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DVB+OTT融合创新论坛、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广互联、贵州广电网络承办的 “第七届中国广电行业趋势年会”在贵阳中天凯悦酒店举行。
12月9日上午的主题论坛由广互联CEO曾会明主持,在论坛上,同洲电子董事长袁明做了题为《呀哈云,求同存异,助广电快速迈入电视互联网》的主题演讲。袁明介绍了同洲的呀哈云,据他介绍,呀哈云可以兼顾各个厂商不同的利益,不同CA厂商的利益,不同中间件厂商的利益,包括不同运营商自己的利益。
图为:同洲电子董事长袁明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好,我尽量把时间压缩一下,已经12点了。
今天主要的论坛是DVB+OTT年会的论坛,同洲来讲,为什么会讲OTT,我们同洲最早的时候我们是全国第一个推商业化DVB+OTT,去年9月23日我们有十几个省我们在北京用发布会,推行DVB+OTT,有线的盒子,加上智能的盒子,商业的推广,其实贵州省我们已经在大规模的推。其他的省我们也在推,像网站,辽宁省,我们大概总量是智能盒子DVB+OTT已经达到了50万的这么一个量,为什么还要讲呀哈云,我的主题是“呀哈云求同存异助广电快速买入电视互联网。”
同洲成立了20年,一直跟广电走到今天,我们跟广电从模拟走到数字,从单向走向双向,从标清走向高清,从高清双向再走到今天的DVB+OTT智能化,我们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走到今天,以前的ARPU值发布有一个困境,怎么好像是再怎么去增长,再怎么去走,大家很困惑, 互联网发展迅猛对广电行业有一个冲击。因此我们广电来讲,我们广电总局来讲,为了规范互联网有一些文件,把我们OTT的APP不能直接外联,对今后广电网络发展我认为政策上广电还有时间窗口。
我们讲广电跟互联网的价值对比,其实广电数字电视用户,不亚于互联网的用户,电视机已经将近有两个多亿的用户,互联网,其实电脑的话也是数量也是相当的,也就三亿的互联网,虽然算不上手机用户突破比较大,八、九个亿的手机用户。这个用户数并不等于他的价值同一个数量级,广电其实很多的用户他实际上是观众,不是用户,他是单个单个的观众,他的价值一个用户一块钱的话,那么把它加起来两亿用户,只有两亿价值。互联网不是,一个用户一块钱,用户群到了两亿用户的就是N的平方,N的平方就意味着四万亿,因此来讲它的概念互联互通。我们旁边有一个点,这个点将用户之间是零关系的,我看电视的行为跟别人没有关系,最大的价值一个是C格玛(音)的关系,一个是求和平方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没有N平方的价值,就是因为我们广电的各种因素,也就是说我们的用户群碎片化了,很难做到互联互通,阻碍了整个广电的发展,我们的用户就不具备互联网的属性,不能互联互通。
第一,平台的标准不统一。有各个省的,现在广电总局在推NGB标准的,像电信行业的要推SDP标准,还有ISA标准,还有各个企业的私有标准。这五花八门的平台之间没办法互联互通,平台之间不能互通。CA也是一个最大的困惑,不同厂家的CA各个厂家的盒子就不一样,各家的盒子不一样你要更换一个用户的话,你要经过CA厂家的用户升级,如果我CA不认字就升级不了,各个厂家求着CA开发一个APP应用,CA的话,原来是在功能级的时候中间建设的时候,CA厂商更换一个软件的话要经过CA的签名。不同的厂商,不同的地方都采用不同的CA,造成了我们盒子的碎片化,还有一个中间件,各家的中间件不一样,中间件不一样造成各家的应有也不一样,你要同样推一款应用的话又要跟不同的中间件厂家对接,你对接完了以后应用,你搞定了两万用户,另外的用户又搞不定,肯定是全国没办法统一。现在中间件,主要的中间件我们国内有五六家。
