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改革振兴广东卫视2019北京提案恳谈大会”在京举办,包括天脉聚源、长江文化、能量影视、实力文化、灿星文化、中广天择、世熙传媒、引力传媒、日月星光传媒等一线公司在内的20多家机构,纷纷带着为广东卫视“美好生活的倡导者”这一全新品牌定位量身打造的创意方案载诚而至。
从早八点到晚六点半,提案恳谈大会以“车轮战”式的圆桌恳谈形式争分夺秒地进行。中午用餐间隙,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蔡伏青向「广电独家」透露,提案方都很用心,方案针对性强、可用性大,有些超出了想象。“原来我们以为能找到三五家(合作)就心满意足了,现在来看,光上午就超出了我的目标。”他笑言,感觉自己“当了一次猎头”。
图为: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蔡伏青
不久前,广东广播电视台打出“振兴广东卫视”战略口号,并制定了三年(2019-2021)收视和收入两个翻番、2021年力争冲击全国省级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前五名、最终实现“中国一流主流卫视”等振兴目标。
广东省委、省政府把振兴广东卫视作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举措,确立了“开门办卫视、全台办卫视”的政策导向。而此次“改革振兴广东卫视2019北京提案恳谈大会”便是广东卫视“开门办卫视”迈出的关键第一步。
“广东卫视凭借广东省优越的区位条件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现在我们相对而言跑慢了,广东卫视出现了‘三个不匹配’,跟广东的经济地位不匹配,跟广东人民的期盼不匹配,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不匹配。”蔡伏青说。
“从台党委到省宣传系统到省委、省政府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现在狠下一条心来,奋起直追,改革振兴,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站在全国广电市场的高度上来谋划卫视。现在我们要做的事,就是面向全国的广电市场来发现队伍,挖掘好的节目为我所用。”
提案恳谈大会上,20余家公司呈现了近50个优秀的节目制作方案,经过广东台领导、导演制片人代表以及高校专家评委和观众代表的初步打分,脱颖而出的方案将参加1月16日在广州举办的“广东卫视2019品牌合作大会”。
此次广东卫视领导班子专程飞到北京求贤,打动合作方的不仅是满满诚意,还有实实在在的一系列让利行为。
图为:广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广东卫视总监 曾少华
广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广东卫视总监曾少华在会上发布了《广东卫视2019“综艺升级”六大合作政策》,涵盖重奖、扶持、结算、资源、效率、服务六大方面,不少举措直面当下电视台与社会力量合作中普遍存在的短板甚至是“顽疾”,最大程度打消合作方内心的疑虑。
譬如:广东卫视将在2019年第二季度起,每个季度拿出1000万元,为合作方设立阶梯式重奖政策,依据广电总局最新全媒体大数据,共同约定节目考核指标及排名,其中,为排名第一的节目设立的奖励金额在全国头部卫视中最高。
针对制作公司的版权类节目,广东卫视不设占屏费;针对共有版权合作的项目,广东卫视先行投入节目制作成本的5%-10%作为启动资金;设立从创意、评估、立项、制作直到播出的全程绿色通道,自制作公司提供完整节目执行方案到完成立项,不超过30个工作日。
为合作节目提供宣推资源包,在广东卫视自有平台免费推广宣传,并在其它需置换资源的渠道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在双方约定的收入结算周期内,广东卫视将严格遵循合同约定的回款周期。
在电视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高质量的受众需求与不那么高质量的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此外,新媒体的崛起急剧摊薄了电视台的受众市场,我们的蛋糕在整个市场份额里越变越小。”蔡伏青说,“任务紧迫,不能等,广东台有6500名广电员工,涉及人数多,卫视先开干。”
作为“台长工程”“一号工程”,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成立了振兴广东卫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台长蔡伏青任组长。
