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秦龑龙:广播网与互联网融合终端总体架构研究及标准制订

导语:秦龑龙从背景,进展,内容,创新点和重要价值五个方面介绍了2014这一年的工作情况。

  12月9日,由DVB+OTT融合创新论坛、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广互联、贵州广电网络承办的 “第七届中国广电行业趋势年会”在贵阳中天凯悦酒店举行。

  12月9日上午的主题论坛由广互联CEO曾会明主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院有线所所长秦龑龙做了题为《广播网与互联网融合终端总体架构研究及标准制订》的演讲,他从背景,进展,内容,创新点和重要价值五个方面介绍了2014这一年的工作情况。


图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院有线所所长秦龑龙

  以下为演讲实录:

  很高兴能参加这个会,我记得一年前参加产业论坛的时候当时我演讲的也是这个题目,现在过去了一年,刚好我们在一年中针对规划院,也是受广电总局的委托,做了一个广播网和互联网融合的标准,应该说现在这个标准已经在征求意见,也是进展得比较好,借今天这个机会把一年来的工作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我今天讲述五个方面,就是包括背景,进展,内容,创新点和重要的价值。

  这两年说的比较多的都在说融合,包括现在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我在这里重点想说一下,大家看这个图,就是传统的咱们电视台加网络公司,加用户这样的一个生态系统,电视台播什么东西,网络公司负责传给用户,用户看什么东西,是一个单向的,用户是无法做出选择的,而现在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形式下,要求从前端的平台到我的网络,一直到我的用户是一个全双向的,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去做定制,我们画的这个图在融合的驱使下用互联网的思维重塑我们新的广电生态系统。

  在这样一个背景底下,因为从云管端的战略来,各个方面都是比较重要,今天我们谈的是终端。要想做好一个终端我想有这么三个层面要说。

  一、融合终端演进的目标,所有广电运营商跟用户接触最直接接触的是终端,终端是面向用户的唯一的融合,我们的融合终端它的目标,现在发的运营商就是单向的机顶盒,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这个标准可以把机顶盒升级为融合终端,成为家庭信息融合中心,成为家庭的入口,这样也是留住我们有线电视用户比较好的手段。

  二、现在国家网络公司也成立了,成立之后整合的层面如果在原来DVB的层面肯定是很难进行整合的,但是在IT的场面,IT业务是要有落地的,我们认为融合终端也是落地的前提。

  三、我们说各个运营商有线电视机顶盒也在不断的升级,从早期的单向到后来的单向增强型,再到我们的双向互动,现在应该说很多运营商也推出了融合的盒子。机顶盒的选型对我们广电的运营商也非常重要,而且是我们广电运营商是很大的一个投入,所以说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融合终端这件事情是非常关键的。所以说,今年2014年一年我们规划院围绕这个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这个简单说一下,这个工作从2013年就开始了,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我们的调研应该说对从来自互联网,对生产设备,生产厂家,包括我们的广电运营商,包括我们广电的设备商,因为终端本身你在做广播网络互联网融合终端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已有的和已经发展的终端兼容性的问题,有些业务要考虑原有的业务。在这个终端我们花了半年的时间对整个的市场我们做了调研,我们有详细的调研报告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从2013年到2014年,到今年的年初我们一直做组织运营商和设备厂家,很多的运营商生产厂家也都参与了我们标准的讨论,我们在规划院实验室搭了相应的实验平台,包括我们组织相关的厂家,包括像九州、同洲、数码视讯,也做了相关的盒子也做了系统,在我们实验室做了系统。在前期的基础上,这个标准的送审稿也是在11月份正式向行业征求意见了,应该是这个月的14日征求意见就完了,征求意见完了可能下一步开会审查,正式发布。

  刚才我说了标准化是两方面的,一个是规划院今年和新成立的国网公司成立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其中一部分重要的工作是围绕互联网,就是围绕融合终端做相关的研究工作,这个我们现在已经在开展相关的工作。

  二、标准化方面,今年2014年8月份总局的科技司正式下达了标准任务,我们现在按照标准任务也已经进入了征求意见的阶段。

  前面用一点时间说了一下整个项目的背景和进展情况,下面说说融合终端。我们都知道融合终端我刚才提到的是在整个有线电视面向用户的最核心的入口,就是我们现在无论是在说我们的广播电视也好,还是做我们的互动电视也好,还有各个有线运营商在做多屏的业务,甚至还有未来的数字智能家庭的业务,这个核心的入口就是智能的融合终端。

