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肖红江:NGB融合终端标准制定情况及展望

导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院实验室主任肖红江指出,无论具体怎么操作,标准不应该是束缚产业、而应该是引导鼓励产业创新和发展,同时,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智能化家庭网关的想象空间。

  6月12日-13日,第三届“融合创新研讨会暨首届智能网关与数字家庭发展论坛”在广州市亚洲国际大酒店举行。本届会议,除与全国各地的广电同仁共同研讨的融合创新发展之路之外,还对智能网关技术与数字家庭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12日下午的“DVB+OTT系统、技术、终端的分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院实验室主任肖红江做了题为《NGB融合终端标准制定情况及展望》的演讲。肖红江指出,无论具体怎么操作,标准不应该是束缚产业、而应该是引导鼓励产业创新和发展,同时,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智能化家庭网关的想象空间。


图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院实验室主任肖红江

  以下为演讲实录:

  感谢主持人的介绍,我是总局规划院的,我们院也是全国广电标委会的隶属单位,所以今天跟大家带来的关于NGB的融合终端标准制订的相关情况以及一些动态。我主要讲四个方面内容,首先是介绍我们NGB终端标准研究立项的背景,然后是关于标准建议书概况,之后会介绍我们回顾标准制订过程中的一些考虑到底是怎么样的,最后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终端的未来到底有哪些想象的空间。

  现在的大背景就是我们知道在政策的驱动,市场的需求发展之下,广播网和互联网产生了一种融合,这种融合也是大家的共识,在这个融合的情况之下就催生出了DVB+OTT这样的模式,而这个模式是当前我们发现的可以看到的最接地气的模式了,这种模式我们认为它是广电的重大机遇,在其中蕴含了重大的商业价值,我们面对这个机遇,我们怎么抓住它,我们认为融合终端是广电抓住这个机遇的重要手段,我想原因至少有三点。

  第一点,DVB+OTT的模式落地必须要有一个载体,终端是最靠近用户的设备,终端的这种属性就确保了它是天然的我们可以选择的最佳的切入点。

  第二点,终端是用户获取业务和信息的硬件级的入口,我们广电在战略上一定要重视这个入口,应该要尽力抢占这个入口。

  第三点,从标准的角度来看,我们行业需要终端标准来引导整个产业的发展。

  因此在这背景之下,广电总局委托规划院开展关于研究融合终端相关的研究,包括需求分析、关键技术,还有标准化相关的工作。

  我们来看下标准建议书的概况。

  我们做这个融合终端的标准化,遇到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发现现在的终端形态非常多变,应用场景也是千变万化的,如果想在一个标准中把所有的终端罗列出来或者标准化的话,是一个非常非常困难的问题,我们面对这个问题做了三步考虑。

  第一步,把融合终端的核心诉求抽象、梳理出来,包括让它支持DVB和OTT,以及支持DVB+OTT之间的深度关联互动,要支持多屏互动,要支持运营商的跨域运行,都把它作为核心诉求给抽取出来。基于这些需求,我们再来确立我们整个融合终端的技术架构,在这个架构的确立过程中,我们遵循开放化、模块化、组建化、集成化的理念,最后我们才来制定出个性化的原则,通过这些原则来指导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端产品的研发,包括融合机顶盒、家庭网关、OTT合资以及电视棒等等。

  基于上述的研究思路之后,我们对NGB的融合终端标准就有比较清晰的定位,就要对NGB融合终端的总体架构、模块、配制以及相关技术指标提出相关的要求,我们整个标准如果说要从架构来看,可以包含了4个层面,分别是硬件层、系统软件层、应用层还有安全层。

  对于硬件层来说,现在终端的变化是非常快的,如果说我们要对它的性能或者架构配制做要求,我想是不太现实,我们做这个标准的时候还是从功能的模块层面去定义它,对它涉及的配制、能力、接口做一些相关建议。

