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邹义生:要融合 先分离

导语:邹义生认为,直播业务对于广电来讲是最根本的东西,广电运营商去谈其他的业务可能都是空的。

  12月10日,由DVB+OTT融合创新论坛、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广互联、贵州广电网络承办的 “第三届DVB+OTT融合创新论坛年会”在贵阳中天凯悦酒店举行。

  12月10日上午的论坛由卫视传媒总经理黄序主持,北京融合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义生做了题为《要融合 先分离》的演讲,他认为,直播业务对于广电来讲是最根本的东西,广电运营商去谈其他的业务可能都是空的。


图为:北京融合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义生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上午好,昨天临时换了一下,我叫邹义生,今天非常高兴在我的家乡贵阳来做这么一个讲话,我首先介绍一下融合视讯可能在广电这个圈子里对这个公司还比较陌生,这是深圳国威投资新成立的新的公司,主要为行业和用户提供融合电视的解决方案,还有技术和产品的服务。我本人实际上算是一个广电行业的老兵了,2000年我就进入数字电视行业,咱们最早SI的标准,什么EP标准,条件接受这些都是我最早的工作组的成员,参与了整个标准的制定和起草,实际上我算是对广电非常有感情的行业。我个人也算是把最青春的年纪都放到广电这个行业里面。

  今天,实际上我希望以一个新的市场环境和形势下,广电人的从业者这样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大家看这个题目可能比较诧异一点,今天讲DVB+OTT的融合,这么一个主题,但是我这儿要讲的可能是分离。为什么起这样一个题目,我下面讲完之后可能大家对我所讲的有一个了解。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直播业务对于广电来讲最根本的东西,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直播这个业务,刚才讲到各种各样的竞争,把最直播的竞争业务在别的平台、终端、网络上去开展,或者说用户流走之后,我们在广电行业里面,广电运营商里面再去谈其他的业务可能都是空的,这样对广电来讲我觉得最极致的要把直播业务做得最好,能作为最根本的用户基础。

  下面我们看一下直播业务的数据,我们对广电来讲是不是特别理想的一个状态,现在有了十多年数字电视的发展,有线数字电视今天大概是1.7亿,但是高清的数字电视用户他们昨天重新统计了3600万,整个高清的用户差不多五分之一强一点,不到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整个全国的话,五个人里面四个人高清节目还看不上,我们作为最基本的业务,大家对高清的需求还没有满足。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的话,外围来看的话,IPTV的用户已经四千万了,差不多跟我们高清电视的用户差不多这个视频了,整个互联网视频,OTT刚才谈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冲击,我觉得对于直播业务在广电里面要平移,要满足客户最基本的高清需求或者是直播的需求可能是重中之重。

  对高清的发展这几年其实各个广电的运营商也都在大力发展高清用户或者在做平移,有一些资源好一点的和有实力的,像歌华,天威(音)大家都是用数字机顶盒的方式,北京的高清用户应该是超过400万了。但是大部分的二、三线的城市高清机顶盒的发展还是有压力,导致高清机顶盒高清直播的方式发展比较慢的。我们有这么一个疑问,这个机顶盒还能送多久?

  对整个高清整体平移来讲,其实很多的有线运营商沟通的时候有很多很多的难处,首先就是资金的投入,大家要有钱送,我们再送周期,否则的话还是非常大的投资。像现在整个进去之后摊销到每个用户上有一定的成本,我换取机顶盒,这个给用户带来了成本,带来的是重资产运营。现在整个的机顶盒这一块故障率我所了解的还是蛮高的,就是维护,至少我自己家里的机顶盒在北京我都不知道修过多少次,在整个北京地区的话,应该说上上一门差不多35块钱左右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运营的成本。

