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金德鑫:融合电视业务创新

导语:金德鑫认为,开放融合是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开放应该拿出更开放的心态去打造一套前端的生态体系,针对终端应该放开终端的管控,把社会资源和渠道,包括终端渠道的优势利用起来,通过开放式的平台纳入更多的业务,更多的元素,更多的吸引力,来吸引消费者,吸引用户,留住用户。

 6月12日-13日,第三届“融合创新研讨会暨首届智能网关与数字家庭发展论坛”在广州市亚洲国际大酒店举行。本届会议,除与全国各地的广电同仁共同研讨的融合创新发展之路之外,还对智能网关技术与数字家庭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12日下午的“DVB+OTT系统、技术、终端的分论坛”上,深圳国微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金德鑫做了题为《融合电视业务创新》的演讲。金德鑫认为,开放融合是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开放应该拿出更开放的心态去打造一套前端的生态体系,针对终端应该放开终端的管控,把社会资源和渠道,包括终端渠道的优势利用起来,通过开放式的平台纳入更多的业务,更多的元素,更多的吸引力,来吸引消费者,吸引用户,留住用户。


图为:深圳国微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德鑫

  以下为演讲实录:

  感谢大家,我是来自国微的金德鑫。这里我跟大家分享的是融合电视业务创新。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推进,整个OTT的进程,包括未来DVB+OTT的业务的转型,我们也有思考,也必须进行新的行业的整合。

  这么多年以来,国微一直处于运营商和终端厂商的这么一个纽带和桥梁的工作,从这两年实际上大家谈的OTT的业务内容很多的,也有不同的东西,包括互联网的大颚,包括BAT,包括乐视、小米推出了大量的终端盒子,实际上在昨天工作组的会议中,贵州省网的田总也提过一些问题,就是针对运营商转型过程中,我们怎么样把OTT内容,互联网内容为我所用,包括广东省网的彭总也分享了什么样的用户是我的用户,我们应该怎么定义用户入口,这些可能是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简单的分享几个数据,针对2012年和2013年,实际上在OTT机顶盒出货的占比是非常迅猛的,从我们得到的数据来看,在2013年一年,基本上整个OTT机顶盒的出货量增加了10.4%,这个势头会越来越快,针对智能电视机搭载的OTT平台,整个终端的占有量包括增速是以几倍的速度在增长,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整个的智能电视机终端和传统电视机已经达到55%的一个比较大的数据。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怎么样去思考,实际上整个的OTT终端这种成为市场消费主流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了,对于我们来讲大家做怎样的准备,来帮助运营商度过难关,走过处于合资转型,处于网络转型,网络ID化的进程的演变。

  大家可能刚才戴总很多的观点我也比较赞成,广电目前碰到的问题,无论是体制,包括整个前端的碎片化,包括商业模型的失衡,也包括整个资源的利用率,开放性我认为是很重要的模式,针对整个终端多元化,因为大多数广电从机顶盒到高清机顶盒,高清互动机顶盒,包括现在的DVB+OTT机顶盒。

  实际上对于广电运营商来说,我觉得更多的应该学习一下移动运营商,发的盒子越多意味着瓶颈越多,包括戴总讲过的,我们必须要为原有的投放设备买单,同时广电也面对一个更核心的问题,在现有的技术体系架构下没有办法进行识错,所以这个时候是不是需要我们引入一些新的内容和元素,包括一些新的商业模式,来调整思路,走出一条新路。

  针对广电的资源,我整个简单的列了一下,宽带资源、高清直播资源、存量用户、推广渠道,这个推广渠道可能还包括公信力,这个可能是目前广电最具有的优势,事实上整个资源的匮乏,包括源于业务封闭模式的弊病,也限制了现有广电进行业务转型的发展。

  开放融合是我们面前现需要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开放我们认为应该拿出更开放的心态去打造一套前端的生态体系,那针对终端应该放开终端的管控,把社会资源和社会渠道,包括终端渠道的优势利用起来,通过开放式的平台纳入更多的业务,更多的元素,更多的吸引力,来吸引消费者,吸引用户,留住用户。