  对系统软件层来说,这块非常重要,它可以说是整个终端的核心,我们在标准的建议中并没有规定系统软件一定采用什么操作系统,但是我们有一个推荐,推荐它用总局的自主创新的系统。

  第三个层次就是应用层,应用层就是负责承载各种各样的个性化、多样化的业务,主要分两种应用,一个是本地的应用,另外一个是基于外部APP的应用。

  第四个是安全层,这块是广电非常关注的层次,在我们的标准当中我们自底而上的对各个层次提出了一些要求和建议。

  我们再看一些细节,左边的图是硬件层的架构,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模块,我们不管这些模块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把它的功能进行归类,分成四个功能。

  第一类是运算存储类,包括我们平常见到的CPU、GPU等等。第二类是广电非常在意的媒体处理类,是负责处理音视频解码转码等等的东西。第三是通信类,通过它面对的对象不一样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运营商侧的,主要是连接和处理广播网和互联网相关的接口和模块。另外一个是面对用户端的,是针对Wifi的接口和协议,还有蓝牙、宏等等。第四大应用就是应用类接口,可以是拓展的也可以是裁减过的,在我们的标准当中也列出来了,包括了Hdmi、USB、SD卡等等。

  我们的标准做了什么工作,主要把这些功能模块界定清楚,另外就是把功能模块满足的最低要求定义出来。

  接下来我们看终端的软件架构,主要是由系统软件层和应用层构成的,系统软件层是左边的图的下面三层,我们从下往上看,内核层主要负责的是跟底层硬件打交道,集成的是基层硬件的驱动,主要支持底层硬件运行的机制。

  再往上面看是能力组件层,我们在标准建议书当中,定义了十多个能力组件,这些组件主要作用就是把操作系统底层的API封装起来,封装成我们所需要的或者常用的功能模块,这些能力组件层的功能模块实际上基本上是遵循TOS那块定义出来的,如果说硬要把它跟安卓的功能相比,主要是在安卓的功能基础上,增加了对数字电视的业务的支持和优化。

  再往上看是运行环境层,我们特别强调了一定要支持两种引擎,第一个是Web引擎,通过这个引擎支持HTML、XML、JavaScript等等,甚至要求它要支持Html5和Css3的标签,另外的引擎是本地的引擎,我们要求支持Java应用,甚至扩展支持NGB-J扩展应用。

  我们刚才谈到了能力组件,也谈到了我们的运行环境,它其中会涉及到一些内容格式的要求,也会涉及到协议的要求,对于内容格式的要求,我们在标准当中主要是对图片的格式,然后视频编码、音频编码、封装格式,流模式,支付编码、应用文件类型还有文本格式等等都做了详细的定义,相当于对这个终端提出了一些要求,对于协议和性能要求这块来说,因为我们做的是融合终端的标准,所以必然会涉及到广播类的协议要支持什么,你宽带类的协议支持什么,家庭互联的协议支持什么,最重要的是你要使DVB和OTT产生关联,那么我们一定会对它们关联所用到的应用性能的要求提出需求,那么我们的标准当中对这块也是有详细的要求的。

  我们再来看终端的安全层,实际上涉及到五个层面,分别是软件系统、传输、业务内容和应用安全和终端管理。

  我们对软件系统主要是要求终端要保障整机软件版本的安全,防止非授权应用的安装,并且这种安全是可以通过绑定底层的芯片实现的。

  第二个对于传输安全常见的是要支持TLS、SSL安全传输协议,也要支持DES、TDES等等的一些加密算法。

  对于业务内容安全来说,如果说我们是针对的是广播电视的传输的业务,它一定要有CA的功能,如果没有CA也要有等效的方式支持这块,比如说要采用DRM的方式来支持,对于IP传输和IP分发来说是要求它做DRM的保护。