还有终端,终端的芯片平台复杂,尽管终端的数量不小,我们现在广电的话数字电视用户已经突破将近一亿多,将近两亿了,其中高清量是四千万到五千万用户,但是来讲这些用户实际上是没办法统一的,是因为它各个芯片的性能不一样,尽管你的中间件不一样,你的性能不一样,你跑的应用也不一样,没办法统一思路,就算你有好的应用,只能就低不能就高,最低的新发的盒子没有用,因为前面的盒子已经发了,我不能把前面的盒子不能用了,芯片,平台不一样。
再加上现在新的芯片发展速度更快,每六个月出来一个芯片,刚发了盒子明年又落后了,比方说我们发了智能盒子,贵州发的智能盒子是才发的,去年发的时候是两核,现在是四核,马上四核出来了,现在芯片更新换代更快。我们认证一个芯片的话,更换一个机顶盒从立项到推出来就一年多,芯片推出的速度远远要快于我们盒子的速度,因此永远赶不上互联网OTT的盒子,甚至山寨的盒子推进速度不如。
还有我们各地的广电网络,各地的广电网络不一样,地域不一样,各地广电网络是独立的一块,你比方说江苏的,要到广东,北京的,就挨着天津也不能连,挨着河南也不能连,没有办法统一到一起,没有办法统一到一起你的N的基数不大,你就没办法跟互联网竞争,没有N的平方概念。我很早就意识了这个问题,我们原来去这样讲,早期的时候我们没有提云的概念的时候,实际上在提DVB+OTT智能的盒子,DVB我们觉得应用很慢,如果我们的盒子不对接互联网是没有价值的,互联网的应用像大海一样丰富,不把应用对接下来你很难,很难把你的领域应用有生命力。为什么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他都干不过互联网的应用,因为互联网应用智能手机直接对接的互联网。因此他的内容极为丰富,他的生命力极强,智能手机正儿八经推出来,可以说跟互联网对接,直接对接智能手机有关系。DVB+OTT的时候,直播用广电的,OTT的就用互联网的,因为我们跟CIBN签约,CIBN签约各个省对这个模式也非常认可,包括我们跟贵州省一直在打造OTT的模式。后来为什么停下来了呢?一个是我们推的原因,第一个是智能盒子跟普通的功能盒子还是会不一样,普通的高清双向是300块成本的话,那么智能盒子就是600块钱成本,因此来讲成本比较高。第二,直接连到互联网上去的话我们也担心,广电网络连到互联网上不可控,的确不可控。你的内容,一个APP连到互联网上去内容是不可控的,最主要的影响还是我们的政策影响,我们签了十几个省,我们不敢推,我们砸了几个亿回不来怎么办。我今年也算郁闷了一年,今年很长时间我没有站台出来讲,在公共场合上讲这个报告的,郁闷了一年。
有人说我袁朋想法很多,结果付诸实施不得力,实在对我们签约的地方政策的原因做不到,我也没有办法做不到,保证不了,你不联到公网上去你就没有生命力,因为你的N不够大,互联网的N平方足够大。因此来讲我们为这个事情也付出了高昂的学费,我们已经投入了将近五十万台的OTT的盒子,不敢再发了。
虽然智能盒子我们主要连的应用来讲,现在来讲一定要靠近移动互联网。安卓的应用,安卓的应用非常丰富,目前安卓还是非常强大的,不管我们TVOS,因此你对接的是移动,你对接的是Pad,未来我们的移动互联网很强,特别是我们的电视跟移动有比较好的天然的结合。比如说多屏互动,刚刚作为领导都讲了这一点,因此来讲如何在我们的电视上我们跟移动互联网对接。安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来讲如何对接,未来互联网实际上云管端三个环节,第一个是云,第二个是管道,第三个是端。云现在互联网本身就在云里面,有阿里云,有百度云,有腾讯云,华为也在推企业云。广电现在缺少的是什么?