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媒体的时代为县级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机遇。县级媒体可以通过建设融媒体中心,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改变党媒在基层相对薄弱的现状,深入本土,做最基层、最贴近群众的融媒体,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切实发挥县级喉舌阵地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升媒体服务能力。
3月22日上午,县级融媒体中心标准规范解读与研讨会在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举行。北京中广云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林华做了题为《智慧广电 助力融媒》的主题演讲。
图为:北京中广云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林华
以下为演讲精粹:
中广云媒在提供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服务的时候,建立了这样的一种模式,叫做中广云媒+省网模式进行支持建设。
中广云媒+省网模式,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个是平台优势,中广云媒融媒体平台对于股东单位多年的研发应用的成果,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并更具灵活个性化的优势,能够以报社的编排系统进行友好对接,机构和人员优势刚刚前面讲到,有线网络机构遍布各个省,还有网络优势,能够通过站网保证安全、便捷和迅速,再一个是运行优势。有线网的团队最近10年通过不断运行,应该说在智慧城市、智慧社群、信息化建设、智慧化建设等等方面都有着成功的经验,而且有线网参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有一个独到的好处,现有大量得有线电视用户都能够马上转变为融媒体平台的用户,相互促进,相互互动。
具体的执行模式,从现在全国形式来看就是两方面,想从两方面进行推进推广。
一个是县级主体直接使用省级平台,这也是刚刚标准当中推崇和希望能够往这方面来进行发展的,就是建立完整的省级平台,覆盖全省各县融媒体中心直接接入使用,优势非常明显,建设非常快,只要把省级平台建设好,各个县可以马上投入使用而且一致性,刚才长江云也好,其实这方面的复制比较快,统一性和新闻的实时性,包括监测等等这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个性化的需求可能较难满足,如果省级平台是媒体为主,这方面服务可能是更加复杂了,向下延伸可能受到一些束缚;还有县级电视台、电台设备如何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二个操作模式是县级主体自建平台与省平台对接。支持与协助县级主体建立独立完整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并与省级平台做好对接。县级融媒体平台的建设标准非常明晰,按照这个平台的标准进行建设,然后跟省平台进行对接,这也是可以做到总体的要求和期望,这个优势一方面是符合国家标准,第2个可以比较好的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以便向下延伸,第3,可以充分发挥现有设施和设备作用,劣势是建设时间长,投资较多。劣势的化解,平台租用,省钱省时,还有一个充分盘活现有的资源,少增新设备,因为刚刚讲到,县级融媒体建设,最主要还是得到很多方方面面政策支持,不断资金投入,现在从调研情况看,财政宽裕的地方可能投几千万,两千万,三千万,大多数在一千万左右,但是资金比较薄弱的县区投入可能就比较紧张,几百万,甚至可能就是一两百万想把这个事情办好,所以说要根据资金投入的状况来选择自己采用的模式。
中广云媒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整个建设方案,一个是媒体相融,包括了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网站等等。还有应急广播,这个也是广电部门提出来特殊的,具有广电特色的一项工作,也是这几年比较重视的一个方面,应急广播,还有一个就是服务相融,包括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通过这样一个服务项目来扩大县级融媒体的传播和影响。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