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激发基础科学探索

导语:在5G时代即将到来之际,腾讯科技独家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就5G话题展开了深入交谈,邬贺铨也回应了有关5G的一切热点问题。

  如果说当前哪项技术最火,恐怕非5G莫属了,即使是像AI、区块链这样带动无数创业机会的热词,面对5G也要逊色一筹。

  与此同时,随着三大运营商5G部署工作有序完成,各大手机厂商已经纷纷摩拳擦掌,展示最新的5G手机,5G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

  在5G时代即将到来之际,腾讯科技独家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就5G话题展开了深入交谈,邬贺铨也回应了有关5G的一切热点问题。

  5G绝对不仅仅是更快的速度

  在大多数用户眼中,5G代表着速度,媒体也往往愿意用《5G速度秒杀4G,下载4K电影仅需要XX秒》这样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但在邬贺铨看来,5G绝对不仅仅只意味着更快的速度。

  邬贺铨认为,宽带移动通信重要的表征之一是数据率,对用户而言是上网的平均速度和峰值速率,对网络而言还要考虑一个蜂窝的最大流量密度,可以说速度只是衡量数据率的一种方式。“最初的通信是文本,然后发展到语音,现在还有视频,这就是带宽的具体表现。”

  但邬贺铨指出,对于5G而言,与前几代通信最显著的区别还有以下三种特征:

  大连接:即能不能同时支持更多的用户接进来,否则的话就适应不了未来物联网的发展需要;

  高可靠性:具体表现在工业上的应用,比如说电网、高铁上用可靠性要更高;

  低时延:具体表现在车联网的应用,要求时延更短、响应更快。

  邬贺铨总结道:“速度仅仅是数据率的一个方面,而数据率本身也不是5G的唯一指标。所以5G跟4G比,不仅仅是更快,它预示着支持的业务类型更多,应用范围更广。”

  建设5G不是铺张浪费 多种业务形态需要5G配合

  公开数据显示,到2018年底三大运营商4G基站总数超过了372万个,其中中国移动约占一半,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各约占1/4。如此大的4G建设规模,随着5G时代的到来,也有人发起了质疑:这些基站是否会变成一堆废铁?

  对此,邬贺铨给出了很肯定的回复:不会。从专业角度看,基站有一些基本的组成部分,比如天线、站内的电源设备等,当4G基站升级成5G的时候,这些设备是不需要更换的,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尤其是现在有了铁塔公司,这些资源都可以整合起来综合利用。

  此外,移动通信的部署还有一块是室内分布系统,这部分系统也不存在拆掉的情况,升级到5G的时候,只需要在上面增加一些5G的接入点而已。

  5G从开始商用到达到目前4G的覆盖水平还需要很多年,在5G还没有覆盖到的地方,用户至少还应该获得4G原有的通信能力,所以5G商用后不等于4G网络就没用了,两个网会并存较长时间。

  2018年年中,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大运营商的4G总户数突破了10亿大关。尽管听起来规模很庞大,但由于存在“一人注册多个号码”的情况,4G所覆盖的人群远远没有达到10亿。面对这种情况,另外一种声音也传了出来:4G人口还未实现大规模覆盖,就要实施5G商业化,是否显得操之过急?

  对于这种质疑,邬贺铨认为,尽管4G网络还在逐步完善,但从当前的业务需求来看,4G网络条件下已经有点困难了,比如4K电视、8K电视等,要求的带宽更宽,而原有的容量、频率不够了,这个时候就必须得有5G了。正如在4G开始商用时,我们不会想象到微信会发展到全媒体,而短视频等也是在4G提速降费后兴起的。只要网络能力有了,各种新业态会产生出来。

  邬贺铨特意提到了一个应用场景:大连接。据邬贺铨介绍,现在5G目标是一平方公里支持100万个传感器上网,比如长安街上的双八车道,如果并排挤满了车,每个车上有几十个传感器。那一平方公里可能就有非常多的传感器了。这个时候4G是做不到的,只有靠5G才能保证这一百万个传感器同时连上网。

  此外,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年底,中国的移动用户一个月下载的流量超过6GB,2018年平均用户月流量是2017年的2.6倍,照此发展下去现有的4G网络是支持不了的。所以从业务的需要来看,到了4G升级换代的时候了。邬贺铨强调,每一代的移动网络差不多要工作十年,尽管4G商业化现在仅五年左右,但上马5G,不可能是再过五年才考虑的事情。“5G出现没有说要把4G拆掉,它还会并存一段时间。”

  实力辟谣!5G基站究竟有没有辐射?

  3月中旬,据外媒报道,芬兰当地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抗议,有超过2300人在请愿书上签名,要求芬兰政府完全禁止5G技术,其中一个关键理由是5G基站的位置比4G基站更密集,增加了公民暴露在潜在危险辐射中的危险。

  自从3G建设以来,有关基站辐射的问题就不绝于耳,很多居民小区也都向运营商发起了抗议,要求不能部署基站。到了5G时代,有用户称“5G是微波毫米波,基站带来的辐射会比4G更大”。对于这种担心,身为院士的邬贺铨表示,移动通信的辐射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目前缺乏足够的数据来判断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但邬贺铨也强调,中国的移动通信基站的辐射标准是远远严格于美国和欧洲的,是比他们更严格。“打一个比方,就算你离基站几米之外,它比微波炉的辐射还要低,而且不会有人长期工作生活在基站几米的范围内。”5G的基站密度是4G的好几倍,但5G的蜂窝半径小,其基站的发射功率比4G低。

  5G激发基础科学探索

  如果从普通用户的角度来看,5G带来的更多是应用方面的改变,但对于基础科学的进步是否有帮助?邬贺铨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当然有,现在我们就在探索更高的频段,这里面就有很多基础研究问题,比如有些频段对下雨太敏感,有些频段对树叶遮挡敏感,如何研究电磁波的传播,这就是5G带来的课题。”5G手机芯片需要5nm的工艺,未来的发展可能需要后摩尔时代的技术来支撑。

  2018年11月9日,腾讯基金会于腾讯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宣布,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邬贺铨等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科学探索奖”,腾讯基金会投入10亿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资助该奖项。

  作为这个奖项的共同发起人之一,邬贺铨也谈到了他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帮助到一些从事基础研究的专家,让他们不再受到现实待遇等干扰,能够更好地激发更多年轻人投入到基础性研究工作里面。

  在对话的最后,邬贺铨也给出了自己的寄语:“通信行业的研究已经变成群体行为,不是一个人可以去做的,需要有团队精神,不是靠个人的小聪明就能够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年轻人也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和新的知识,否则就会落伍。”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