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江苏卫视张烨镝:做电视,哪怕引领一点点

导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电视引领是张烨镝的创作宗旨,行业进化是张烨镝的美好愿景,国创内容实现硬核出海需要每一位从业者的努力。

  在最新出版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海外发展报告(2018)》一书中,这样描述当下中国综艺节目的海外发展情况:

  「原创成为引领综艺节目发展的主要潮流。除了中国本土观众外,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和外国观众有了收看中国综艺节目的需求。中国综艺节目借助电视和网络平台走出去,大批中国优秀综艺节目走进了国际视野,成为我国优秀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

  江苏卫视作为省级卫视向海外输出节目的平台代表,一直秉承着「有品质、有温度、只引领、不跟随」的频道定位,较为沉稳地应对着多变的节目研发环境,向海外陆续输出《非诚勿扰》《金曲捞》等多个原创节目。原创节目模式《超级战队》销往了以美国、德国、英国等15个国家。原创魔术竞技类节目《超凡魔术师》亦在2018年5月6日成功以节目模式输出的形式落地越南,真正实现了节目模式国外版本的当地制作,上屏越南电视台VTV3频道周日晚黄金档,收视率超过2%。

  现任江苏卫视节目节目中心副主任张烨镝,亦是《超凡魔术师》节目的总制片人。做电视十余年的他坦言,在经历过这次中国模式本土化传播后,对原创研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1号此次对话张烨镝,听他讲述节目原创的实操经验与个人感悟。

  谈操作:受众研究是重要的应用工具

  「我从做电视开始,没有做过任何买的模式和抄袭的模式,基本所有的节目都是自己亲手研发的」,张烨镝带着几分自豪地说道。

  这其中,离不开江苏台在自主研发上的两大保障,一是容错试错的机制,二是总台节目研发与受众研究中心的支持。这个已有十余年历史的专业部门,不仅承担着为一线内容团队提供最新的国际节目趋势与节目模式速报,也开发出了大量多样的受众研究形式,为制作团队在节目正式上屏前提供模拟需求反馈。

  张烨镝认为,受众研究的环节设置,很大程度上将这一研发部门打造成为了综艺节目生产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工具,能够在内容团队有需求的时候切实进行协助和配合,提供相应数据、趋势,并组织展开调查问卷、试播看片等实地调研活动。

  不论是对于综N代的新一季升级,亦是新类型原创节目的研发,节目研发与受众研究中心都会通过线上、线下双重配合的路径展开受众研究。线上层面,按照真实节目受众群体组织展开的调查问卷是其主要代表形式;而在线下层面,部门则会在受众调查库里模拟全频道收视人群,进而在受众研究实验室内展开拨盘测试的看片会、受众座谈会或构想分享会。

  据张烨镝介绍,这个受众研究室是一个玻璃隔间,节目研发核心人员可以在隔间外看到隔间里所有人的表情、动作、对话内容,研发人员可以通过耳机告诉主持人所想了解的内容,例如对于艺人、选题、内容的偏好,又如对节目的期待、偏好、满意度。

  「我们所获取到的信息是偏感性的,例如观众直观的喜好度和对于节目的基本判断;而经过研发部门的数据加工之后,给到我们的是更理性的分析」,张烨镝说。

  工具以有用来彰显价值。就《超凡魔术师》而言,张烨镝坦言,节目在播出之后的实际受众与此前团队自身的预设是存在偏差的。「我们一开始认为偏中青年、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会喜欢看,但最终给我们意外的是,低龄人群和学龄人群是一个更为庞大的收视人群。」

  这次节目播出后「紧急」展开的受众研究带给了张烨镝很大的启发:「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自以为是地凭经验去判断事情」,「如果当时我们知道有很多小朋友愿意看,可能我们会在内容上设计更多适合引导小朋友好奇心的魔术表演;在节目设计上面添加更多的魔术教学环节」。

  如此这般展开的受众研究,为内容团队提供了节目与模式双重层面上的调整依据,也进一步完善了最终落地越南的原创模式。

  谈行业:节目成功需要工业化的流程

  一小时有余的采访中,张烨镝有一段表述让1号印象深刻——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现在所陷入的最大误区,是觉得电视节目的生产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偏感性色彩的文艺创作过程;但我觉得纵观全球节目研发与制作,更多是应该把综艺节目的创作当成产品的生产,需要有相应的流水线和不同的工种合作。」

