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10日,DVB+OTT融合创新论坛、家庭智能网关产业联盟与湖北广电网络共同举办为期两天的智能网关与智慧家庭论坛在武汉洪山宾馆举行。本届会议,各位专家将围绕政策、标准、芯片、终端、产品、应用等多个维度深入研讨智慧家庭的战略方向与战术实施。
图为:住建部、科技部《中国智慧城市年鉴》副总编审、《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 究报告》执行组长,新华网智慧城市频道主编王学德
在10日上午的主题演讲上,住建部、科技部《中国智慧城市年鉴》副总编审、《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 究报告》执行组长,新华网智慧城市频道主编王学德做了题为《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市场展望》的演讲,他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长期的过程,靠人为、强权、某个铁腕领导是不可能的,要形成规范机制和规范化的政策。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早晨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智慧城市的现状和展望。前年我开始在住建部做《中国智慧城市年鉴》和《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的工作,那时候开始接触智慧城市这个领域,关于智慧城市,我受岳大伟先生的安排,一个月以前就开始准备了,准备了比较官方或者比较官僚的文本,但是在我前天下飞机的时候,在一辆车上有大量来参会的代表,也有湖南来参会的代表,包括昨天和山东的参会代表一起讨论时我发现,大家关注的一些问题,我以前的那个版本没有完备地准备好解决。所以,今天我准备了另外一个比较能够说明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案例的问题,一些情况。
第二点还要说明的,每次出来开会,领导都语重心长地高速每位赴会的代表,你的发言不代表新华社,那是党的喉舌,你的发言也不代表新华网,那是国家通讯社的平台,你只代表你自己。基于这个话我就更放松的,今天我的发言只代表我自己。
IBM大家都知道,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它首先提出了“数字地球”,基于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了“智慧地球”,这点上正好解决了我在车上遇到的大连参会代表给我提出的问题,感觉“智慧城市”无所不包,当它来源于智慧地球或数字地球时就能理解,它多多少少有点含义,当然,这不是官方的定义。所以,IBM最后发现这是个长远的规划,一个公司或短暂的国家技术力量还不能解决的时候,就提出了“智慧地球”或者今天的“智慧城市”。
在中国,2011年工信部提出了“智慧城市规划编制”,2012年住建部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4年国家发改委牵头八部位提出“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3月份住建部和科技部完成了国家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评审工作。直到今年4月份,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工作。
我简单介绍一下,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我当时在现场耳闻目睹了这一切,它从计划,融资方案以及顶层设计支撑的企业和公司要求得都比较全面,直到总理提出明确这个报告之后,我们新华网把这个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平台。
关于对智慧城市的理解,首先它不是单纯的数字化建设,也不是信息数据的堆砌使用,它适应了国家提出的“新型城镇化”要求,也解决城市扩张带来的城市诟病。因为过去的建设以开发房地产建设,以大量工业园划定建设,好像在拓展城市,其实不是这样,并且随着现在环境保护的提出,智慧城市以科技去做主导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环境友好型的建设。
