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冯大志:广电大数据产品之路

导语:冯大志认为,大数据的技术在广电行业里面从理性的回归在稳定平台增长的过程当中,大家还有很多的机会在里面。

  12月9日,由DVB+OTT融合创新论坛、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广互联、贵州广电网络承办的 “第七届中国广电行业趋势年会”在贵阳中天凯悦酒店举行。

  12月9日下午的专题论坛由贵州有线副总工程师徐军主持,上海星红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产品总监冯大志做了题为《广电大数据产品之路》的演讲,他认为,大数据的技术在广电行业里面从理性的回归在稳定平台增长的过程当中,大家还有很多的机会在里面。


图为:上海星红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产品总监冯大志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叫“广电大数据的产品之路”正好切合我们现在时下非常流行的一个主题,叫大数据。

  那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星红桉这家公司,我们星红桉成立的时间很短,但是我们在广电行业里面引进的时间很长了,我们最早从(英文)我们做大数据的收视率的分析,包括我们现在在主导的,或者我们李总跨屏的分析和广告平台,我们希望各行各业的数据对接,我们未来要做大数据的分析和市场的交易。

  数据是我们永恒的平台,还有大数据上面一个核心的技术。

  这两个图是我们从1990到2010年的时候,我们时代发展的变化,从现有我们感触来看,数字化是一个不可逆的潮流,会越来越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包括我们现在大数据也好,移动互联网,或者是我们未来可佩戴的设备,时代的变化可能会深刻影响到我们每一代人,我们下一代90后,00后,在互联网里面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效果,在最老的时候你上网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在上网,现在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分析可以精准的上网你是谁,你到底在关注什么,你在浏览什么。最近突然间我把我的浏览器打开了,我浏览的每一个网页广告业都是在亚马逊上看的鞋的牌子,每一个人的精准定位是一个新的常态,在大数据常态里面,在数据广泛泛滥的情况下我们要个人隐私不但被泄漏新的常态。

  其实这个平台给大家一个新的理念,当我们去看电视的时候,当我们使用任何一个平板电脑的时候,看任何一个视频的时候并不是看你欣赏的节目,同时这个屏幕也在了解你所有的行为,所有的数据,这是大数据最彻底的一个问题。当你在虚拟电子化的时候你的行为都会被记下来了,对我们广电运营商有一个很大的机会,我们知道BAT,BAT在全球来讲也是一个非常普及的作用,百度解决了我们怎么能够快速的需要得到的信息,腾讯解决了沟通的问题,阿里巴巴解决了大家购买欲望的问题,由于政策的限制,由于国家对我们整个行业的管控,其实在广电里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BAT的模式,谁能够做到广电网络里面及时沟通的腾讯,谁能成为在广电网络下的阿里巴巴,其实我想在座的每一个省网,甚至每一个厂家其实都是有机会的,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在广电行业里面我们大数据的机会。

  大数据其实谈了很多年,2011年当时我在外企的时候还在讲,当时有一个概念,在经典的曲线里面,类似于现在的股市一样,膨胀上升期,如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在曲线里头我们叫一个理性的回归,通过我们前期的悟道,通过市场不断的变化,现在大家对于大数据的认识,一开始的狂热变成了理性的回归,他的基本的代表是什么,当我们去见客户的时候,第一个问题是大数据能够带给什么问题,认为大数据的概念也好,技术趋势也好,还能够持续大概五到十年的时间,这个蓝色代表五到十年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技术在广电行业里面从理性的回归在稳定平台增长的过程当中,大家还是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就是因为不成熟,我们还有很多的机会在里面。有很多具体的内容之前,我想不抛给大家一个叫客户,一个叫顾客,我想请各位在接下来的演讲当中去讲一个问题,客户跟顾客的区别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在大数据里面如何影响了我们的商业模式。