  我们的广电网络传统是一个平台,包括后来A平台和B平台,就是打造双向网络,现在互联网技术进来之后我们也在做,就是把广电网络基于IT的全双向的网络,这个也在做。在整个的环节中融合终端是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在这个图上大家也都看到了,在接入网的最末端,包括家庭所有的各个屏,第二屏,第三屏,乃至第四屏汇聚的中心。

  讲到融合终端,大家肯定会想到各种各样的终端,现在包括提到的电视棒也好,包括像纯的OTT的盒子,还有一体机也好,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在一个标准里,因为这个标准智能融合终端的标准总体架构,我也不可能在一个标准里面去涵盖所有的形态。应该说从业务需求的角度,包括组建化,模块化的角度我们会提一个总体性的框架性的标准,而后续应该说在整个未来广电行业,后续按照框架化会衍生很多的标准,包括家庭网络的标准,包括融合机顶盒的标准,融合一体机的标准,这几个标准陆陆续续总局科技司的标准也按照这个标准去做的。

  说到总体标准架构那个也已经比较熟了,我说到的是硬件层,上面是软件,软件最上面是应用层,作为一个总体架构的核心我们规定了它对有些很详细的东西不能做规定,因为从硬件层可能就规定一些作为支撑业务所必须的一些最小的要求。从系统软件层,现在包括总局推的TPOS,包括一些比较成熟的系统,他的软件层对硬件层的API的接口,包括操作系统内核包括底层物理层的都有操作系统的。再一个是安全,所以说安全是从整个的系统软件到软件,到应用,一直到组层的物理层都有一些相关的要求。

  这个我也简单说一下,说到硬件主要是硬件的核心,媒体处理,现在都是智能盒子都是带着CPU,包括GPU的基本的硬件,因为现在都是双向的盒子,包括支持总局三种宽带接入技术模块化的东西,还有未来光纤到户的,还有五类运营商直接到户的,通信模块,包括媒体处理,包括原来的标清,高清,包括转网,还有内射。软件层你更多的采用什么样的操作系统这些软件包括框架,包括组建,其实这个核心就是这个组建层,组建层里头囊括了所有的歌和智能终端的应用,包括智能电视的应用,包括支付的组建,包括家庭的组建,包括交付用户的。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详细说了,这个标准已经现在正式的征求意见稿了,到时候我可以发给大家,大家都可以看。

  刚才也提到了根据应用的不同,终端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标准里就力图说明一件事情,根据媒体应用它需要应用的软件不同,软件的组建不同,和硬件不同组合成不同的模块,这样就追寻一个原则,终端的模块是靠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组成的,软件模块是可以裁减的,这个就是增强型直播电视,现在咱们传统的电视可能就是前端运营商,然后用户解调之后,数字电视,通过给电视机,但是在多屏切换的时代,我们可能还有无线分发的视频,家庭利用WIFI或者是DIY可能给家庭第二屏,第三屏多屏的切换广播类的应用,这个时候涉及到无线的,包括无线的通信,包括有线分发的组件。这个图上也看得很清楚,要实现这样的组合会有各种各样的模块,硬件上有哪些模块,软件上有哪些协议,作为增强型直播电视业务的形态一定是这样的,有的运营商现在就说我就做一个网关,我就做一些网络的接入,包括无线的分发,包括我们多屏的数字,可能像电视业务功能是不需要的,这个可以根据各个运营商都可以配置,可以裁减的,软件的功能根据你的组建适应不同的形态,这个标准也是这么一个意思。

  项目做完我们给总局写了很多相关的,包括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建议书,包括技术的报告,最核心的就是行业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这个项目本身也是今年3月份科技司通过了评审。

  这个标准做完本身有几个方面的创新:第一,在我们规划院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仿真,国家到地市的业务环境,包括业务的平台到网络的环境,包括到宽带的环境,包括业务的实验性。

  这个是搭的实验室的样机,这个是为了做实验做验证用的,而这个本身里头内置是K2猫(音)的技术,这个模块本身也是可以切换的。

  从标准化的核心,作为制约广电发展这么多年可能最重要的是CA和EPG不一样,包括里面原来各种各样不一样的网络,包括机顶盒,在一个省,乃至一个省不同的地市都有不同的标准,通过这个标准我们希望软硬件分离,硬件就是硬件,软件就是软件,降低成本,降低快速产品的普及。

  在这个标准里很明确的提出总体架构家庭网关,现在作为家庭网关的功能,作为一个普通用户在享受运营商所提供业务的时候,它可能第一个是需要宽带接入,宽带接入希望把家里其他的设备接起来,包括移动的Pad,包括多媒体存储设备,我们运营商做的IT的聚合的业务,还有纯粹的互联网的视频业务,这些通过家庭网关都可以支持。