  国微的整个多媒体平台,包括融合电视平台,实际上基于几个角度来建立的,第一个整个国微的电视云系统,是基于广电的直播流,作为唯一入口,我们强调现有的广电要突出优势,必须建立起足够的吸引力,把用户导流到我们的主流面前来,大家可能也看到包括很多现在的OTT机顶盒和电视机,如果我使用传统的广电机顶盒,这个时候需要频繁的切入输入源,同时如果使用纯互联网端的内容,那也要大量的APP切换,实际上对用户体验和黏性是有一定的障碍性的,也很难留住用户的积极性。

   国微的整个融合电视系统所有的没有任何界面,所有的内容导入、云端的输入,智能的APP的推荐,全部是基于直播流建立起来,这样更方便有线电视运营商提高它的入口稳定性,同时我们的融合电视伴侣,支持4K以上的高清码流,然后兼容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安卓智能操作系统和智能终端,这个是目前整个系统的几个特点。

  另外的特点针对产品,可能是目前市面上最小的同时也是最便宜的终端体系,因为我们当时考虑得,像戴总说的,那广电发的终端越多,意味着越来的瓶颈越多,可能前端的系统越复杂,包括中间键等等,未来也会成为广电发展的瓶颈,所以说我们这块是希望打破这块的模式,在新的市场氛围中,我们通过兼容更多的,就是未来不会因为设备导致瓶颈,我们把解码更多升级,交给用户,交给终端厂商去解决。

  整个融合电视的架构是基于以下几个模式,融合电视实际上可能之前在CCPN大家有过一些了解,实际上现在我们也是正式推出。

  整个融合电视系统实际上是基于几类:

  第一个针对直播流的用户推荐,包括OTT内容的检索,智能EPG,包括内容的横向推送,用户行为的本地化分析,实际上我们把更多的内容和植入和功能放在云端,这样的话也给广电针对内容和节目推广、视错提供机会,同时也对收集用户行为分析和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针对整个产业链,我们更多现在讨论的是商业模式问题,实际上刚才我也提过一个商业模式,大家怎么面对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广电运营商,基本的商业模式大部分是围绕着广电运营商发盒子,无论是套餐还是机顶盒来吸引用户,但实际上现在的在OTT市场环境下,可能这个模式应该逐渐的调整或者是包括打破,我们提出来是由国微来整合CA的云端平台对接,对于运营商,然后联合终端厂商直达最终用户,把原来广电单一的发展用户,交给社会渠道和终端厂商联合一起,借用市场资源和渠道来拓宽广电的市场资源。

  针对这个广告系统,我们也重新为广电打造了全OTT的EPG系统,OTT的内容提供商可能针对用户来讲提供OTT的点播服务,包括直播、点播,广电自有的VOD直播收视费,包括宽带。

  国微通过整个渠道来帮助广电打造一套完全的生产和销售体系。

  针对广电的商业模式,我们分了几块,第一个是OTT资源的导入,CA平台对接和云平台部署,这是国微要提供给广电运营商的,这里我们强调一个唯一入口性,就是说我们强调基于广电内网和外网的结合,在广电发展网络IP化的进程过程中,这需要一个相对的时间结点,在这段时间里面,是不是第三方的IP网络可以为我所用,把用户的入口和关注焦点留在我的平台上,所以说我们的整个系统是支持内网外网的交互模式和DVB模式。

  通过下图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整个的相对核心比较简单,所有的外网内网整个外乎的缴费和商业核心,包括全广告平台是在广电运营商这里。

  这里可能在之前已经有过案例,像去年和今年贵州省网双向互动机顶盒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到40多万的用户,这些用户实际上也是把互联网端的OTT内容,纳入到广电的新的平台里面,这个时候抛开传统的壁垒,我不光要发展内网,同时我也借助外网的力量来吸引收纳用户,来增加我内网的公信力,包括推进的价值链。