  从大数据,包括互联网发展过来之后,我们发现我们的消费者渐渐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消费的时代,他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整个的行为,包括我们很多的内容,他是一种可寻找性,我可以赘述你,在原来大的数据里面,可能不会受到某一个服务商的关注,在现有的体系里面我们要关注到每一个消费者,我们传统里面给领导去看,在移动运营商或者是进入客户里面我们做了大量的数字仓库,最后我们发现这些东西都是给领导看的,领导再看决策,整个效率要有半年的时间,但是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消费的机会,我们阿里巴巴可以给大家做一个移动的展示,原来给领导看的东西,现在可以给每个人做个性化的推荐。这是他的可循性。

  可测性,很多专家都提到了,原来我投出去十个亿,一个亿的广告,我不知道它的效果是什么?如今我知道我广告的到达率,我的普及率能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同时一个双向的沟通,彻底改变了我们现在很多商业的模式,在集成性来讲,现在是大数据的融合,第一个融合是我们现有的业务系统里面一个数据的融合,这个在电信运营商里面从去年开始运营,我们讲的应用数据,整个企业统一口径的这么一套管理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融合了各个系统的数据,还有互联网的数据,包括每个人在移动互联网的上网行为,你搜索的关键字,你的APP,这时候我们在大数据里面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

  我们强调大数据的今天,数据到底是一个产品还是副产品,大数据永远是行业的大数据,是什么意思呢,数据永远是我们解决某一个业务问题里面产生了一个副产品,我们当开始做舆情的时候,当网站发布我们的新闻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舆情,它是为了传递主营的业务。但是通过这种主营业务的发展,包括很多数字化、媒体化进程不断的演进,我们会发现说我们能沉淀出来很多在解决业务过程中沉淀出来的数据,包括ERP数据,还有很多上网用户行为的数据,这都是负产品,从互联网企业里面还能够反过来帮助我去提升用户的体验,去增强我的联系。同时在资本市场上也进行估值,这样的话大数据的意义渐渐变得更加清晰起来,从我们星红桉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建立一套统一的平台,不是逻辑统计,不是物理统计,我们采用技术,或者是一种传统的技术,能够在发挥我们对行业的理解,我们在很多项目里面积累下来的项目处理的同时能够帮助客户把这些数据更好的组织起来,管理起来,采集下来,并通过一定的模式把它变现出来,这是我们很多产品的特点。我们从产品来讲大体上包含了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我们的星采集系统,星采集系统顾名思义,我们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里面的数据,这个采集包括两种,第一个我能不能实时的分析,第二,我采集下来的数据如何能够保证数据质量的同时能够把它用起来,数据多了并不见得是一个好事,如果不能把这个数据更好的组织起来,管理起来变现的话,其实你存数据是没有太大的意义,这样的话我们需要在采集方面我们不会做。因为在采集里面兼顾到很多广电运营商IT系统的结构和架构还显得不那么好,我们在整个采集系统里面除了采用互联网的架构之外,我们还沿用了传统的广电运营商的模式,也能提供数据的采集模式。

  我们有了数据采集之后,接下来我们为数据做分析和展现,我们做传统的BOS分析还有经营分析的时候我们有非常多的成功的案例还有经验可循,星红桉我们希望在新的技术体现下能有技术,帮助我们运营商多快好省解决我们的大数据,我们不仅仅包含了结构化的数据,我们也通过互联网大家舆情的数据,评论类的数据,行为类的数据我们做分析,这种分析不仅仅局限于我们传统的包含的分类、分子,我们可能会做一些数学上的分类和挖掘,帮助我们更好的去预测用户的行为,更好的发现这些数据。

  第三,我们在大数据平台上算法的引擎,但是结合到实际的体验当中每一类的算法都有空间。后面我们讲舆情的时候会涉及到。

  我们通过大数据的平台,通过六个纬度,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网络运营商更好的去识别客户,一般来讲包括两大过程。当一个人不用不同的账户登录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他在登录,当一个人用不同的终端,这是做身份识别最关键的一点,只有把人的身份识别好了才能做更精准的经验。这个标签体系的话我们在线体系里面我们经过积累,我们大概形成了五大类,几百种不同的标签,这个标签并不是完全的通过人工去做的,也有很多具体学习的话,我们把一些新的标签放到我们里面来。有了这些布置之后我们做什么,其实我们可以实现现有的在京东上,在阿里巴巴上,在淘宝上,甚至在亚马逊上,当我们浏览我们喜爱商品的时候他如何给你做推荐,这个推荐的算法在互联网里面叫定向分析,如何把现有的广电系统做嫁接,把这种闭环产业进行分析,我们把信息给每一个客户终端,有了数字闭环才是我们主要追随的方向。

