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DVB+OTT融合创新论坛、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广互联、贵州广电网络承办的 “第七届中国广电行业趋势年会”在贵阳中天凯悦酒店举行。
12月9日下午的专题论坛由贵州有线副总工程师徐军主持,贵州广电网络节目信息部副经理曾敬鸿做了题为《魔方---有线到无线的"星际穿越"》的演讲,他认为,如何IP化,同时关注用户,打造自己的产品,广电需要像互联网一样,以用户为中心,我们需要一次穿越。
图为:贵州广电网络节目信息部副经理曾敬鸿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接下来是由我给大家汇报一下关于贵州广电涉及到魔方的产品。最近《星际穿越》这个片子比较好,接下来我们按照科幻的方式对我们贵州魔方的产品进行解读,也是为未来做一些准备。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几年来,特别是去年几大互联网运营商发布了一些OTT的盒子,虽然还有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已经能够覆盖现在绝大多数用户的一些需求,而广电的产品依然缺乏这种创新,更新的周期不够,内容和互动的体验差,而这一系列的慢问题,让电视产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显得格外的笨拙。
OTT盒子里面内置了大量的视频内容,同时还支持非常丰富的游戏和应用,各种各样的,我们可以看到,比如说像懒人听书,还有很多小朋友很喜欢的那些会演等等,这些他们同时支持开发者开放的API接口,更多的游戏和应用将跟随他的系统不断的完善和增加,让广大的用户享受到比视音频带来更丰富的娱乐体验。
智能终端我们理解在现在,它是一种方便、集成的,而且智能的集大成的,他彻底改变了我们人们生活的方式。比如说家庭娱乐,比如说商务工作,比如说学校的教学,求医问药,旅游等等方面,让大家享受娱乐和所有媒体的方式都焕然一新。刚才说的这一段听起来像乔布斯在发布某一款产品所做的报告,但现实绝非夸大其词。
我们觉得广电作为有线的二维的载体,需要向无线三维空间的蔓延,我们认为低唯独的文明需要向高纬度的文明来展示自己的发展,那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作为被改变的一方传统行业作为契机得到应用。
我们首先需要关注我们的用户,而今天我们的用户和以往的用户都不一样,他们在选择一个商品的时候,不是听这些商家在怎么说,而是听自己的朋友在怎么传,以前大家都见过面,吃饭的时候聊天才会涉及到这个产品的好坏,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有的时候他通过朋友间或者是微信就已经了解到这款手机好不好用,或者这个火锅店的味道是好还是不好,如果用户喜欢他会大赞,如果用户不喜欢他会非常的批评。而这个时候我们提供的产品在今天我们觉得当消费者变了的时候我们怎么来关注我们这些用户。
第二,打磨产品。现在大家都在说产品是服务,与其说我们需要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不如说我们需要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广电更是需要服务,我们想把我们的东西卖出去给到用户的时候才刚刚和他开始建立关系。我们希望我们给他带来一些持续性的服务,我们理解对于广电来说用户的定义就是那种你能够给他提供一种持续、长期的服务,长期在我们的用户,指导我们的存在,而这种存在感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品都尤其重要。
越来越多的终端在用户的手中出现,而这些终端不会单独的设计一个RF的接头,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无线的IP化的改变才能符合我们用户的观点。
如何IP化,同时关注用户,打造自己的产品,广电需要像互联网一样,以用户为中心,我们需要一次穿越,我们穿越这种家庭智能终端的传播,向服务电视节目和服务更多的智能,要完成这个穿越我们需要有一个虫洞,这个虫洞是对广电现有的平台改变。这个图对我们特别的熟悉,是NGB也好,NGOB也好,左边的这块就是我们服务于传统中间件机顶盒的做法,而右边我们的虫洞进行了改造,就是做出了O2B出来,而且开放了后台的BU的能力,对于用户直接提供IP的服务,我们不管提供什么样的产品,首先把广电现有的资源进行打通,我们未来在IP化打造,是在IPCOM这一类的,我们怎么把IPCOM开发出来面向IP,这是尤其重要的。
统一垂直打造所有的能力平台的整合,我们不止有IPCOM,还会有专门针对OGT的服务,而且这样的话我们不仅可以针对中间件的终端提供服务,也可以针对浏览器HTML的设计方式的用户体验同步,这样的话我们理解,只有把自己的平台给改造了,才能打通我们和用户的认同。