  针对以上模式,实际上广电针对终端部署实际上并没有终端的付费,所有的终端我想每个人买了手机,不可能手机有问题会找电信运营商,他首先找到品牌厂商,终端目前来讲整个有线的机顶盒,不管是盒子的问题还是信号的问题,肯定是先找到广电运营商,这也是可能当下所碰到的一个核心问题,同时瓶颈问题包括投入问题,那刚刚戴总也讨论说,广电的巨额投入,大量的是投终端上面的,这些代价其实完全可以用于投入到宽带网络接收里,所以说我们也希望能帮运营商减轻负担,减少投入,把主要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IP网络建设。这样我们联合渠道终端厂商,包括内容提供商来给广电打造一套新的生态体系。

  第二点,整个广电新增业务无需平台建设,我们可以承诺我们整个云端平台可以全部开放给广电,进行无缝的云端建设,同时针对智能OTT的推送,包括未来的广电的新业务平台植入,我们都是持免费开放态度的。

  第三点,广电用户拓展无须额外的渠道投入,针对我们的联合伙伴,我们现在已经跟,这么多年来的积累,从TCL、海信、海尔、LG、三星、索尼包括其他的终端厂商,包括合资端厂商,跟我们有几十家的长期战略合作,这一块可以渠道完全开放给运营商使用,针对淘宝、天猫、京东线上的这些,我们也可以基于我们的系统,帮运营商建立网络营业厅,这些渠道资源会极大的拓宽运营商的市场覆盖资源和市场推动力。

  第四点,广电运营商直播基本收视费的收益提升,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前期的广电系统维护费、上门安装费,终端的覆盖费用,实际上占了大量的基本的收视费,很多广电可能基本收视费还占收入来源的90%以上,这个时候通过终端让给终端厂商自由销售,来减少整个硬件成本投入负担,提高整个的基本收视费的收入。

  广电运营商的广告收益,因为原来的广告收益只来源于EPG广告,我们更多的引入,如果我们的新的模式还有另外的分成,有OTT内容提供商的广告分成,包括未来的共建生态体系、游戏这一类的广告和运营分成。

  广电的运营商视频点播收益提升,大家可能都知道,大部分的有线内建VOD,片源或者内容相对陈旧,片源比较少,现有的VOD和点播收益并不是那么高,大家可能也都了解,整体上来讲整个RP值贡献是下降的,包括目前来讲,IPTV和互联网机顶盒竞争都导致广电整体的RP值下滑,这一块通过无缝的引入OTT的内容,也会增加广电运营商的视频点播。

  另外一块,在广电发展宽带网络,还有另外一个瓶颈,就是带宽和网络结算的费用,我想可能在座的运营商,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机制,我们这里面也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这里我就不做详细阐述,如果有兴趣的大家在旁边去看。

  整个广电运营商宽带建设,实际上我们希望能呈现一个良性和加速的过程,那形成运营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这也是我们想主张打造一套新的生态体系的原因,整个我们是希望广电运营商的业务运营成本降低。

  第二,渠道拓展和收益提升,累积足够的资金用于宽带建设,网络业务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业务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业务运营收益进一步提升,累积资金进行持续的基础网络宽带建设,我认为这个是可能我们广电所要面临的最终的发展之路。

  以上平台业务可以全部纳入运营商的管控,彻底实现安全无忧,这也是我们的平台所希望的,国微基于自有芯片的融合电视伴侣产品,包括我们的云端,可以给运营商提供基于跨平台、跨服务和OTT混合内容的CA健全,这个是可能目前业界我们是最先推出,也在部分欧洲和国内的运营商已经进行试用,这个是希望解决运营商最担心的OTT内容兼管和纳入管理的问题。

  感谢各位,我的演讲就是这样,需要交流的可以看演示的到隔壁的电视机上看。

 【返回DOF2014专题页面】

【责任编辑: 徐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