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DVB+OTT融合创新论坛、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广互联、贵州广电网络承办的 “第七届中国广电行业趋势年会”在贵阳中天凯悦酒店举行。
12月9日下午的专题论坛由贵州有线副总工程师徐军主持,贵州电视台副台长谢家谊做了题为《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的演讲,据谢家谊介绍,贵州电视台当前和十三五期间的主要技术发展目标,就是为传统广播电视和新兴媒体发展提供一个全媒体融合的技术支撑系统,据悉,这个目标的雏形应该是具备基本功能,就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基本功能的系统,并在逐步的完善,使它成为一个成熟的,有一定规模的融合系统。
图为:贵州电视台副台长谢家谊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的嘉宾,各位代表,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非常感谢我们这次会议的主办方邀请我,使我们有这么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想这个机会我们要好好珍惜,而且我今天看到了我们台里面来的同志很多,这确实是我们台里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要讲的题目是“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这个思考主要是结合我们贵州广播电视台,把它的想法与大家共享。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我们刚开始是被动应战,到现在我们在考虑怎么主动的出击,这个过程我们思考了一下,我们传统媒体固然有一些优势,但我们也有很多的困惑。首先是我们在体制、机制上的束缚,这些一时半会儿是解决不了的,再是与我们的新媒体相比较,我们在创新意识,在互联网思维方面有相当的差距,所以,我们在想向别人学习,我们要涉足新媒体,我们要做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我想这就是我们当前的课题。
我今天主要讲六部分的内容。
第一,传媒发展及影响。
第二,我台具体情况。
第三,根据我们的情况我们拟定了发展目标。
第四,我们针对实现发展目标我们一些总的思路。
第五,我们第一阶段的建设情况。
第六,我们准备在十三五期间的一些设想。
第一,传媒发展及影响。
以IT等新技术的发展为直接的推动力,传媒业正呈现出如下主要的特征:
一是终端智能化、通信的移动化和互联网化,促进了移动智能终端的产生,引发了多渠道、多终端,多屏传播,多屏互动的发展。
二是传播移动化和多元化引发了移动的应用,碎片化内容的使用需求,以及长视频、短视频等图文的综合内容的生产需求。
三是使用的个性化、社交化,使得过去习惯于单向接受的听众开始向用户、分享者,参与者转变。
四是传媒机构正从单一的内容提供者向基于内容的多业务综合服务的提供者转变,需要更加贴近用户和市场,需要依赖新技术的发展。
最近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拉开了国内传统媒体自上而下改革的大幕,不少传统媒体从观望、犹豫,到考虑如何加快转型发展。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传统广播电视基于过去主流媒体长期积累的公信力、节目制作能力,提升思维方式,依托先进的技术,技术机制、体制、盈利模式、传播流程等整体变革将势在必行。
第二,我台整体情况。
关于电视发展方面,因为我台的电视发展是依托老的这么一条事业体制下进行,实际上我们台的整体收入还是主要依靠广告。应该来说我们台的广播电视的广告加起来应该是达到我们整体收入的80%以上。在覆盖方面,我们贵州卫视是通过卫星进行全国覆盖,我们的覆盖人口是接近10个亿,我们的地面频道是通过省网络公司进行全省覆盖。最近我们也在积极申请上中心九号直播卫星,想通过直播卫星的手段把我们的地面频道进行省里面有效的覆盖。
我们在技术事业建设方面,应该说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建成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有一定规模的制作播出系统。现在,我们正在向高清化迈进,目前,我们有一个贵州卫视是高清播出,使我们初步具备了高清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的能力。我们正在进行我们大规模的、多频道的播出建设,多项的节目生产的网络建设,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继续不断的提高我们高清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播出能力。
在广播方面我们台目前有七个频率,这七个频率覆盖方式都是比较老的品条、模拟覆盖,这个覆盖是对全省主要的地州市进行覆盖,我们正在建设交通广播和新闻广播的全省同步覆盖网。关于广播的用户现在据我们统计主要局限在车载终端和一些老年用户上面,还有几年以后我估计我们广告会受到车载和互联网的强烈的竞争,在新媒体发展方面,因为国内的广告新媒体发展广告属于探索当中,我们台属于西部地区,应该说这方面的发展比较缓慢。我们在台里面建设起了一些社交媒体的汇集平台,还有节目部门通过APP,通过微信进行一些节目的传播。但是,整体的整合发展能力、影响力还是不够。我台现在也在对一些新媒体进行建设,我们现在主打的是智慧贵州和云尚贵州的项目,这个台是我们和苏州电视台合作的项目,我们是把苏州广播电视台他们无线苏州成功的模式搬过来,现在这个平台上面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一些集成,还有一些PPT的制作。我们计划今年12月31日我们整个平台就要上线,我们计划在今年的春节以前我们这个平台大概的用户应该在10万以上或者是超过。
第三,发展的目标。
在新形势下,传统广播电视业务要适应全媒体综合业务的转型,技术系统也要从满足传统的广播电视直播,到满足多媒体素材的汇集,产品的生产,多用途,多途径的传播和服务的要求。我台当前和十三五期间的主要技术发展目标,就是为传统广播电视和新兴媒体发展提供一个全媒体融合的技术支撑系统。因为这个技术支撑系统我们也在想,我们能不能把这个目标定得再具体一点,我们在思考,但是由于一些新的业态,新的技术的不确定性,我们没有办法把它再更具体,我们这个目标的实现,一边走,一边做,我们这个目标的雏形应该是具备基本功能,就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基本功能的系统,逐步的在完善,使它成为一个成熟的,有一定规模的融合系统。
第四,我们总体思想。
一、技术路线,中央的决定就明确指出,要向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要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的应用,新的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的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上述意见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技术系统的建设需要服务于业务的需求,符合于发展的趋势,我台的全媒体融合技术支撑系统应与台里面的大数据等项目相接轨,建设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技术支撑平台。
