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网上曝出广电总局即将颁布“限娃令”,其中湖南卫视两档亲子栏目受到较大影响,从湖南卫视内部工作人员处获悉,《妈妈是超人》改为网络播出,《爸爸去哪儿4》将取消制作,此前该节目的广告招商已达15亿元。
其中,微博名@马栏坡的新鲜事的微博博主在今日下午16:00发了如此一条微博:
而微博名@卫视大揭秘的微博博主也发布了关于《总局将调控亲子类节目》的博文:
据悉,深圳卫视的《闪亮的爸爸》上周六已收官,北京卫视《二胎时代》《音乐大师课》工作人员称,节目暂未受到影响,本周将正常播出,但对节目审片更为严格,并对部分内容作了修改。
而正在计划制作和播出的节目中,浙江卫视明星二胎真人秀《小鬼来当家》可能受到较大影响,《爸爸回来了》原来在20:20播出,之后应该要调出黄金档,是否播出还在待定中。
此前已有消息称,广电总局即将从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加真人秀,尤其提到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子女,亲子节目即将全面撤出晚间档。对此,中广互联认为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三大中央级媒体并在当天下午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的48字职责使命。在此背景下,大视频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内容监管举措,包括综艺节目、电视剧、网络自制剧在内的诸多内容将涵盖在内。而后,中广互联首席内容官林起劲也在《新一轮内容管理如期到来》一文中谈到,新一轮内容管理在对一些节目产生现实影响的同时,并不是绝对扼杀综艺节目创新,而是对内容的创新提出新的更高水平的要求。
其实,早在2015年9月新广告法施行之际,就有对童星的一些限制:因“爸爸去哪儿”火起来的森碟、天天等不满10周岁的童星,或将在广告中暂别代言人的身份。因新广告法规定,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代言。
这些年,广电总局出台的那些“限制令”
国家广电总局具有拟定广播电视宣传和影视创作的方针政策,把握舆论导向,指导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影视创作并协调其题材规划,指导广播电影电视管理体制改革的责任。近年来,一些低俗、违规的电视节目、电视剧出现在荧屏上,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对此,广电总局及时叫停。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广电总局出台的那些“限制令”。
限搞令:2007年3月,广电总局高层领导在每周例会上点名批评了某地方台春晚恶搞《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并要求“不准在文艺作品中批评国产电影”。领导认为,国产电影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最好不对其进行中伤和诋毁,并要求,今后不准在文艺作品中批评国产电影,同时也要求该地方台对此问题做深刻的反省和总结。
限播令:2009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规定,对于未取得许可证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理论文献影视片,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按照规定,各大网站即便直接从代理商手中买到版权,也很难播出影院、电视台未引进播出的国外影视剧,包括美剧在内的引进剧受到冲击。
限片令:2009年9月,广电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许可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擅自开展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网站和个人,责成其立即停止擅自开办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对违规情节恶劣、无证播出达3个月以上的,要重点查处,坚决关闭。12月,广电总局对互联网视听服务的清理整顿正进一步升级,包括BT中国、伊甸园、悠悠鸟在内的多家知名BT网站因为“无证上岗”而纷纷关停。
限语令:2010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对各广播影视机构下发了通知,提示各个部门,要规范使用广播语言。在非外语频道,播音员主持人在口播新闻、采访、影视记录字幕等方面,不要使用外语以及外语缩写词。这也意味着,诸如NBA(美国职业篮球赛)、GDP(国内生产总值)、WTO(世界贸易组织)、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等大家熟悉的英文缩写,将被尽量避免使用。总局表示,这是为了让更多观众能看得懂、听得懂电视广播节目。
限烟令:2011年2月,广电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电影、电视剧中吸烟镜头的通知》表示,影视剧中不得出现烟草的品牌标识和相关内容及变相的烟草广告;不得出现在国家明令禁止吸烟及标识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的镜头;不得表现未成年人买烟、吸烟等将烟草与未成年人相联系的情节,不得出现有未成年人在场的吸烟镜头。同时,通知还要求严控以“艺术需要”“个性化表达”为名出现吸烟镜头,应尽量用其他形式代替吸烟;对确因剧情需要出现的吸烟镜头,应尽可能缩减镜头的时长和频率。
限穿令:2011年4月,在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年会上,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表示,现在穿越剧对历史文化不尊重,这种创作主张不足以提倡;另外,在短期之内,总局不会再审核批准四大名著的拍摄。