最缺少的就是云平台,没有这个云平台,这个云就是说我们广电有管道,其实我们的管道很值钱,我们一直在很多的公开的场合讲,我们的管道就是数字化以后下行速度是四千兆,四千兆我们没有把它好好利用起来,每家每户有四千兆,直接入户了,电信都做不到。端就是我们的竞合,是因为我们的不同的CA,不同的芯片,不同的厂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平台造成我们的碎片化,这个端没有端起来,不具备互联互通,只有C格码(音)没有N平方的概念,互联网我们现在来看,如果我们今天还再说论坛,OTT应该怎么做,三年后,五年后就乱了。我们应该快速对接互联网,响应速度要快,速度要快,快速成规模,性价比要高,我们广电不是资金密集型的企业,我们没有那么多钱,不像中国电信、移动、联通。拿到广电网络能够换,一个智能机顶盒最起码来讲是500块,500块两亿的机顶盒全部要更换,一千亿,一千亿更换这个智能盒子,你刚更换了说不定就淘汰了,你也不能更换,你还有时间,你更换要多长时间能更换,我认为十年都更换不完,来不及。因此来讲规模化是想要的,但是用户都是比较老的盒子。
第二,性价比,你发了那么多盒子,能不能把钱挣回来,不知道,到现在为止来讲你不对接互联网我个人认为是没有钱的,你不对接你回不来这儿,那300块钱挣不回来,那个不是刚需,为什么刚需需要一个时间培养,而且你做不到互联互通,你的N平方短期内没办法实现,能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N平方,有答案,唯一的模式就是云,云解决方案,就是呀哈云,呀哈云能不能把现有的存量的智能盒子,我们最低门槛到高清智能盒子,目前来讲我们存量最少有四千万到五千万,贵州来讲就有一百万,马上可以升为云平台了,就有一百个N了,贵州一百块钱一户,前面是系数,现在就值一个亿,原来一块钱基数就是十个亿,这么乘出去的。
我们来讲的话,只有在云里面我们做一个统一部署,能把现有的机顶盒对接起来,实际上这上面的应用很多都是现成的,为什么叫呀哈云。有一天我们用户升级了机顶盒,你打开电视机界面也变了,应用也多了,他想要的都有了,呀哈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呢,呀哈,呀哈就这么起来了,这是我自己亲自起的名字。实际上互联网应用不缺,我今天看了我们的理论,很多互联网的应用是现成的,你只要把云里面的往上塞就行了,现在我们做很多应用不需要跟这个盒子集成,跟那个盒子集成,不需要了,我们呀哈云实际上是云的管道平台,通过我们的业务平台把整个的内容串起来,我们一夜之间就可以把中国的一亿台电视机,一亿台盒子全部连接起来,打造一个生态链。
我为什么讲,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呀哈云求同存异,原来是因为各个厂商不同的利益,不同CA厂商的利益,不同中间件厂商的利益,包括不同运营商自己的利益。我们现在都可以照顾到,也就是说求同,求同就是同一个呀哈云。我们这个云随时可以跟,只要我们广电这个云的用户足够大,我任何时间都可以跟互联网的呀哈云,百度云可以对接,因此底下不同的定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盒子我们都在同一个云下求同存异,一夜之间就把原有的碎片的N,我们只做了一个把C格码(音)N变成了N平方,只做了一个平方,我们呀哈云把传统的机顶盒将互联网跟广电连接起来的桥梁,我们把现成的N变成了N平方,N平方的价值那就大了去了。
我们把原来分离的观众变成了我们的用户,我们既可以用遥控器操作,也可以用手机操作,手机操作是摸摸看,我们电视用户怎么交互,拿遥控器怎么交流,没办法交流,手机是天然交流的平台,因此来讲你只要在呀哈云平台边,我们直接用手机交流就可以了,社交电视业成立了。我们发明了摸摸看的功能,这样的话可以做到人机交互,人与人机交互,人与云再跟机交互,这样的话我们把微信,把所有的互联网全部打通,只有交互,只有人与人相互交互的时候才有N平方,第一解决了云平台的问题,第二解决了社交的问题,第三,采取了N平方的价值。