  我们根据不同的用户人群和不同的用户做片子的推荐,这是产品的推荐。

  我们还有一套,刚才我们李总在线下也跟其他的同事提到的,有成熟的基于DMP实施,这是其中的合伙人……着力去做的这么一套系统,我们当有了精准的营造以后和我们的产品,包括我们的IT实时的营业的时候,这样对于我们传统的很多的广电运营商来讲,如何把常规的经营起来,去提升我们整体的效率,这是我们关注价值变现很重要的方式。这个我就不多讲了,我们在业界里面用得很经典的模型。

  除了我们前面讲的这些产品之后,我们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星红桉也是最早做收视率分析的,我们有一套成熟的数据分析的模型和框架,能够帮助我们客户进行广告分析,甚至在做《非诚勿扰》,当男嘉宾成功牵手女嘉宾收视率高还是失败的时候收视率高,哪个阶段他的收视率效果是最好的,实际上通过每个程序去编辑分析的话能够更加精准的帮助用户,了解到我们每一个客户群体的行为。这是我们在网络数据分析平台舆情的平台,包括平台可视化,运营分析的时候我们面临一些问题,这里面是我们通过跨平的分析,把它整合在一起,来实现数据的分析能力。这里面就是我们三屏融合,我们现有的数据指标,其他一些指标具体的概述,包括人均的收视,这里面充分考虑了跨屏,我们总是把多屏数据融合在一起,有一些权重方面的考虑。

  此外,我们最后一个产品是一个舆情平台,我们知道说广电互联网是打通国家主流声音的平台,也是我们做主流分析的时候,帮助我们主流声音,我们去影响,我们如何能够传达到我们广大老百姓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同时网络很多的评论,包括论坛、社区,还有微博的转载,又是政府去收集社会的舆情的平台,广电社会舆情的系统,其实我们现在在努力做的一个领域,在这里面大家看到其实是一个包括我们舆情情绪的判断,关键词的过滤,还有转载影响力的分析,这样能够帮助政府更好的去选择最合适的渠道,去传播最合适的声音,这是我们在舆情里面做的一个工作。这里面包括我们核心点,第一个是网络信息的采集,这里面有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设备,还有我们自然人的,对于磁性,对于每个人的文章去做搜略,正反面或者负面的情绪的判定,这是我们积累下来的关键的技术。

  最后,我们讲到大数据,我想回到最开始给大家抛出的问题,客户还是顾客,他们到底的区别是什么?这也是我想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深刻影响我们这个产业,包括我们社会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大家都用微信的时候可以去想象一下,我们在用微信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腾讯的顾客,腾讯公司考虑为他的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我们并不给微信付钱,真正为微信付钱的就属于腾讯的客户,也就是大数据用户,对传统行业一个最大的影响,把原本我们认为是原则性的东西可以把它拆分了,原来我们认为原子最小的,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把这个拆分以后对商业模式是很大的利好,在广电运营里面这种模式,随着壁垒不断门槛的降低,随着大家对于内容的可操作不断的进行操作,会有不同的商业模式。我们如何通过数据的分析去做到羊毛出在狗身上,我们的价值能有更好的商业体系,这是我们做大数据分析,或者数据处理的时候逐渐出现的分享,也是我们星红桉未来广电的数据和金融的数据,跟金融其他运营商的数据,电信运营商做对接,我们通过跨界形成更附加值的合作,也希望在座的客户,或者友商也好,一起实现我们的理想,今天我的演讲就到这儿。谢谢!

返回CBIT2014专题页面

【责任编辑: 温靖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