  第四就是对于应用的安全,应用的安全从两个层次来说,第一个应用必须默认通过广电运营商APP渠道下载,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来源的认证,进行完整性的认证,另外一个就是运营商必须对应用做到可管可控,如果应用是安装在用户的客户端上,那么运营商是有权利通过下发一些信令来控制你的应用的运营的。

  第五对终端的管理,这块是强制要求终端必须经过广电运营商的认证才能接入广电的网络的,还有要求终端管理必须支持TR069的协议,或者不用TR069用SPNS也可以的。

  我们知道终端确实是非常个性化,非常多的,在我们之前定义的那么多架构、硬件的模块、软件的组件之后,我们现在来看如何针对业务和应用场景的不同,来组装出我们需要的个性化的终端模块,主要有4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终端模块是硬件模块和软件组件有机的组成的,我们通过软件的组件以及操作系统来控制底层的硬件的运行的行为,控制它的一些协议。

  第二点,终端模块本身以及内部所含的子功能是可以扩充或者裁剪的,通过这种方式来给予它一些开放性,灵活运用的余地。

  第三点,终端模块的规划必须由业务需求来决定,你有什么样的需求我才给出什么样的终端模块,业务需求的叠加通过这种方式再来决定我们终端模块的功能的叠加。

  这张图给的是一个关于增强型直播电视业务终端的例子,这个终端主要实现的功能就是说同时解码几路的直播电视信号,然后把这些信号转发给家庭其他的终端,我们基于这种功能的要求,就可以设计出如左图展示的终端,其中包含的各种各样的终端模块,而这些模块又是之前定义的硬件模块和软件组件共同组成来实现的,我们通过操作系统来控制这些模块和组件,并且让它遵循我们预定的业务逻辑,预定的协议运行的话,它就能实现我们相应的功能,具体这些东西标准上是有的,我也不详细说了,主要是给大家一个印象。

  在我们大家建立了对这个标准的大概性的认知之后,我现在回顾一下我们标准制订当中的一些考虑。

  我们知道标准往往在制订过程中,它都是一个不断权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一个两难问题的妥协和处理,如果我们不定这个标准的话,市场上通常会出现一个混乱的场面,就是各说各话,但是如果这个定的太死的话,反过来又会扼杀这个市场的创新,这个领域的玩家就会非常小众,这是一个问题,同样的我们还会遇到其他问题,就说我们这个标准到底是强调全面的自主创新,还是我们来做一些集成性的创新,或者我们把技术体系做的封闭一点,还是让它更加开放,这些东西都是两难的权衡的过程。

  但是我们认为不管在标准的制订过程当中,不管怎么操作,我们一定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标准不应该是束缚产业发展的,而应该是引导产业创新和发展的,所以基于以上的原则或者说理念,我们对于融合终端的标准化交出了一个答卷,就是我刚才介绍的东西。

  在这个答卷当中我有几点想和大家分享的,或者想强调给大家听的。

  第一点,我们在标准的制订过程当中,非常强调集成创新这个理念,我们从左边的图可以看到,我们整个标准的谱系图,并没有重新制订一套比较复杂的协议,而是尽可能的采用成熟标准或者规范,比如说我们采用了NGB中间键应用信令的模块,采用了TLOS定义的一些组件,把DVB什么W3C、CA、RETFRFC、DLNA等东西给集成进来,我们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终端的东西变化特别快,和底层的通讯协议还不一样,如果非要自己重启一个炉灶,开发一套终端相关的协议和东西的话,这个拖的时间会非常长,而且如果把新的东西做标准化,也会推迟这个研究的进程,如果说等到我们这个标准还没做完,但是这个东西可能已经落后了,所以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觉得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所以我们特别强调要集成化创新,对于终端这个事情来说,当然我们也不是说要反对自主创新。

  第二点,我们在标准制订的过程当中,自始至终的都强调技术体系的开放,我们不希望做成封闭的技术体系。

  这个开放性就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我们在终端的顶层架构的设计以上,是允许这些开发者来做裁减和扩充的,无论硬件模块、软件组件还是标准模块都是可以裁减扩充的,这样就给开发者赋予更多的灵活性。