昨天湖南参会的三个代表提出这个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如果不是主要领导来抓,在任何困难都会比较困难,相信今天在座很多企业在进行试点建设时广电局、住建局、科技局、民政局和他们联系时总是遇到磕磕绊绊的烦恼,但很多城市都是一把手工程,有利于他的协调,这个协调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然后慢慢地才提出来那么一点。比如今年3月份国家试点评审资格时,当时的评委李琦(音)老师是北大博士生导师也是智慧城市研究院,他说在三天评审中哪一个县长或区长能够站起来面对评委不看PPT,讲出那个城市所有的假想和计划我们就给他过,这是个玩笑,但下午果真碰到了一个,是新疆吉昌的马宏军(音)区长他侃侃而谈,评为说出这个笑话时他也通过了。这个花絮告诉大家,在每个城市里基本上都是一把手在抓。当然智慧城市建设的几个因素,比如Wi-Fi的建设,网络传输,体制改革,技术问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安全。我不想念这些,大家在报纸上天天看。
我在甘肃敦煌考察时他们在做智慧城市建设,可以说每一位都有重要的联系,他们没有什么网络公司或科委,但有线电视网络支撑着他们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有线电视上实现了他们的教育平台,收费、政务信息公开、网上购票、旅游票等等,并且还专门带我们去了一个农村的家庭让农民老大爷打开电视机,用摇控器一项项点开,进行互动,那种效果是比较震撼的。大家都认为智慧城市是需要大量金钱和资金,其实不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因地制宜的领导头脑和智慧。
城市试点方案和地方特色,比如敦煌建设和连云港建设一定是不一样的方案,新疆今年有4个城市参加国家试点的评审,五家渠、石河子、昌吉、浮云(音),关于新疆维稳问题,他们把政治问题用科技来解决,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智慧城市方案。
投融资方案,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问题,遇到智慧城市建设没有钱。有的用PPT,有分期代理运营的方式,也有用地皮置换的方式。
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理解上,它的基本思想是针对当地自己的问题选择一些有能力解决的去解决,其中一块很重要,以提升行政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为重要目标,而不仅仅是智慧建设,科技建设。
形式上,今天地方很多城市把智慧城市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相信很多企业家也以此发现自己的目标客户的发现点,某些城市一旦写入,他的任期之内的建设工作一定是智慧城市为主,在座的企业能够在那儿大有作为。
关于建设过程中领导者的常见误区:
1、速成论。建设智慧城市就是大量科技项目建设的罗列,大量项目在一起就表示是智慧城市了。相信这个答案是大家否定的。避免政绩工程,只能说但几乎做不到,我到过几乎所有的县长、区长、市长都有政绩工程,但在座专家领导不要有其他的反映,反而这是好事儿,因为只有当市长和负责人有了政绩工程作为他驱使往前走的时候,他才会和你合作,努力建设智慧城市,如果他没有任何压力,反而他内在的动力不那么强烈。
2、完美论。智慧城市,我们是个小县城、小商贸城市,不需要建设,这也是不对的,正因为你的科技含量不够所以需要慢慢不断地探索。
3、无关论。像民政部门、计划生育部门,所谓养老部门等等,说智慧城市与我们无关,应该与科委、住建部有关等等。我到贵州兴义市全国倒数第二的县,他们也在努力建智慧城市,因为贵州的酒比较好,他们做酒的溯源,他们的农业比较好,就做农业产品输出上,贵州的旅游他们也想在旅游上做工作,地不分南北,城市不分贫富都在做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不是40年前一样的政治口号,而是长期的目标。
4、外包论。主要是针对地方城市的领导所说的,智慧城市是切关于国计民生的,自己地区的民生质量,而作为外来任何大企业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主,它会影响到你城市服务质量,并且每个沿海城市或石油城市、能源城市总有自己的核心数据,一旦泄露,国家信息安全这块,习总抓的比较紧,不言而喻了。单独一个公司各方面能力有限,完全依赖某一个公司会造成技术壁垒和技术狭隘,或者会有一些违法行为。
我在新华网有智慧城市九州行,有的企业说王老师,我要给他路演,让他只知道我,不知道别人。他的业务素质和做法我理解,但我认为会造成技术壁垒和技术狭隘,也会使某些城市产生技术依赖。怎么办呢?出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国家主管部门应在宏观上做好顶层设计。比如现在住建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也在做这方面的顶层设计,但有个小小的情况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每个部委各说各的,互相之间不是说不承认,而是他对下面城市考核时一定针对他自己的标准去考核。
在今年举行第三批试点评审时,就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这个标准今年和明年陆陆续续检查执行,因为前年、去年第一批和第二批已经进行了两年,试点建设得怎么样,必须检查,检查必须有标准,这样国家主管部门是有标准的。今天来的企业家比较多,昨天和今天早晨备课时我做了这样的准备。