基于互联网传播贴近市场,灵活多边的特点,我台全媒体融合的支撑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
1、借鉴新一代全台网的思路,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灵活的架构,能够方便的连接新系统,实现对新的业务平台的支持。
2、能够整合我台现有的广播生产制作系统、多媒体汇聚系统、分发系统,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能够满足多平台、多终端船舶的长视频、短视频、音频、图文、交互性元素的工平台、产品化生产。
4、能够坚决生产流程、业务流程的整体化、可视化的管理。
5、能够从台内生产数据、台外用户使用数据两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前者可用于台内生产情况分析、结算,供领导进行决策参考,后者用于业务分析、对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6、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将给予私有云的台内主干和外部公有运的生产、多渠道分发,交易等平台进行适当联接,形成灵活的混合云的建设。
二、技术构想,是我们做的这么一个图,这个图灰色的部分是我们现有的生产技术播出系统,和我们已经建的汇聚系统,还有我们的办公系统。蓝色的这个范围就是我们准备新建的拟考虑的这么一些系统,当然从这个技术架构上看它是典型的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基础,它的底层,S层就是用细化的技术实现了我们基础设施和技术资源的整合,我们的中间层,中间层实际上是构建一个主干互通的平台,把我们现有的设备和我们新建的设备使他们相连接起来,我们的应用层就我们的SAAS层,以我们相关的功能能够在这个层面上得到很好的应用,我们还有不少东西,我们要把我们整个的系统,我们内部私有云系统与外部的公有云系统适当的连接在一起,构成了混合云的构架,我们支撑全媒体的技术平台。
三、按类别分类,我们是按新闻类和非新闻类这两类进行分类,分类实施。
四、我们建设阶段,基于我台目前全媒体的管理模式,业务模式还不够清晰,基于云计算的全台网技术还在发展当中,以及我台过去已经建成的制播流程和生产体系等角度,可以从稳妥发展,兼容过渡,降低风险的角度,开展我们的建设。
第一阶段建设,就是以我们新闻类的内容全媒体融合生产,作为初期的试点,以它为核心,同时兼顾其他内容一些简单的需求,构建实验性质的全媒体的融合生产平台,我们计划在2015年建成。我们还在考虑,我们建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在台里面利用一个频道或者一个频率来作为试点。
第二个阶段,根据2015年的试验情况,结合最新的行业发展,我们对2015年系统进行改进和扩造,结合十二五的发展计划开展建设。
第五,第一阶段建设。
我们现在台里面的生产平台难以满足全媒体生产的需求,现在我们的采编播流程缺乏全媒体的理念,极不适应全媒体播放的需要,尚未完成较为完整的有机全媒体的生产系统,全媒体生产支撑是明显不足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并充分论证节目部门及新媒体运作的技术,作为这么一个初期的建设,实现我台所有新闻内容全媒体生产提出了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这么一个框架及功能模块如下:
1、我们要做全媒体的汇集模块。
2、全媒体的内容库。
3、全媒体内容生产模块。
4、全媒体的内容发布模块。
5、全媒体的业务协同管理模块。
6、我们的基础服务模块。
在平台的部署上,我们这些模块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生产多数系统在平台上部署,基本上布置了我们内网以外,其他的部署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可以部署在内部,也可以部署在外部,甚至可以部署在云端,不同的组合需要根据实际的生产要求进行考虑。
这个就是我们准备建设的初步的系统,同样红的这一块是我们现有的系统,蓝色的这些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功能模块,下一步我们主要就是要想办法把这些功能模块的功能确定好,我们要设计好适合我们需要的业务流程。
第六,十三五设想。
2016年我国将迎来十三五,根据国内一些权威专家的预测,十三五后期,我国有望接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届时对信息、文化、娱乐的消费需求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2013年国家已经出台了“宽带中国”的战略,准备从大力提高社会信息化的角度来配合国民经济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各大运营商除了牢牢掌握信息通路这只金饭碗,也在积极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转型,各民营互联网企业正在为下一步的激烈竞争积极布局。
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传统媒体受到网络传播激烈冲击的今天,中央的决定对于我们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放弃观望,积极转型,占领传媒发展的制高点,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这部分内容是《意见》里面的核心内容。机制、体制的创新,将为转型发展提供顶层支持,而技术将会体制、机制提供有力的支撑,我台在十三五期间的技术发展应该在深入学习,吃透中央精神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台和集团的一体化战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发展的一体化目标,在贵州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个自由媒体,我们开展实现突破的关键要有互联网思维和创新的意识。为此拟定我台十三五期间在技术发展上主要如下。
1、在十三五期间除了完成各频道高清化的工作以外,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完成全媒体支撑系统的建设,为我台建设成多元传播的全媒体传播提供有利的支撑。
2、全媒体融合技术支撑系统要在一期工程基础上总结经验和不足,创新和稳妥并举,开展后续全媒体融合技术支撑平台主干平台和非新闻类生产部分的建设。
3、全媒体融合技术支撑平台的主干平台建设要以《意见》中要求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作为基础打造台内的计算中心,借鉴新一代全台网的概念,通过接口实现我台已有的生产平台的整合,实现各分发平台的耦合,实现从汇聚、生产、管理、经营、播出、发布较为完整的精干的技术体系,能够支持和支撑互联网传播市场化、高灵活性的特点,能够快速的支持新出现的业务形态。
4、全媒体融合技术支撑系统的建设,要与各新媒体建设密切结合,技术部门积极为我台的OTT、手机网站等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以上就是我们对全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些认识,可能有些观点还不够成熟,希望在座的大家可以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