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高长力:“八个关键”会诊少儿节目

导语:6月14-15日,全国少儿广播电视节目工作座谈会召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领导、各省广电局相关负责人、全国少儿频道频率、栏目节目负责人等130多人参加会议。

  6月14-15日,全国少儿广播电视节目工作座谈会召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领导、各省广电局相关负责人、全国少儿频道频率、栏目节目负责人等130多人参加会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讲话提出,要创作传播更多弘扬中国精神、富有时代特色、体现专业品质、符合少儿需求的的优秀少儿节目。随后,总局对2015年度少儿节目精品专项资金一等奖获奖项目颁发了证书,并围绕繁荣少儿节目创作、促进少儿节目传播,安排优秀节目制作机构介绍经验做法、有关专家做主题演讲,座谈会还设置了交流讨论环节。最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做总结发言和工作部署。高长力在发言中提出,推动广播电视少儿节目繁荣发展,要抓好“八个关键词”。

  以下为高长力讲话摘编

  1 坚定信心

  现在面对新媒体冲击和经营压力,有些做少儿节目的人时不时会感到灰心,认为少儿节目不受重视、不挣钱,在滑坡、在衰败。这种消极悲观思想不符合实际,要转变。我们应当更多地从自身思想观念上找原因,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从经营模式上找原因。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始终非常重视教育事业,我们经常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不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家庭经济条件如何,每个家庭都千方百计寻求优质教育资源,节衣缩食也舍得为孩子教育做大投入。儿童教育产业始终是朝阳产业,而少儿节目是儿童教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有可为。的确有些播出机构对少儿节目不够重视,投入不多,甚至压给少儿节目创收指标。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少儿节目办好了,既可以有社会效益,同时也会有一定经济效益;同时也要看到,少儿节目本身吸金能力不强,需要扶持,不能杀鸡取卵。各级广电行政部门和播出机构应当充分认识少儿节目对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培育合格社会公民的重要作用,按照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精心呵护、热情扶持少儿节目,尽可能地在人财物、政策、环境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一定要坚定信心,因为少儿教育这个大方向是正确的,正如大家发言中所说,“儿童教育是一个永远的朝阳产业”,“少儿节目有最好的未来”。

  2 导向至上

  漫画大师孙之俊的墓碑上刻着:“导人为善,是我理想中的漫画主题。”迪士尼创意总监约翰?拉塞特曾对动画专业的学生说:“不要把动画当作一种职业,也不要把动画创作当作挣钱的工具,因为在这样的心态下,不会产生好的作品。要把动画当作一生爱好,只有真正热爱,才能产生好的作品。” 讨论中大家提到“少儿工作者首先是教育工作者”。传媒大师施拉姆也有一句话:“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

  无论中外艺术家和学者,还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对文艺作品导向作用和教育功能有着惊人一致的认识。

  会上赵汝忻女士介绍了迪士尼频道的审查节目标准,比如,他们坚决不做快餐食品广告,因为不应该鼓励儿童吃不健康的食品;再比如说安全方面,节目中孩子坐船一定是穿着救生衣,手一定放在船里,而不是搭在外面,孩子坐汽车一定是坐在儿童椅上,然后系上安全带,一些情节中不允许孩子从高处往下跳。反观我们国内一些动画片和电视节目,曾经有过“请勿模仿”的危险情节,后来总局明确提出,不能用“请勿模仿”的办法来逃避责任,这种倾向才得到遏制。少儿工作者心中要有一条自觉的底线,要有一种职业操守。少儿节目带给青少年的一定是健康有益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对青少年有害的话,那么宁可频道关闭,节目停播,宁可失业,也不能给孩子“放毒”。即便无毒,没营养也不行,无益也是有害,因为它占用了孩子们宝贵的时间,“占用别人的时间就是图财害命”。

  少儿频道一定要坚持为少年儿童提供健康有益精神食粮的基本定位,绝不能把少儿频道变成娱乐频道。少儿节目要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做事,培养树立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和品德,要通过具体细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田部长讲话中举了一个例子,就是洗手后不要把水甩在地上,这不仅仅是一个行为习惯和公共道德问题,更是价值观问题,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文情怀,当今中国特别需要教育孩子们保有一颗诚信、友善、纯洁、悲悯的爱心。

  3 内容为王

  国际上一些大的传媒集团都是靠他们的优秀作品奠定其稳定地位的。如,前不久迪士尼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使国人深受刺激,中国动画创作与美国动画作品的差距越来越大。很多经典的儿童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如美国的《芝麻街》《成长的烦恼》等,都很贴近孩子心理、贴近现实生活。中国社会正在转型中,面对火热的现实生活、严重的心理焦虑,我们需要创作出更多现实题材的作品,给孩子们以心灵安抚和疏导,而不能回避现实,一味沉浸在虚幻世界。

  这两年,少儿节目的现实题材创作有了好的苗头,比如央视的《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连续制作播出多季很受欢迎。此外,有的播出机构正在创作机器人兴趣小组和中学生篮球队题材的动画片,这些都是现在青少年十分关注的领域,相信这些作品会得到他们的呼应。这里要呼吁一下,同新媒体相比,广电系统创作人才济济,应当发挥好这个优势,播出平台不可局限于播出功能,还要有创作担当。近几年已经有卫视开始尝试做动画片,创作了一批优秀动画作品,如《地道战》等。不管是应对新媒体冲击还是同行的竞争,我们都应该靠好的作品取胜,这样才能进入精品力作频出、经济效益日好的良性循环。

