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胡正荣:媒体融合与智慧全媒体生态系统

导语:7月7日上午,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胡正荣教授在民主湖报告厅为2019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全体学员作了题为“媒体融合与智慧全媒体生态系统”的讲座。

  7月7日上午,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胡正荣教授在民主湖报告厅为2019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全体学员作了题为“媒体融合与智慧全媒体生态系统”的讲座。讲座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主持。

图为:胡正荣教授讲座

  胡正荣教授从媒体融合的概念谈起,他认为媒体融合是当下学界需要深入研究的热门概念。无论是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来说,中国的媒体融合都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可供研究的空间非常广阔。

  “考察媒体变迁,谈到媒体融合问题,一定要放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进行考量。”胡正荣教授说,当下中国面临着“修昔底德陷阱”“塔西陀陷阱”以及“中等收入陷阱”,也就是面临如何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以及社会治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防范重大风险,必须从政治高度来看待这些问题;习总书记在“1·21”讲话中将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重大风险放到前列,与媒体直接相关。因而,媒体融合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媒体业务问题。

图为:讲座现场

  胡教授提出,媒体融合不等于全媒体,媒体融合是发展的过程与手段,而全媒体是发展的结果与目的。如果媒体融合只是物理融合形成一个新闻发布渠道,融合这个难关是不会成功跨越的。全媒体是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的“四全媒体”,是连接时空、连接现实与虚拟、连接人与物、连接各种场景的媒体,这是互联网发展下半场所需要的媒介形式。

  媒体融合到底应该怎么做?胡正荣教授认为媒体融合的目标是建设智慧全媒体生态。在中国的媒介环境中,媒体融合一定不能只做新闻,附加功能是加强用户黏性必不可少的方式。按照媒体融合的规律和决策方案,技术、政策、市场是最直接的三个驱动力,媒体融合是系统工程,不只是新闻产品,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值得研究。胡教授认为,在互联网的下半场,观念的转变也是媒体融合的必经之路。互联网思维仅仅只是第一层次,未来媒体更需要的是全媒体思维,是将媒体进行智慧化和场景化,以用户数据为核心,多元产品为基础,多个终端为平台,深度服务为延伸。

  在互联网的下半场,受众已经变成生产消费者,消费者已经全面数据化,用户是数据也是资源。新闻媒体在坚守内容为王的同时,更需要完善的是内容与用户的匹配。传统媒体产品注重的是版面、节目和栏目,而全媒体产品要求一次创意、多种生产、多次传播,一个内容多次导流。在互联网业态发展中,web3.0时代需要建立智慧全媒体生态体系,实现资源云端化、内容垂直化、服务场景化和产业智能化。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单纯的物理融合是不够的,新旧媒体都要组织重构,不应只按照媒体类型划分组织,而应按照内容与服务用户为导向,利用业务流程和要素重构组织。

  胡正荣教授指出,西方的媒体融合虽然不断发展,但中国的媒体融合有自己的特点,媒体融合结合中国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媒体融合应该明确区域综合智慧平台的定位,在融媒体平台上实现信息治理体系和信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打造技术与内容两个核心,建立“内容+政务+服务”三个体系,搭建“技术、生产、运营”三个团队,建设智慧全媒体平台。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