  多应用生态,融合终端,广电运营商我们的基础肯定是视频,我们这么多年专著于做视频,但是在融合终端架构里面我们也是突出了多应用的生态,包括对游戏,对其他APP的应用都是可以在开放的盒子的终端上去考虑。

  我们提了一下,这个就是云交互,这个云交互尤其是北京歌华,北京歌华里头现在发的盒子里已经可以做云交互的应用,实际上刚才在软件层面上有一个组建,人机交互的组建,大家用iPhone的话,包括对界面的导航,频道的搜索,频道的导航,这样一些应用,在这个标准里面可以明确的体现出来。

  融合终端几个重要意义,聂部长今年的一个讲话,咱们广电要做好四个转变,我们自己体会一下,这四个转变是什么呢?左边都是领导的讲话。

  因为广电原来更强调的是覆盖,覆盖之后怎么变成受众优势,我认为这个盒子你怎么满足市场跟用户多元化的需求。换言之你怎么通过融合终端这个盒子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当然刚才说了整个在这个链条上盒子只是一部分,盒子只是最终端的部分,前面还有网络,还有平台跟大家去做。第二种,数字化成果优势要向传播力优势,广电其实从数字化2004年到现在已经整整做了十年了,现在传播力,因为现在互联网新媒体对咱们广电的冲击力还是比较大的,智能化,万物互联,包括大数据,这些东西必须作为一个载体也好,作为一个入口也好,我们广电的终端在这里头是起着举轻若重的作用,我们在家庭内所有的这些电子设备,其实都是通过家庭终端,包括它的一些数据,包括它的一些信息,都是靠这个来实现影响力的,这就是一个平台,平台优势依托我们广电运营商融合终端的盒子,我们不仅仅基于视频的应用,像国家提出的智慧城市,包括远程的医疗,远程的教育,包括城市的监控,包括还有一些价值内无线的分发,应该说这个盒子本身通过这个盒子也可以体现我们平台的优势。再一个是安全管控方面的盒子,也是家庭内所有用户的消费信息也好,它的用户行为也好,包括将来大数据的收集,包括对安全的监控,这个盒子本身也是一个问题。

  融合终端本身也可以促进几个发展,一个是广电宽带的发展,前面已经体现出来了。作为宽带现在是用户,我自己也是一个个人用户,我觉得作为个人用户高宽带接入互联网是第一个需求,用户接入互联网能够进入宽带,这个可以促进他。

  第二,在全国来说将来的国网和地方网络公司整合肯定是在业务层面的整合,包括业务落地,我们认为是基于国网未来IDC也好,基于CPN这些也好,盒子的落地不仅仅是部署融合终端之后,可能各省的跨业务也可以到其他的地方去发展,包括国家业务的发展。

  促进网台联动,像湖南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把电视台的节目上插播一些直播的应用,直接互动,在这个标准里面也是做了相关的数据。

  融合终端,其实刚才说了很多,这个融合终端未来我觉得是我们广电运营商手里应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首先第一它是我们面向用户的入口。第二,我们现在说家庭网关,现在互联网已经提了智能的家庭网关,这个不仅仅是通信网关,将来的更多的智能终端就是家庭网关,我们不仅仅是要基于做视频的网关,刚才说了可能基于家庭内的多媒体的分发,多媒体的分享,包括未来家庭的远程的教育,远程的医疗,这个网关叫盒子也好,叫网关也好,他承担了很多的东西。包括未来我们如果在盒子本身上加上存储以后,咱们网络运营商又可以进一步延伸,家庭也可以作为我们网络分发的东西,这个盒子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最后说一下下一步工作,因为这个标准已经正式在征求意见了,很多运营商也是标准的起草单位,按照正常的标准征求意见。我们是在2014年11中旬发出的征求意见稿,总局是一个月的征求意见,应该在这个月的12月中旬应该是意见征求完成,报到广电总局的科技司,按照这个标准正常的审查程序,可能是这个月的月底或者是下个月的月初这个标准就发布了,发布了以后家庭网关,包括我们一体机,包括融合机顶盒的标准可能都会按照这个框架再往下推进,非常希望能跟在座的各位一块去推进后续的一些标准,因为后续还有标准的宣传推广,我们可能会在总局层面相关的运营商做一些相关标准的落地和一些应用的示范。我们可能和国网的合作,和国网开展一些相关的研究,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展开跟大家说,就跟大家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返回CBIT2014专题页面

【责任编辑: 温靖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