  另外,业务和终端现在是完全电子化的,高度吻合的这么一个方式,业务的升级要么就软件升级,要么就硬件升级,这一块对运营商来讲也是非常痛苦的。现有的终端,其实昨天很多的演讲嘉宾也谈到了,平台、芯片不断的升级,各种各样的芯片的方案更新迭代,现在都是和大盒的,这样使终端的设备也非常非常的艰难跟上这个步伐,互联网最主要的是在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用户的需求实际上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现在大家慢慢开始对原有广电的机顶盒也好,操控也好,体验这一块做了更高的要求。

  昨天好像是同洲袁总提到说高清机顶盒智能盒子是500多块钱,我们统计的频率是300多块钱,在国家有一些地区,这样的一个成本,换算回来,如果我们的机顶盒的生命周期,如果说没有三五年,这个成本的投入或者我一年要换一个盒子,那是根本送不起的。这一块我们为什么要说把这个机顶盒握在手里,要么是送,要么是卖,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我认为有一个所谓全业务的误区,这个提法不太准确的话也可以互相探讨,因为我在整个跟广电之前的交流中,尤其前两年双向高清机顶盒里面的应用差不多有两三百个应用,放到好几百个应用里面,我们真正的运营商带来收入的,可能挑出来就三个,或者最多五个,有的甚至五个,几百个你要花很多的经历去做,你做的ARPU值是什么?但是我们做的业务是各种各样的业务,无所不能。从广电业务来看直播业务收入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对整个用户的定义,因为我觉得广电的运营商实际还是我们的运营商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实际上什么样的用户是我真正的用户,是我放机顶盒的真正用户,还是说我现在外面的一体机上面看了广电的直播,这个机顶盒是不是我的,在这两个上面还是有一些看法不一样的。

  要解决以上两个我们提的想法,就是说我们只要在用广电网络,只要用我们核心的业务,我真正挣钱的业务,那终端的承载我可以放开,我的业务我并不是要做一个完整的全业务的运营,而是把我真正赚钱的业务抓在手里,其他的我可以考虑放机顶盒还是考虑购买方式,如果考虑问题的话,实际上是适当的优化一下整个的产业链。

  说白了整个把终端这一块更市场化、水平化,把这一部分红线非常大的注入资产,提到广电比较有痛点的地方,跟电信运营商的手机,市场化来推动。以新的形态出现之后,实际上给广电带来有很多的好处,首先实际上整个把终端机顶盒的成本就摆脱了,这样利用市场的力量来实现这种业务的渗透,同时终端的更新换代,实际上也是由终端来完成,也不在广电的成本里面,那么运营商可以把这部分的钱或者精力放在整个的核心业务上,我觉得直播一定要做到极致,或者互联网上直播一定是广电最好的,这样的话你可能要升级,编码方式,各种各样网络传输要升级,这些东西是需要提升的。另外一方面对于网络来讲我觉得还是建双向的网络,宽带,还是以网络为主,这个是支撑整个OTT点播业务网络优化用户体验的优势,这一块可以收一定的钱。

  技术革新带动我们直播在电视端的更新,不至于落后,不至于跑到IPTV或者是OTT上面去,要解决这些问题,为终端电视机顶盒,实际上核心的问题就是CA的问题,要实现这种方式中间有一个关键的技术就是机卡分离。机卡分离也算是做了多年的技术方案,也是一个新的,尤其是在欧洲做应用非常成功,在欧洲做的所有电视是电视机,每年大概有五六百万的销量,他整个是比较分散的,基本上一体机占了一个很大的比例,在我们国家这一块比较慢一些,2006年我们有一个计划标准颁布,现在国内实际上也采取了几百万数量级,基本上对于广电运营商采取非常普遍的方式在做机卡分离。

  现在我们说智能电视时代来了,这对于广电来说都有关系,智能电视对于广电来讲究竟是挑战还是机会,我觉得如果说从OTT的角度来看,从视频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很大的挑战,回过头来我们利用电视我们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对广电。