敦煌市委书记孙小强跟我讲这样的问题,我们有很多企业,中兴、华为、软通动力,都是国家一流给我们做的顶层设计,对不起,我们全给否了,今天已经是第三年了,我们怎么成为国家的优秀试点呢?我们想做分行业的顶层设计,比如今天广电口的比较多,我是广电的顶层设计;敦煌是旅游城市,所以希望有旅游的顶层设计,不要大而统的。我们市长三年一换就走了,无法做到外来企业和总工程师就觉得行。所以,敦煌针对不同专业进行顶层设计。这个建议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大数据来临时有效利用大数据。大家天天在谈大数据,我举些例子,北京市城市管理局,北京空气监测头最多的,北京110好像一打多么紧张,其实不是这样的,北京市城市管理局我去了,像这样的墙一样,20、30米,高几米,点任何地方就能看到相关的车辆,车牌号,相关的人能看到每个人的面孔,再详细一点,你打120或者12345背后有很多热线服务员在那儿,他们的服务员应该比今天到会的嘉宾还要多。他们的大数据,就是城管、公安、旅游都是共同运用了相同的大数据,这样就避免了重复的开发。
大家要明白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长期的过程,靠人为、强权、某个铁腕领导是不可能的,要形成规范机制和规范化的政策。它的共性要求有两个:一是要制订技术的标准,生产上的标准,避免重复建设,比如民政局和旅游总局、医疗局他们之间信息无法对称和沟通,因为制订标准不一样时必然产生接口上的不一样。
立足实际,反映城市特色,每个城市有不同特色,刚才我说了敦煌的建设和秦皇岛、连云港肯定不一样,并且过程中注意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比如北京房山区长阳镇,它是北京的最难边也称北京的泄洪口,历史上发大水,水都往他们那儿冲,他们把智慧社区和智慧城管做得比较好,他们的房价刚开始比较便宜,3000—4000元/平米,建设智慧社区和智慧城管之后房价翻了一番,这是他们工作中的一个考虑,尽管北京的房价大家心有余悸。
不仅从地方特色,从国家、区域乃至全球视角功能进行定位,每个城市高瞻远瞩的市长会站得比较高。新沂市是江苏一个市,市长王成长说,我们定位在“一带一路”,我们在陇海线上要建设一座灯塔,做得比较好,上能连到徐州,东能连到连云港,如果他把自己定位得比较好,有一定的长远性,而不是短暂的目标,三五年完成或者他一走了以后,下一任市长可能就会更改。
体制改革,智慧城市是个建设,无论是科技建设,旅游建设还是住房建设总不能离开体制的改革。体制的改革第一方面需要有大量资金,但财政资金远远不够,吉林辽源市是资源枯竭的城市,以前是挖煤炭,现在已经没有煤炭了,确实比较穷,他们让软通动力出方案,出产品。比如一卡通,我亲身看到过,也经历过,他们的一卡通连老百姓的洗澡、沐浴都在一卡通中使用,上公交车、看病、买东西、借书,他们一卡通没有钱怎么建一卡通?他们跟软通动力说“老百姓今天买一张卡充值100元不可能明天就用完了,今天有70、明天有80,大量资金沉淀,这个基础上就有大量的利益想象空间。”所以资金是一块,但解决思路是更重要的一块。
涉及两条技术路线:
第一,在资本的运营商要大量吸收社会资本,有效弥补财政资本的不足。各个城市的领导也已经感到了一点,未来的恐惧,不能失去政府的主导作用,你对资本的过度依赖,对技术、产品过度依赖它会失去的,这就不会按这个城市所特色的方向发展,而会占支撑企业的利润方向发展,这是比较可怕的。
2012年住建部开展了两批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从那时候开始,两批将近200个城市,今年第三批,将近100个,这样将近300个城市了,这次申办的试点不像大家所想象的大城市,南京、武汉、上海等等,大量二线城市出现了,并且今年不再有第四批试点城市的评审,专家是这样的意见,因为评审不会有这么多城市,就做专项城市,比如这个城市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比如你这个城市农业做得好,就做智慧农业的试点。第三批国家试点大量来自西南、西北、大理,北边的新疆比较多,只有一个省级城市呼和浩特,其他全是二三级城市。
智慧城市的思考就事论事,不再照本宣科了,这需要国家、政府和企业资金。公私合营是大家提出来的,不是我的首创,企业资金、融资机构、地方资金和政府资金有效对接,就像多年来中国公私合营的模式,地方政府出台条条款款,符合地方政府的要求。
大数据、云计算,中国制造2025年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这符合智慧城市对制造业的新要求,建设智慧城市与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密切相关。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官方。谢谢!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