为了穿越虫洞,我们觉得我们还需要一个基点,这个基点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魔方。说到魔方的话大家都会有一点,贵州广电的魔方就是类似于家庭网关的东西,但是我们在做魔方的时候我们考察了现在常规的三种芯片的方式,第一种方法是博开的,还有英特尔,还有海思的方式,这几种方法我们考察下来觉得都不是很理想。为什么,在这几个方案中所有的家庭网关所有是一个机顶盒,而且是一个很强大的机顶盒,这个时候再加上他的无线部分,然后形成了一个网关,而今天我们的模仿是这样一个产品。无线路由器加上回传模块,加上DVB的适配模块,首先它就是一个路由器。在这里面有三个特点。
1、有效的降低成本和工作能耗,按以前的做法在整个的网关里面是双芯片组成,一块芯片解决机顶盒的部分,一个芯片是解决无线的部分,而在我们的魔方里面只有一块芯片,一块芯片往往可以把功耗做得更低,而把成本做下来。
2、广电内部差异化最大的其实就是双向和CA的部分,而我们就把这两个部分做成模块化,让它可更换,可失陪。
3、既然我们说,我们这个是一个路由器的话,我们就让我们的主控,比如说小米路由的话,可以让主控同步控制,让我们的广电可以利用到互联网的技术,这种快车道的能力来打造我们的广电。同时,在路由器内部我们通过多高低频的方案,靠右边这一片部分是可改变的部分,而再网上的话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这个就是我们比较IC逻辑的定义部分,各位都可以看一下,最主要的部分其实全部在顶上,而在顶上就是用的纯IP路由的芯片,下面的DVB还是OTT也好,都是模块化的植入。
同时在无线部分我们做了SSID设计,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就是在用户家里面,首先用户有一个SSID可以自己利用,而同时有多个SSID可以广电自己用,或者我们和别的广电运营商一起联合来开发,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想象我们通过一个廉价的产品就可以在用户家实现一个从有线到无线的穿越。而且我们未来也知道世界是属于无线互联网的,而这种时候我们怎么样呼吁这些。
这个部分是我们在做里面的一个模块,其中的一块板叫做UC,当时我们拿到最原始的这块板是12厘米乘8厘米,还是比较大,最后通过我们合作方的努力,最后这块板可以做成7*7,而这一块的是主板的部分,工艺应该来说比较漂亮。这是实体出现的模型,里面有三块来组成,最上面的一块,再下面的话就是回传板。
这是外形,我们说了我们的魔方,它的英文名我们也叫魔方,我们希望给用户进入家里面带来更多的乐趣,我们的产品还会有多个颜色,首先我们最完整的版本,还有我们最便宜的基本版是黑色,可以进入家庭,我们同时在两个版本上都是支持主流的OPENWIP的主流路由器,同时在我们的魔方上插上移动硬盘,同时还支持很多远程控制和APP管理。
这是基础功能。
找到了奇点,我们开始要搭建一个星际之门。GUI,下面是一个小视频。请大家欣赏。
(播放视频)
GUI,我们希望我们的GUI就是操作系统上面的一个,他和我们的DVB业务也是一个,(英文)最开始这是我们做产品的规划,我们是三条线在做决定,魔方,还有我们的GUI,当然后来魔方做得稍微快了一点,我们提前半年完成,继续让我们回到电影的这么一个情节,在这一系列的探险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颗星球,《父母乐》。当时这个产品准备做成面向我们电视最大的群体,因为通过分析,我们觉得我们电视有这个情景最主流的应该是三类,老少闲,而我们在做GUI,还有做虫洞的过程中找到一个接头,可以拿来实现一下,传统广电在支持这一块不是很好,都比较不符合潮流,而现在我们要做的这个《父母乐》这个产品首先打磨它更适合了,让你图标得到,文字得到,我们要做理论化的显示,而且我们还会把应用做成频道化。
这里是我们进入家里面看到的画面,通常的话广电要给用户传达的是我们这一个主题是直播,那一个直播是实播,下一个主题是应用,我们觉得用户根本就不关心广电他用的是时宜还是直播,而且今天这么一个主体在用户家里面不仅仅服务于广电,我们的父母除了服务于广电,必须服务于互联网业态,同时还有用户家里面的自由内容。举一个例子来说,用户能不能通过互联网的一些应用安装在这个盒子上,他起码能用,小朋友的绘本这一类的。
2、用户家里的照片、视频,能不能通过我们的《父母乐》最好的呈现出来,这都是需要的。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首先做了一个东西,叫做频道混牌,频道混牌除了把直播摆进去,我们把应用也变成频道化。现在有可能我们的频道是三位数的,其实未来可以是很多。我们觉得广电的频道号完全就可以变成像未来互联网网址一样的东西,而且它足够多。有可能大家提出来,频道多了怎么办?其实新浪微博就给我们解决了,它做了一个关注,如果真的很多,你可以只看你的关注,也就是我们可以选择,这相当于是微博的老场。