改变人们传统的交互方式,以我们传统的新的,我们不是TVS不好,TVS智能终端也能对接呀哈云,但是我们呀哈云基于现有的机顶盒可以直接交互,为什么现在OTT这么热,我认为呀哈云能有快速的达到智能终端的效果,利用存量的效果。呀哈云还有一个上线的速度很快,原先我即使在智能盒子上线没有呀哈云快,如果是一个愤怒的小鸟里面有一个不当的词,我只要在云里面一个鼠标一点,整个全网这个愤怒的小鸟APP就没有了,正儿八经的达到可管可控。实际上APP下载的盒子里头,如果不开机也删不了,网络断了也删不了,APP还在里面,是在云里面删,它既可管可控又部署快,呀哈云智能APP部署它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智能盒子的APP,推广也是统一推广。
规模化,不同的厂商求同存异,以前来讲很多的厂商都怕同质化,说同质化把所有的东西说了,同质化端对端都吃完了,求同存异,我最着急的,我并不是说想把所有的吃了,吃不完的,这个就是合作的社会,我只是为广电着急,不断的推新东西,想把广电推向一个新的发展。一般统一部署,已经充分利用,马上规模化了。
另外,成本低,广电原来的旧机顶盒是包袱,现在的机顶盒是财富,避免了风投,避免了风险投资,你在犹豫到底发智能盒子,还是发非智能盒子,没关系,你什么成本低都可以实现,你有钱可以发智能盒子,发网关,你没钱可以发最低的盒子。毕竟现在来讲,用户它玩APP的时间和应用还不是那么火,还有一个培养的过程。我认为已经很大了。
我们部署呀哈云每个成本,如果按照这样来计算的话,每个成本只要20块钱,如果20块钱可以这么说也就是一个CA的价格,CA的卡比这个还贵,我呀哈云以后,意味着我的气象很高,规模。我们的呀哈云,呀哈云在云里面存储空间无限,内容丰富,我是用硬盘来服务于每个用户,因此来讲的话不像机顶盒,你一个flash到底有多大的flash,你用1G成本就高,那我用云的存储来做服务,完全不一样。我们说云按区分配,我们通常云里面视频我们做了技术,控制在100毫米以内,体验跟智能盒子是一样的,一会儿你们可以到门口去体验一下。呀哈云做到广电总局的要求,可管可控,没有烦恼,统一部署,统一卸载。
一劳永逸,我们具备很多的优势,有六大门槛优势,永不淘汰。
这样的话我们呀哈云的工作把现有的N,变成N平方,就变魔方一样,假如说你原来是一千万的价值,我N平方就变成一百亿的价值。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高清双向用户的话,我们现在按照我们计划是说明年或者后年我们在全国推广两千万呀哈云用户,两千万呀哈云用户只需要投入两亿资金,只需要投资两亿资金,我们通过呀哈云N平方来计算,它立马升值为四百亿的价值。因此来讲我这里倡导的同洲的呀哈云不是同洲的呀哈云,我认为是广电的呀哈云,既然大家叫不叫呀哈,这可以再商定,实际上就是广电云。我们希望把这个云变成大家的云,我们广电运营商的云,我们一起的云,我现在倡议我们同洲作为一个想发起呀哈云基金,我们一起来投资,我们一起来分享增值利润,大家联合运营呀哈云,我们希望邀请各个广电加盟,加盟的话来发起,总的规模就是20亿,我们分几期发行。这样的话我们一起来打造上万亿价值的增量,也就是说这个呀哈云之前是N的价值,我们打造之后是N平方的价值,我们一起来分享N平方的价值。那么回报率是多少呢?我算了一下,四万亿,头20个亿大概是200倍的回报,哪有这么好的项目,因此来讲,我想同洲愿意来参与,我来沟通,赔了算我的,赚了算大家,我有这个冲动,希望能看看我们一起来把呀哈云推动广电快速进入N平方的电视互联网的新时代。
谢谢!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