  炳若观火,在1号看来,对于当下中国综艺生产发展阶段,张烨镝看得十分清楚明白。

  因而在《超凡魔术师》研发的过程中,张烨镝团队并未仅仅将创作思维限制在节目的内容维度,而同步开展节目模式的研发。「模式更像是一本详细的产品说明书,涵盖了从概念到制作完成的每一个细节。而本土化的操作则只不过是把这个产品说明书里面的一些核心部件,替换成本地生产的内容,进行重新组装」,张烨镝说。

  秉承着这样的初衷,张烨镝团队在节目创作过程中同步制作完成了《超凡魔术师》节目的「制作宝典」,沿袭国外同行称其为「Bible(圣经)」。这份「制作宝典」区分将对内成文的制作规范与对外区分开来,「往外卖的模式里面会更加丰富,比如机位图、灯光图、每一个魔术的设计原理是什么等等。关于魔术师的培训就包含了六个阶段的不同需求与细节,一个魔术的道具设计图就有几十幅」。

  在张烨镝看来,「制作宝典」的核心价值在于强参考性。在对方购买模式、引入全新生产流水线时,卖方需要保障说明书与流水线的顺畅运营。「模式化不仅仅是告诉别人你这个节目怎么做、流程是什么,你需要把说明书上每一个内容、流水线上每一个环节都介绍得清清楚楚」,张烨镝补充说。

  工业化流水线上打磨斟酌出来的模式化,是一种产品思维,也是一种做事习惯。相对科学的工作模式,亦是这位从业多年的资深电视人认为自己可以传递给同事及同行最有价值的经验。

  谈个人:电视人需要承担引导和普及的责任

  张烨镝曾在此前的采访中,表示过自己制作《超凡魔术师》这档节目的初心,是希望观众能够用审美的视角来看待魔术。然而很大程度上缺少魔术文化引领的中国观众,更多时候还是停留在对于魔术效果和魔术真相的追求。

  如今节目播出完毕再提起此事,张烨镝虽有几分无奈,但更多的是理解。

  「电视人需要尊重观众的收视心理和视觉心理,不能把创作者的审美观强加灌输给观众,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工具应用对于现在的原创研发很重要」,张烨镝淡然地说,「我不会觉得有失落感,更多的是责任感,你会发现你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因此这位资深电视人,会在面对「为何综艺节目出海难以落地」的提问时,反问说「我虽认同,但我更想问为什么没有更多人去进行模式领域的更多突破」;会在自己节目实际观众云泥之别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脚踏实地地进行下一步的引领与突破;亦会在亲子代系相处真人秀《最美的时光》录制过程中,面对嘉宾的亲情流露,镜头背后的他亦为之动容。

  1号看来,思维清晰的张烨镝有他感性的一面,他也会把这些小小情怀放在节目的研发和操作过程中,「总局『小正大』的倡导是很有意义的,你不能把电视当成一个快消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众审美取向的不断进步,如果让电视能够真正实现长远的发展,还是需要有引领的地方,哪怕一点点,要么是价值观的,要么是技术方面的,总要有一些新的地方。」

  结语

  采访临近尾声,张烨镝着重表达了自己对于电视从业人员应该树立更多自信心的意愿——

  「对比其国外的节目模式研发机构、节目制作机构,我们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我们比他们的同行业竞争的机构多很多,我们比他们面对的观众基数大很多、我们比他们面对的市场的体量大很多,每个维度上我们跟国外同行相比,竞争都激烈数倍,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国内媒体人独立研发并取得成功的模式,可谓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真经”。面对如此庞大的观众群体、激烈的竞争、客户众口难调的要求,我们能够制作和研发出能够获取多方认可的节目来,就说明我们在节目的创意本身是不比任何人差的;但更多的是我们需要去思考如何把这些创意变成具备标准化和传播化的模式点,如何把原来的手工作坊变成流水线,如何在对外的包装方式和销售方式上进一步探索。」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电视引领是张烨镝的创作宗旨,行业进化是张烨镝的美好愿景,国创内容实现硬核出海需要每一位从业者的努力。

【责任编辑: 白晶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