这就是我们的内容的页面,用户在看节目的时候,其实它是为了打发时间,我们以前不管是频道不断的翻频道也好,还是不断的翻页也好,这种分类式的架构,在让用户看到内容之前还得先做一个选择,按照分类这种进行选择的话其实给用户心里面是有障碍的。有段时间我们一直觉得用户他喜欢翻频道,其实错了,用户不喜欢,用户喜欢的是直接找到内容,翻频道只是过程,它不是目的,所以我们把内容,直播的内容全部放在了直播的页面上,而这个页面是用户看直播频道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遥控器的菜单进入,而且结合我们的深度进入,用户当前看频道,看的是电视剧,他在直播里面看到的也是电视剧,当时正在播,如果他看的是新闻,菜单进来看的也是新闻,我们就要给用户导致成一种直奔内容这么一种导向。
还有,有的节目会出现一个或多个的节目,现在你需要看哪一集,或者哪一个台都能做。这是我们已经开始看直播,进去一个频道的界面,看似以前传统的直播没有区别的,其实还是有点区别的,比如说我现在点进去的时候,这个电视剧已经播到五分之三了,他有一个小选择按一下左键他就可以从头开始,这个就是把广电的直播和时宜的东西联结在一起,从这里进直播,从那里进视频。像这种领导根本不知道,是在看时宜,还是看直播。而且在下面,以前我们做回看总是要看时段,用户直接跳到上一个海报的内容,是不是可以更方便。
包括回看,如果用户进了回看,因为我们之前做的回看是比较傻的行为,首先用户进了回看之后是茫然的,你得先让他看是哪个频道,找了是哪一天演的,哪一天演的还要找到那个时段,太多太多的选择,我们觉得给用户,你就直接看,如果是分内容来,我们就把内容给他。还有这是我们点播的页面,我们做过呈现也做过页面的陈列,但是未来我们会做大量的筛选,不仅是筛选我们还能奔着某一个人去,比如说这个,当我们找到一个明星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整个的线头找出来。
同时,内容的编辑,多屏看,我们OTT这个产品上面,我们下面也会依据各种终端不同的特色进行改变,而且内容奔内容而来,寻内容而去。
这就是《父母乐》支撑的硬件,因为要炫的效果还是平台的能力要足够的强,在我们之前的多彩云的机顶盒上进行了升级,把计算能力和存储都进行了升级,同时比较大的特点我们加入了蓝牙,而且在这个机顶盒上我们加入了一个键,找回遥控器,因为我们发现用户遥控器老是弄丢,我们就觉得能不能轻松的找到遥控器在哪儿。
这就是我们全心设计的东西,也是我手上的东西,不仅可以遥控电视,还可以遥控PPT翻页,这个遥控器有这么几个特点,它是4.0全方位的,根本不用指着电脑或者是电视,我们可以拓展一个应用,像设计一类,或者我们可以把机顶盒藏起来,这是第一个。
2、我们的遥控器按键缩小,我们现在给用户提供的遥控器按键是53个键,而今天在我们的遥控器键上是21个,以前我们也在想这个问题。其实有一段时间我们走得多,觉得遥控器的按键不多,显得不专业,就像电脑键盘它一定要有这么一百多个键,但其实那一百多个键没有把PC推到普通用户家里,真正接受PC时代的是因为两颗按键鼠标的出现。不管是做了几颗键的摩托也好,还是诺基亚也好,最后都输给了一颗键的苹果,我们觉得用户其实需要的是简单操作,我们先在我们的遥控器进行了增减,而且这21颗键是怎么设计的,我们最初也在想用户到底需要哪几个键,一开始我们是不是搞问卷调查,如果搞问卷调查的话用户很多时候不会告诉你,因为他自己有一些。后来为了做这个键,我们做了一件事情,从我们用户手上收了一百多个遥控器回来,哪些按键磨损了,就哪些按键就需要。遥控器最大的特点,现在OTT的盒子也好,OTT的遥控也好,它甚至只留了六颗键,输入就麻烦了,我们想的是什么?既然手机那有123456789那几个键,就可以把输入法很好的搞定,那我们能不能把这几个也用进来,而且这几个键用户在选择频道的时候,其实使用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而且我们还有一个想法,我们未来还要把我们的频道号当成域名来用,所以我们觉得这些键需要用,而且它可以做得更好。
还有这个遥控器的握杆,从0到1,从没有到有,包括遥控器的设计,全部都是我的团队自己设计的,它的握感还有质量的重量,我们当时要打造的一款捏在手里面握感非常好的,其实我们知道握感是第五人的第五感,音频和视频只针对了人的第一感和第二感,遥控器尤其重要,我们要让这个东西握在手里面就得让他舒服,还有,以前的遥控器在按键的时候,因为是硅胶做的,用一段时间就会失效的,觉得有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按来按去,我们在遥控器上面我们所有按键跟鼠标是一样的,就是鼠标用什么按键我们就用什么按键,反正它好用。
其实,魔方项目对我们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用户的体验最基本的我们理解是用户的需求,如果脱离了用户的需求,产品它设计得再漂亮,再炫,再明亮都无法和用户产生共鸣,而我们需要打造的就是能配合用户一起成长的产品。好,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