  第二点我们通过智能操作系统的方式来保障上层应用或者业务的开发的多样化,保障它能够迅速的开发,迅速的部署,这点是传统的中间键没办法办到的。

  第三点,我们在标准中特别强调了DVB和OTT深度关联的观念,尽管之前定义那么复杂的总体架构,其中有那么多的模块,但是如果我们的终端只是简单的为了承载DVB和OTT的融合业务的话,实际上内在的逻辑是非常简单和清晰的,举例来说只要把IP信号和DVB信号收集进来,通过业务关联器做一个关联,然后送到运行环境进行处理就可以了,这是非常简单的逻辑。

  而在这个业务逻辑当中,业务关联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对于这个业务关联器,我们在标准当中推荐的是采用NGB中间键定义的应用信令的组件模块来实现这个深度的关联,这个模块实际上是和欧洲制订的HBBTV的标准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关联的技术并不是唯一的,我们不能说这种标准只能用这一种关联技术,所以也给后续的扩展预留了很多接口。另一个层面就是说,这个业务关联器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这么强调它,也是为了把直播界面作为用户获取其他互联网信息应用服务的第一界面来看待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关联业务的创新。

  第四点,我们在标准制订的过程当中,特别强调了我们这个融合终端一定要集成智能家庭网关的功能,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从标准的高度或者层次,帮业界树立起家庭信息入口的战略,因为我们知道现在PC端和手机端的入口,实际上基本上被互联网占据了,基本上是他们得天下,但是在电视端以及家庭网络入口端还没有定数,尽管互联网企业已经通过智能路由器的方式开始抢占这块的入口了,但是对于我们广电来说,我们如果要守住家庭入口的阵地的话,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网关做这件事情,或者说我们必须要有集成网关功能的融合终端来做这块的事情。

  我们的网关还是原来的数字家庭网关吗,我想可能还应该更深一个层次,提升一个层次,这个网关一定要是智能化的,因为只有智能化才能玩出更多的花样,简单的数字网关玩不出太多花样的,那么我们认为搭载智能操作系统的网关,将会成为未来网关的默认配制。

  在这里我还想提一点,对于无线路由这块,无线分发采用什么技术,关于802.11ac这个协议,有些朋友说不会把这个协议集成进去,有些说一定要集成汲取,我们的想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一定要集成进去,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之前的11n并不足以支撑家庭里的高码率的告清之间的视频的传递,因为有很多的衰号之类的会降低码率的。

  第二点,我们发现现在互联网推的智能路由器实际上已经把11ac的协议做成了一个标配,我们这个标准是NGB的融合终端的标准,所以说不能缺位,既然是NGB。

  第三点,我们在标准的制订过程当中,特别强调了我们这个终端一定要集成电子支付的功能,这块对于广电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说我们广电要想打造以电视为中心的电子商务的系统,还要形成这么一种闭环的系统,电子支付这块一定不能少,这个道理就和微信和微信支付,然后淘宝加支付宝成对出现的道理一样的,必须要有这么一个底层支付的基石来支撑上面业务的发展。

  第四点,我们发现现在互联网金融非常火,其实我们广电也可以打造自己的电视金融的生态,我们可以想互联网金融面对的用户对象实际上是年轻人,或者中青年人,但是电视所面对的对象有很大一块是老年人,老年人可能玩互联网玩不太转,但是愿意用电视,而且老年人一生当中也有积蓄,他也有很强的理财的保值增值需求,他们特别希望找到一款低风险的傻瓜式的理财产品,我在想我们广电是不是可以基于电视终端打造一款类似余额宝的傻瓜式的产品呢,我想推出这些东西老年人比较喜欢的,要办到这点还是离不开我刚才说的电子支付的功能。