限娱令: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综合节目管理》的文件,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每晚19:30-22:00,全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播出上述类型节目总数控制在9档以内,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周播出上述类型节目总数不超过2档。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天19:30-22:00播出的上述类型节目时长不超过90分钟。广电总局还将对类型相近的节目进行结构调控,防止节目类型过度同质化。
限广令:2011年10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颁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对影视剧片头、片尾、超时插播广告,做出明确管理办法,“非黄金时间每集(以45分钟计)中可以插播2次商业广告,每次时长不得超过1分30秒;黄金时间(19:00至21:00)每集中可以插播1次商业广告,时长不得超过1分钟。同时要做到:禁止在片头之后、剧情开始之前,以及剧情结束之后、片尾之前插播任何广告;在非黄金时间影视剧持续播出时间不少于15分钟、黄金时间影视剧持续播出时间不少于25分钟后,方可依据规定插播商业广告;播出片尾画面以及演职人员表等内容时,禁止播出任何形式的广告。此外,通知还对新闻节目广告冠名做出要求,“时政新闻类节目不得以企业或者产品名称等冠名”“不得使用新闻报道及其素材,或以新闻采访形式作商业广告”“新闻节目主持人不得为商业广告作形象代言”等。
限丑令:2012年4月,在星光电视节目创新创优论坛上,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表示电视节目在审美导向上,要防止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的反弹。不允许网络红人、有丑闻劣迹的人物上电视节目做嘉宾的意见,“现在出现了邀请网络上很有争议的人物、炫丑的人物到电视媒体上,而且是黄金时间做节目的情况。我们要及时纠正扭转问题,一种错误不能一犯再犯。”
限“制”令 :2012年7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 》。《通知》明确提出,国家鼓励生产制作优秀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同时,《通知》也进一步明确了规范发展的措施,一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按照“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一律先审后播;二是网络视听节目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行业自律;三是政府管理部门依法对业务开办主体进行准入和退出管理。
限游令:2012年8月,有业内人士爆出广电总局近期提前约见各大电视台高层,提出了最新规定。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广电总局口头提出针对电视剧播出的六条意见,明确规定宫斗剧、家斗剧、翻拍剧、游戏以及网络小说改编题材均不得在卫视荧屏播出。
限神令:2013年5月,广电总局召集电视台相关负责人在南昌举行了内部会议,除了严肃批评部分抗日剧中存在的过度娱乐化的现象,例如人物偶像化,敌人脑残化,战争武侠化,抗日游戏化,又表示电视剧的创作应该尊重历史,严肃创作,严格把关。要求加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播出程度,要达到50%以上;而古装剧的比例也要相应减少。
限歌令:2013年7月29日消息,广电总局召集九家卫视召开了内部工作会议并对内公布了歌唱类选拔节目的最终调控结果。会议上除了对数量、播出时段进行调控外,在总局以“特急”的规格下发给所有卫视《关于进一步规范歌唱类选拔节目的通知》中,也重申今年各台一律不再投入制作新的歌唱选拔类节目。同时总局也要求各卫视对参赛选手,导师等做好把关和引导。
限外令:2014年9月,广电总局召开相关单位开会,发布20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落实网上境外影视剧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随后广电总局官方网站刊登相关简短新闻,称总局重申网上境外影视剧管理规定,自2015年4月1日起,未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境外影视剧一律不得上网播放。除此之外,还限制境外剧的购买比例:单个网站年度引进播出境外影视剧的总量不得超过该网站上一年度购买播出国产影视剧总量的30%。
限薪令:2014年11月11日,微信公共账号“娱乐on call”爆料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或将于12月出台“明星限薪令”,对演员片酬进行限制,此政策在总局已进入内部征求意见阶段。
限真令:2015年7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并称“有些节目既不攀登正能量的高峰也不触碰负能量的底线,“有意思”但没意义,收视率虽高但缺少价值引领,有的甚至传播错误价值观或流于低俗,引起舆论批评。当前有必要对一些真人秀节目进行引导和调控,要坚决抵制此类节目的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努力转型升级、改进提高,丰富思想内涵,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实现积极的教育作用和社会意义。”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