  智能电视保有量到明年安卓的机器,去年是4700万,大概有2500的智能电视机,今年应该是有3500万的电视机,新增的市场,整个的保有量到我们今天的话应该有10000台的安卓的智能电视机,大概是这样的数字,到今天的话智能电视机和智能机顶盒加在一起都有接近一个亿,这些都是终端,这些你不需要投入,这是你最大的,最需要花钱的终端承载,这一部分你可以把你的业务转嫁过去。

  智能电视机我们说过为什么现在逐渐或者说OTT的终端受到大家的欢迎,还是超高清系统,还有应用的升级,让整个用户得到提升,利用现有的生态来提升整个广电最基本直播用户的体验,这种新的融合或者说新的智能电视上的生态,比如说同时跟直播相关的,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商业模式和价值。

  现在所有的这些智能电视机刚才我们讲了,现在上面还没有广播电视直播,原来都是打擦边球得了很多发展,现在有政策来支撑广电这一块。其实我们对有线网络来讲,智能电视机如果我们很好的利用,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

  我简单过一下我们针对智能电视机怎么样来解决新的生态让整个终端化市场化的解决方案,我们起了一个名字,叫融合电视伴侣,实际上是更大的升级产品,连接的方式非常简单,一端连到广电的网络,另一个端是一个USB的接口连到智能电视机上就可以了,这中间实际上要插一个广电的IC卡。我们采用USB的接口实际上就大大的让现在所有智能电视机都具有USB的接口而且我们通电,这样的智能终端我们都可以作为广电直播业务的平台利用。

  我们整个Tuner和Demod机顶盒上面来,这一块实际上跟刚才吕教授讲到的网页业务分离,我觉得这个词用得非常好的,实际上这个是偏网的,业务端或者是电视智能终端上用智能终端来支撑我们广电的业务。

  广电实际上很关心,就是说从我这边出来电视机,我的内容安全怎么办?实际上走完那条路,接到电视的流进到电视机这端,重新做了一层加密,这个内容在电视上直接播出实际上是安全的。最主要的,我们这个产品,Demod,Tuner到解密这几部分,实际上无须升级的,最后网络同时,前面从标清到高清,到4K,HD到264或者APS,或者到其他的,这一块的变化终端送机顶盒都得变,你怎么办?还有应变本身的升级,这个把它隔离出来之后有设备,支撑到三到五年或者是五到十年平移,实际上是最适合广电公司的。

  从成本来讲相当于机顶盒,也是一个最基本的东西,我觉得高清直播平移,我觉得这个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很多地方都了第一台高清机顶盒,到第二台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用户购买,很多时候用户的第二台终端就是OTT的,当然它也不是自己的需求,这一部分我们觉得这样的解决方案非常适合于广电解决智能最根本的问题。刚才谈了分离,我简单提一下融合,实际上我们的名字叫融合电视,实际上我们把DVB+OTT在整个商业模式上更灵活的去构建。

  广电这边实际上是带着这个资产,或者终端的资产是跟网络相关的,比如说直播的办理,如果做双向网络宽带接入的设备,还有现在大家在一起的叫网关的体系,因为这个资产投进去之后有很多年不会更新,因为业务层面你双向,整个DVB+OTT牌照商或者运营商通过广电网给你提供更高的马力,或者是传输效果点播的效果,实际上收网络传输的费用,我觉得实际上是广电最主要的,我刚才讲是宽带的最主要的收入。

  未来的用户我们觉得说在电视机这个终端单纯讲,那还是一个需要融合的遥控器,这个早晚都是,要么是OTT那边来替代这边,要么是数字电视提供这边,我们大家都在智能电子终端上,这样对用户来讲我觉得未来最终的需求,一个终端上实现了视频和互联网的服务。

  实际上这种分离之后我们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一个新的活力,同时进入之后,给OTT和DVB,直播各种DVB和OTT的互联网的服务,OTT创出新的服务模式,还有用户体验,还有新的商业模式。

  谢谢大家!

返回CBIT2014专题页面

【责任编辑: 温靖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