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栾旭涛:大数据把脉互动电视发展方向

导语:尼尔森网联栾旭涛指出互联网企业越来越钟情春晚广告投放,越来越钟情电视大屏。全球互联网广告花费趋势方面,移动互联网占小,但增速到达34%,传统互联网增速11%。

  “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于2015年11月21日、2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会议,各位专家将共同探讨未来电视行业战略规划与选择路径,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促进我国电视产业业务形态的转型。

  在11月22日上午的互动电视趋势论坛主题演讲上,尼尔森网联栾旭涛做了题为《大数据把脉互动电视发展方向》的演讲,他指出互联网企业越来越钟情春晚广告投放,越来越钟情电视大屏。


图为:尼尔森网联栾旭涛

  以下为演讲精粹:

  我刚刚拿到这个题也觉得非常难,我们更多是堆叠了一些数据,我们一起去寻找中国互联网电视到底如何发展。我们现在进入正题。

    这是从1975-2015内容发现的进程,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那时候是VCR出现了,最集中的是在信息革命以后,在2000年以后全球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尤其到了2011年前后像谷歌、Smart TV大规模成长起来。到了14年渗透率到了39%,其实在全球的互联网渗透率,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发展都靠前的。

  这是全球互联网广告花费趋势,列举了从2009年一直到2014年全球互联网广告,以及移动互联网广告的花费,大家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广告虽然上面很小一块红色的目前,但是增幅非常快,平均每年增速达到34%,但是传统互联网增速已经在放缓,平均每年增速达到了11%。

  这里要看一下移动端的,移动互联网这几年发展特别迅猛,但是直到今年有24%的时间消费和传统互联网是一样的,但是广告消费只占到了8%,如果按照传统观念想的话,移动互联网广告商机非常非常大,但是直到今天移动互联网的商机虽然增速快,但是基数低。这方面也验证了一个问题,广告主其实青睐的不是小屏,青睐大屏。很多广告主都知道全球人口,尤其亚洲每天用智能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但是相应广告花费都没有相对应的增长。所以广告主青睐的还是大屏。

  这两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电视上广告投放越来越多,我们可以看一下在今年我们整个的互联网企业,包括移动互联网企业在电视上的投放达到了25%,这是非常非常之高的。互联网投放的下降,移动互联网相对应有非常明显的上升,这基本上跟全球趋势是一致的。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互联网企业越来越钟情于电视广告。前段时间我也看了一个媒介杂志,写为什么互联网企业钟情于电视,互联网企业虽然有很多受众,但是公信力相对电视差非常多,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数据最核心的。

  这张图是互联网分层级电视广告投放,在网站层面更倾向于卫视,而在电商层面卫视也是主导的,大家的选择是差不多的。还有一点现在大家经常说双屏互动,电视与移动媒体的互动,我一边观看声音节目,一边浏览网页,这个有多少?亚太地区非常高的,可以达到63%。再看这个喜欢跟进节目,以便可以加入社交媒体上的对话,大家希望通过电视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我在社交媒体上有更多的话题和参与沟通,这块亚太也是最高的,达到64%。还有一点通过社交媒体影响电视,更多观看与社交媒体相关联的直播或者节目,这块也是亚太最高达到65%。

  这块是电视的格局,现在数字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都非常火,最热的是互联网电视,互联网电视有太多B2C在里面,有更多的宣传渠道。IPTV这两年发展也特别快,IPTV电信用户接近4000万,传统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2亿,但是互动相对比较少,全部互动电视用户不会包括4000万。OTT TV是我们一直关注的,因为它跟互联网站得太近,所以可能也染上了一些互联网的小毛病,OTT TV我们更希望能够得到一个非常真实的数据,因为只有真实的数据对行业来说才有价值,对于4A、广告主来说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这里列的OTT TV数据是我们认为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真实的数据,4900万,用了一次就沉默了的我们是去掉了的。

  这里列举了OTT TV与数字电视开机曲线的变化,为什么我们把智能电视和传统电视归为一类?可以看到智能电视和传统电视用户的消费行为、收视行为是非常接近的,无非是智能电视用户可以掌控自己想看什么,所以它比传统电视有小小的延迟,但是所有曲线是一致的。

  我们想让行业里所有人了解智能电视,了解互联网电视受众的特征到底什么样,全国的发展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这事情我们做了两年,在今年的12月17号发布,还会专门发布一本互联网电视的白皮书,真正的出版物,所以希望大家更多关注互联网电视。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图是今年做的第二季的白皮书,非常可喜的是年龄分布,去年做的年龄分布互联网电视用户更多集中在18-34岁之间,当时很多年轻人喜欢用互联网电视。但是这次年龄分布更多是从0-17岁,以上到55岁以上,分布非常均匀。有消费能力的消费群体多,两头也有,所以这跟传统的电视受众非常像,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电视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的中间稍稍瘦一些,它的年轻用户没有互联网那么多,但是整体用户分布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现在互联网电视越来越多的被大众所接受。还有税前个人收入,互联网电视是收入更高的人群,能消费互联网电视的人还是有一点点底子的。学历分布和传统电视区别不是特别大。

  这是尼尔森预测的OTT TV的收入,这也是美国尼尔森预测的。在2013年全球OTT TV收入140亿美金,这里包括广告的收入,更多是付费收入。那在2017年的时候预测收入可以达到370亿,所以这里的机会还是非常非常大的。其实在中国来说,现在很多OTT TV企业两条腿走路,不论哪条腿路都是通的。我们在和其它做OTT TV广告运营的企业,比如芒果、乐视,也参加了很多宣讲,我们发现不管4A公司,还是大企业主也好,他们对于互联网电视的各种广告还是非常非常认可的。我之前去的芒果在北上广搞了三次广告沟通会,LV、香奈尔、奢侈品行业企业就愿意在上面进行额度比较高的投放,说明广告主非常认可。再加上现在中国用户的付费意愿越来越强,所以这两条路都走得通,就看看企业如何选择。

  我们相信这个电视未来的发展一定是互动电视,这是我们大家可以看得出来的,也是行业从业者都认可的。但是互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更深刻更大的命题,需要整个行业人去研究。

  谢谢大家!

“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