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25日,CCBN2017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举行。中广互联聚焦行业发展、直击展会动态,对部分参展企业做了视频采访报道。3月23日,中广互联幸邀请了北京视博云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郑立博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就“视博云”此次的参展内容和发展规划做一系列的回答。以下是采访视频:
以下是文字记录:
中广互联:请郑总为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去年视博云做了哪些傲人的成绩。
郑立博:视博云大家了解它是从2012年开始落地,全国第一个广电云游器的平台,截止到2016年,我们已经做了四年的努力,在这四年中到2016年为止,我们去年已经做到了渗透用户数超过5000万,注册用户数超过500万,平台的流水也已经超过了5000万。跟游戏平台签约付费的运营商已经达到了22家,签约的CP已经覆盖了中国主要的电视游戏的CP厂商,跟几乎所有全国主流的中间件和芯片厂商完成了集成的对接。除了云游器之外,页面的流化平台以及做的一些安卓的流化引擎、3D的流化引擎已经实现了在全国多个运营商的落地,尤其是在歌华有线,实现了它的页面流化的主页流化以及安卓的增值业务,和其他一些用户喜欢的国际诵读,诸如此类的这样一些业务的优化。
中广互联:下面我们就视博云今年在展台展出的展品来问问郑总,它们有什么具体的特点,今年这些产品将会有怎样的规划?
郑立博:视博云基于自己2016年已有的一些产品积累,在2017年主要推出了两个新的产品,在后面展台有展出,一个是云+端的产品,一个是云VR。云+端的产品它有几个点,我先给大家把云+端的这个事儿简单介绍一下,视博云的“云+端”,“云”就是指的是把应用基于我们的流化技术跑在云端上,所谓的“端”就是用机顶盒本身的计算能力来承载应用。终端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化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它对应用的承载力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有H5的外部流化平台的积累,也有Windows3D游戏平台的积累,和安卓平台的积累,再通过流化的技术,是可以实现一个针对广电全业务的不依赖于机顶盒能力的云端落地,但同时我们也不希望把这个终端的能力浪费掉。
终端的能力,比如它现在有些低配的安卓智能终端,两年前主要升级的这样一些智能终端,包括新开发的一些四核、八核的翠屏能力比较强的终端。我们希望能充分利用终端的能力,让终端通过流化先跑于应用,如果是低配的机顶盒,老的传统的双向的机顶盒,就可以通过流化实现全业务场景的覆盖。通过新的安卓的智能机顶盒,我们就可以做一些新的业务场景,比如说云端试玩儿,试玩儿之后终端再下载。机顶盒出现存储能力不足,或者出现机顶盒升级导致的一些兼容性问题时,我们可以把动态迁移到云端运行,同时还可以支持包月下载模式的计费模式。原来应用商店里的应用通常来说,都是下载的时候付一次费,在应用内容到道具点付费,我们通过一个平台的业务能力的支撑,可以让它像老应用一样,去实现一个下载后的应用还能包月计费的能力。这就解决了很多广电运营商担心道具计费并不是特别好的运营模式,采用包月的方式,我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全平台,多种终端做一个统一的业务的支撑。
云+端是一个全运营平台的支撑体系,视博云的应用包括对不同终端的管理,流化平台能力、下载平台能力以及针对多端统一的运营支撑平台,CMS页面的管理和编辑系统,再加上统一的数据分析平台,我们形成了一套对整个广电做增值业务的一个体系化的支撑。这个是我们云+端做的一些事情。
第二,我们2017年主打云VR体系,目前我们设定了两种VR的应用场景。一是现在主机,PC+投显这种方式是VR体验最好的方式,这种方式跟广电运营商没有充分的利用起广电运营商的网络资源,我们就把承载应用的部分放到云端去实现,针对360度整个球面的整体视频图像,我们只把用户看到的一小部分的图像通过抓屏编码播发的方式,传给客户端,运营商发的机顶盒。通过这样的技术,让网络跟VR发生了关联,我们也降低了VR传输带宽的要求,这是我们第一个应用技术,我们叫云VR应用。
其次是云VR视频。云VR视频跟云VR应用技术体系有点类似,通过把显示设备的用户画面看到的信息回传给服务器端,把位置信息回传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把这个视频预处理成一个结构化的视频,只把用户需要看到的这部分数据发到客户端上去,从而形成了一个远程操控的场景。我们把它称之为云VR视频技术。 视博云在2017年主要会主打自己的“云+端”技术和“云VR”这两个技术点。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