  4 遵循规律

  少儿节目要繁荣发展,一定要遵循规律,特别是要遵循艺术规律、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

  遵循艺术规律,就要求掌握讲故事的能力。大家知道好莱坞模式,我最近写了一篇关于如何看待好莱坞模式的文章,谈到我们最欠缺的就是讲故事的技能。我们只有学会走路,才能健步如飞奔跑。把好莱坞模式摸透了才能超越它。我说,“当我们埋怨观众素质不高的时候,创作者应当首先自己反思一下,我们有没有认真地去学习去研究创作规律,有没有提高自己讲故事的能力,有没有尽到引导提高观众欣赏水平和审美趣味的责任,不要不懂艺术规律就怪罪观众不行,没有艺术才华就怪罪题材不行,更不应该拍不出好的作品就怪罪政府管得太严。”

  说到教育规律,昨天王异芳老师给我们讲了发展心理学的原理和一些实例,很多人谈到了园丁精神,谈到要注重孩子的情感需求,谈到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心理学名词“情绪管理”,这些都对我们的创作有启发。比如大家提到,低幼节目电视画面不应该太刺眼、快节奏,这样对孩子器官和精神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少儿节目演播者的声音不必捏挤着去模仿孩子,实际上孩子们需要听到正常的说话,有时轻柔、停顿都是语言表达的需要,不能总是吵吵闹闹、油腔滑调,“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常常会更具心灵影响力”,应当用正常的声音让孩子们学会平和,避免浮躁心态。

  尊重经济规律,就是要学会在市场大潮中生存发展。对于制播分离总局已有明确的规定,对于产业化发展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需要克服思想上的自我束缚和发展方式上的知识短缺。少儿节目工作者也不应该还抱有一种“等靠要”的计划经济僵化思想,要积极学习世界儿童节目、儿童教育产业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起全产业链开发、线上线下结合、全国全球视野的经营模式。如果单纯依靠一个广播电视节目出售播映权或者节目播出所带来的广告收入的单一盈利模式,恐怕难以为继。

  5 中华传统

  我们有的动画片喜欢起洋名字,这种崇洋心理不正常,反观很多国外作品,它们都在想办法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有的家长跟我说,他在给孩子讲外国童话时,要把外国人名替换成中国人名,孩子反而能够听得懂。王异芳老师讲,少儿节目要给儿童传递民族自豪感,故事里要融入更多民族文化元素,我们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最近,在中宣部领导下,我们正在规划中国民间故事动漫工程,就是要把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精华挖掘出来,创作成动画电影、电视动画片、图书、舞台艺术等。世界上很多经典童话都来自于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有大量哲学和文学价值,也为少儿节目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总局初步计划在电视动画上每年资助三部重点作品、扶持十部作品,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6 国际视野

  虽然我们的少儿频道大部分是地面频道,但一定要有全国视野,甚至国际视野。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各少儿频道已经不再是一个区域电视频道或广播频率,要考虑产品到底能在全球产生什么影响。

  少儿节目工作者要开拓眼界,向同行学习,向世界学习。这次专门请迪士尼频道的人来介绍经验,就是要大家了解人家是怎样走过来的,避免走弯路。迪士尼公司曾经有几年很不景气,最后大手笔收购了卢卡斯、皮克斯、漫威等几家大公司,冒了很大的风险。迪士尼没有在走下坡路的时候迎合低俗,或者为吸引眼球触碰其编审原则的底线,加倍珍惜保护品牌的声誉。迪士尼频道在全球的营销、多业态发展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7 融合发展

  在新媒体冲击下,广播电视与其对抗不是出路,而是要张开双臂拥抱,要想办法融合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区别到底在哪里?我个人认为,就是直播和点播的区别。直播是否一定就处于弱势地位?未必。比如,少儿节目的编排要注重符合孩子的生活规律,如睡前故事安排的时间要得当,最重要的是内容得当,睡前故事是美好的,要让人产生安静感,让孩子能怀着美好愉悦的心情入睡,传统媒体的直播节目做好了,反倒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劣势转化为优势。很多人认为视频网站丰富的内容对广播产生了很大冲击,然而恰恰这造成人们的视觉被过度占用,现在的家长更愿意让孩子保护眼睛、多用耳朵,这不就是广播的优势吗?

  融合发展,要思考如何把现有的产品拓展至多媒体平台,或者利用好已有的多媒体平台,这是必经之路。

  8 抱团取暖

  这两天大家都在谈少儿节目是弱者,要抱团取暖。天津台的同志提出要打造中国儿童节目的“中央厨房”,大家联合制作精品节目,然后各平台共享共赢。近些年天津少儿频道牵头组织全国十家电视少儿频道制作播出的六一晚会就在社会上产生很好的影响,多次获奖。昨天我们建立了微信群,方便了大家沟通和交流。今后还可以考虑建立播出机构联盟,通过行业组织定期组织交流、考察等活动;还可以搭建一个节目交换交易平台,将需要展播和需要交易的儿童节目放到平台上,让好的节目在全国播出,既能产生更好的效益,又能扩大节目影响。

  政府也要提供一些扶持和支持,比如争取增加一些扶持资金资助重点节目,改进现有扶持资金使用办法,由现在事后奖励发展成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奖励。各省局除了要把握好节目导向、加强节目监管,还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少儿节目大力支持,尽最大可能为少儿节目创造更好的创作条件和环境。

【责任编辑: 张欢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