体工作室服务保障体系,同时在积极组织融媒体工作室具体业务培训,但从管理层面来说,指导帮助融媒体工作室解决难题的经验方法有待提升。

  针对此类状况,亟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提升管理经验,另安排实战专家常态化为各融媒体工作室出谋划策,授之以渔。

  二是发展受限。安徽台秉持“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双轮驱动模式,虽方向准确,但在实际发展中依旧受限。

  自家客户端、新媒体的“船”有待壮大,融媒体工作室入驻传播影响力不够,因此多半在借外面的头条号、抖音号、快手等商业媒体的“船”扩大影响力。虽赚得粉丝量、阅读量,但盈利效果不佳且受限于各平台规则,严重制约发展。

  例如,近期广电风向标融媒体工作室入驻的头条号因发布一条台内带有广告商标的自制剧宣推而被封号,导致劳而无功。基于此类案例教训,亟需和主管部门共同研究思考出主流媒体在当下融媒环境下如何壮大自且与商业媒体实现真正地合作共赢的路径。

  三是实践冲突。在融媒体工作室起步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工作规划与实际市场运营效果差距较大的情况,这是各融媒体工作室当前遇到的较为棘手的问题。其中原因之一是融媒体工作室团队自身人力不足、运营人才缺乏、通过自身学习转型提升尚需时间。在探索阶段中出现的理想与现实矛盾也是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凡此种种,需密切跟踪工作室动态,不断完善过程管理与服务,即时倡导团队优化组合。

  ▍这是一个改革信号,而非求生应急措施

  融媒体工作室建设的未来愿景如何?只是主流媒体迎接媒体融合挑战的应急方案,还是一场可以带来实质性推动媒体融合的改革行动?安徽广播电视台在推行融媒体工作室制度中,已经悄然铺开发展蓝图。

  从安徽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工作室计划来看,将通过动态化管理,优胜劣汰、育新强优,形成良性循环发展,不断孵化广电融媒体项目。

  在第一批60家融媒体工作室一年培育期结束后,开展评星活动,推选出五星级融媒体工作室并为其提供专用办公场地,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允许合伙人专职运营,具备公司化运营条件的,可探索股权激励,试点成立台全资或控股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开展运营,打造融媒体工作室升级版。

  融媒体工作室作为安徽台创新融合改革的试验田,正努力培育出一批双效显著的头部融媒体工作室,使之成为融合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此基础上,放大成功经验与模式,找准传统媒体深度融合升级的路径,助力达成安徽台“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卫视重返第一方阵”的战略目标。

  这一愿景计划,可见其释放出改革行动的信号,并非主流传统媒体求生的应急措施。

  融媒体工作室是否能持久经得住市场考验,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检验。媒体融合是时代命题,当下的媒体人也正在以实际行动书写答卷。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