2018年6月份开始分管卫视的副台长曾少华,今年1月2日正式兼任卫视总监。这一人事调整推动了优质资源向卫视倾斜,原来广东电视台有一个大型节目部,已并入卫视,目前卫视拥有近20支创作、生产团队。
对外“打开门办卫视”,吸引优秀社会制作力量为我所用,对内广东卫视也掀起了一轮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改革。
首先,精简内设机构,从八大部门减到五个。其次,淡化事业单位身份级别管理色彩,统一实行频道全员聘用的用工方式,锁定历史身份全部重新签一轮劳动合同,按需上岗。然后,把大量的人才往一线聚拢,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蔡伏青说:“二线是为一线服务的,但是以前都是二线的人多,搞那么多机构干吗?不就是把办事流程延长了吗?生成了大部分官员,官员要是没事干就会干坏事,就会卡人,‘拖拉卡要’之类的就出来了。所以要让大量的人去一线,去制作团队、生产团队。”
他接着说:“在分配机制上,创造GDP的人待遇就该升高一点。好不容易培养一个会编、会导、会主持、会采访的,如果在前面得不到尊重、体面、荣耀,又苦又累,呕心沥血,像油灯一样在煎熬,就会往后跑,要到后面当个小官。这是用人导向出了问题,分配导向出了问题。所以今年定了一个规矩,一线的人比二线的人平均下来(收入)高10%。”
“美好生活的倡导者”,围绕品牌定位布局“三驾马车”
所谓“食在广东”,广东的饮食文化闻名全国,而身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的广州,也是大湾区生活圈和文化圈枢纽,特殊的生活方式被内地所喜欢和关注,“美好生活的倡导者”这一品牌定位,让广东卫视的品牌形象立刻鲜明起来。广东卫视的“三驾马车”业已紧紧围绕这一品牌定位展开了内容布局。
首先,打造《广东新闻联播》“头条工程”,使其成为“新闻大片”,形成以时政、民生、财经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宣传矩阵。在全国性重大主题、重大事件宣传及移动传播指数综合排名上,2021年进入前三名。
省级卫视竞争格局的“马太效应”在综艺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曾少华表示,当前各大头部卫视引领各种综艺类型遥遥领先,跟在头部卫视后面追很难追上,所以广东卫视做综艺的思路是紧紧围绕“美好生活的倡导者”品牌定位,做“只有广东能做的综艺”。
实际上,广东省蕴含很多“综艺宝藏”,海岛、美食、音乐等综艺资源为打造具有广东特色、面向全国的综艺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例如,早在2000年广东卫视就曾推出国内首个独立制作的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依托广东省丰富的海岛资源,是我国“真人秀”节目的雏形。广东卫视自2016年开始推出的纪录片《老广的味道》,以美食为切入口讲述广东的故事,收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广东卫视2019年起逐步加大节目研发投入,重点打造《流淌的歌声》《木偶总动员》《国乐大典(第二季)》《广东你知咩》《星路天下》等新研发大型季播综艺节目,力争有5档节目收视进入全国省级上星综合频道同时段节目前十名,其中2-3档节目进入前八名,影响力明显提升。到2021年,全年新上线大型季播综艺节目不少于10档,力争有8档进入全国同时段前六名,其中2-3档进入前三名,1-2档成为现象级节目。
在电视剧方面,一抓黄金档,二抓节目储备。
蔡伏青表示,经过调研,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将会在电视剧方面力抓黄金档,把电影宣发的黄金档概念引入广东广播电视台,并在春节、国庆、五一等各大电视黄金档期抓好节目储备。
电视剧制购方面,将在全年的4个黄金档购入4部一轮播出剧,其余以一轮半播出剧支撑整个电视剧场。还将每年在制购剧经费中拿出1-2个亿,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立项或参投2-3部优质剧的制作,以投代购,降低购剧成本,扩大广东卫视的影响力。
“把市场夺回来,其实广东台是看中了4K。”蔡伏青说,“电视之所以受到小屏冲击,电视业之所以在40多年前冲击到电影,技术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如果4K家庭影院成为现实,它会重新把观众唤回到客厅,它可能成为新一波对电影再度发起冲击的技术力量。”
广东卫视正在推动在优质综艺节目、纪录片以及影视剧等采用4K超高清方式来生产制作,推动4K技术在广东卫视的运用,并以内容生产为切入口,进一步做实做强4K电视创作中心,目标是建成全国4K节目的首发平台、交易中心。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