  第五点,我想强调的是,基于这个智能终端或者融合终端的的机顶盒,它对支付的安全性是天然有保障的,因为这个不能挪动的放在家里的机顶盒,实际上和U盾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天生适合拿来做电子支付的载体。

  既然我们前面谈到终端的标准是开放的,我们来看看这个开放的标准能给我们终端带来什么样的想象空间,我们的融合终端不再仅仅是通信网关了,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融合终端已经搭载了智能的操作系统,从这个角度说,它已经逐渐的演变成了智能的家庭网关,这个智能家庭网关不仅仅说智能做多屏分发、多屏镜像,还有跨屏操控这些操作,它还可以有非常多的新的玩法,比如在智能的家庭网关上面装一些客户端,比如装迅雷的APP,只要智能家庭网关开着的话,就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我想看的东西下载下来,我从外面回家就可以直接看了,甚至我们更疯狂一点,我们在家庭网关当中部署一些服务端的业务和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开启我们智能家庭网关商业化运营的步伐。

  第二点,我们的融合终端不仅仅适用于家庭娱乐的场景,因为之前广电谈终端,更多的谈怎么做视频分发,怎么搞娱乐,但是在未来我们的终端不仅仅只能用这些产品,对于家庭用户来说,有一个场景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智能家庭的场景,现在手机也这么厉害,可以上4G、3G,我们可以在外面可以通过手机APP和放在家里的智能网关来通讯,通过我们这样的网关对家庭的其他其他终端进行控制。

  而且我们想的更开放一点,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更多的好玩的模式,让这个终端能够赚钱呢,我想还是有机会的,或者说有潜力的。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的网关,智能路由器放在家里经常是开着的,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是全负荷运营的,它一定会空闲出空余的带宽,用户可以选择将这些空闲的带宽租借给别的用户,或者租界给SP,SP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它提供业务对出口带宽的压力,同时来提升它的服务质量。既然说用户对SP有帮助,那么SP就应该对用户租界带宽进行付费,通过这种方式赋予了我们放在家里不动的智能型家庭网关赚的能力。

  对于实体商户来说,同样也可以有一些新的玩法,我们是不是可以赋予我们网关型的融合终端有一些营销的功能,这一点我相信在未来一年之内会蓬勃的发展起来。设想一种场景,我们来到了麦当劳,它提供了免费的Wifi接入,用户接入进去之后,既然是免费接入的,它可以选择性的给你推销一些广告,这是广告的价值,另外就是你既然要登陆进去的话,它可以收集你的手机号,它还会记录你的一些浏览的信息,它把这些东西存下来之后,它就可以挖掘用户行为里面的价值,所以这是营销的玩法。

  第三点,我们认为未来它也不仅仅是终端的独角戏,终端一定会和云端、管道互相联动起来,只有联动了之后才能玩出更多的新花样,比如云存储这块,用户终端上存储的照片、视频、信息等等都可以在云端存储,而且多个终端信息同步也可以通过云端下载这些东西实现同步的功能,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小米的手机已经这么做了,广电可能做的稍微少一点这块。

  再比如大数据分析这块,用户端的终端实际上可以把用户的设备、配制、行为等信息也上报给云端,云端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创造出新的业务,最常见的精准广告投放的业务,这块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第三个例子,我们这个终端也可以作为一个CDN的延伸,假如说我们这个终端挂载了一个TB级别的硬盘,它实际上就是化身成为一个最靠近用户边缘的存储,它这种特质有利于它做P2P加速器,既然能够做P2P加速器,实际上能够提升SP的服务质量的,所以这个用处也是非常大的,这是终端和管道的玩法。

  最后就是我在提一下我们的实验室,叫NGB技术应用实验室,它是广电总局2013年3月授牌的按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也是规划院和思科共同投资建设的,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个打算,我们想把我们实验室的部分实验开放出来,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关注我们的动向,合作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谢谢大家。

 【返回DOF2014专题页面】

【责任编辑: 徐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