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混沌之局,何以破之?

——ICTC中外专家论坛评述

导语:FTTH将逐步进行,在此情况下美国DOCSIS阵营相关厂商如何应对?如何确保运营商长期利益?外方专家对此的问题是:光在接入网的渗透会越来越深,DOCSIS阵营会关注FTTx的平移路径;但DOCSIS阵营认为光不是唯一的方案,无线也是另外的一个重要选择。

  缺乏行业根基的悲哀

  在ICTC第二天的中外专家(NGB)论坛上,有广电运营商代表向代表DOCSIS阵营的外方专家提出这样的问题:“FTTH将逐步进行,在此情况下美国DOCSIS阵营相关厂商如何应对?如何确保运营商长期利益?”外方专家对此的问题是:光在接入网的渗透会越来越深,DOCSIS阵营会关注FTTx的平移路径;但DOCSIS阵营认为光不是唯一的方案,无线也是另外的一个重要选择。如果不是因为同传翻译准确性原因的话,这个回答充分证明:一个来自大洋彼岸高鼻子的家伙是无法理解中国本土消费者的消费环境,更无法理解本土运营商的需求。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特别是城市人口日益集中的国家,怎么可能将无线的方式作为重要的接入覆盖手段,这怎么可能满足可靠性和接入容量的需求?更重要的,这怎么能够保证有线运营商的长久利益?或许,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的Comcast可以拿到Wimax的运营牌照与有线捆绑,而我国的有线运营商只能望洋兴叹。

  事实上,在这个ICTC会议上,当本土的ICTC会议第一天的主题报告会上,来自大彼岸的拉莫斯先生作为第一个发言者,当中外专家(NGB)论坛上外方专家被众星捧月似的被“围观”,当如此众多的本土广电运营商与设备商要需要以此种心态关注外方的技术标准和设备商时,这一事实本身就已经是行业的悲哀。一个发展了多年、并且一向号称重视安全、重视可管可控的特色行业,却受制于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技术标准,并不得不求之于外,陷于此种境地,缺乏行业根基实属一种的悲哀!歌华有线总工何拥军坦承,很长的时间内CM的供货商基本上只有摩托罗拉、Arris、思科三家,只要一家不来就凑不够招标至少三家的要求。

  在ICTC展会第二天的“双向改造”专题论坛上,来自中广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的姚永老师在详细的实际调查数据基础上,从技术、经济和运维角度对各种双向网络改造技术做了深入的阐述,并以中立态度表示:没有最好的而技术,只有最适合的技术,只要在实践中认真踏实地不断改善,所有的技术都可能取得成功。但论坛上也有忽视各地基础网络现状完全执着于DOCSIS标准的观点,难免有狭隘之嫌!

  而在另一方面的电信领域,以华为和中兴为代表本土设备商不仅在中国市场把北电、朗讯、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打得丢盔弃甲、落花流水,而且从中东、非洲这些国家边缘市场逐渐走向欧美等国际核心市场,与爱立信等巨头一较长短。而广电行业的设备商从电视台到网络运营商,整个产业链还对国外设备的依赖程度还很高,而本土的广电设备商则大都偏居一隅,在一些小市场进行低水平的圈地和PK游戏;而运营商则如无头苍蝇,朝令夕改,往返奔突,乐此不彼!

  一个行业的悲哀莫过于此!

  不过,在另一方面,笔者在此也对华为在ICTC的态度表示质疑。华为的技术专家代表在专家论坛上言必称Comcast,兴之所至每一句话都要带一句洋文,一副洋墨水十足的传教士派头,实在让人实在敬而远之!在此,出于对华为和对民族自主研发机构的尊敬,笔者认为有必要提醒华为:中国的市场行情从来就不可等同于美国市场,华为要进入中国广电市场,那做的是中国的生意,面对的是中国的客户,没有必要拿美国的案例修饰自己!

  大厦将倾,计将何出?

  在最后一天的网络双向改造会议上,中广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专家姚永介绍了EOC方案目前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同时也陈述了自身的观点和建议。姚老师的报告没有华丽炫目的修饰,但非常系统而详细,其调研内容也是这个行业非常非常必须。姚老师的建议也是在大量的事实基础上给出的中肯而可行的建议。在姚老师铿锵有力、慷慨激昂的语调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的是姚老师对广电行业的热爱与责任感,是姚老师敢于作为的勇猛之心!

  决定一个行业根本进步与成长的,除了宏观的体制因素外外,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因素。只有行业从上到下存在一大批有理想、敢作为的人才,这个行业才可能获得持续的进步!

  如果以战争作比喻,一个产业/行业就像一个战场,政策制定者是统帅,行业政策就是战场的兵法,兵法正确与得当与否直接决定战场成败与否。兵法是统帅制定的,但最终要由每个士兵和基层团队来执行和完成。政策制定者、基层单位和从业者只有统一在一些相对稳定的体制和统一的行业发展蓝图下,以用户需求为满足对象,行业才有动力和生命力。
 
  但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广电行业就一直处在制播分离与否、台网分离与否这样一个分分合合的起伏之中,在这一进程中原本在四级办体制下就处于“八”分“九”裂局面的广电行业,各地的电视台和网络运营商就处于长期的不稳定局面,从未有一个长期可信的行业发展蓝图。事实上,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必然的趋势,但广电行业的政策制定者貌似从来没有将自身纳入社会信息化发展范畴。

  而今广电行业突然面临“被”三网融合的境地时,相关的政策监管者是否真正认真地思考行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蓝图?或者,进一步而言,这个行业是否有真正的智囊机构?

  尤其是在全局性的战略推进中,政策制定者除了抛出一个框架性的NGB描述和犹抱琵琶的全国性网络公司计划之外,在技术标准推进、战略供应商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方面,是否有一些真正行之有效的措施?

  希望仍在:自下而上的行业蓝图

  所幸的是,以天威、歌华、江苏有线为代表的部分有线运营商,已经跳出传统的技术和覆盖思路,开始走向业务运营思路。在中外专家(NGB)论坛上,这些有线运营商在NGB问题上,更多地是站在业务规划角度,特别是从视频融合角度考虑基础网络、业务平台与支撑系统的建设,其目标集中资源,把能力独立出来支持业务与产品。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部分有觉悟的有线运营商都抛弃了华而不实的概念,而是注重终端用户服务与体验;也就是说,这些有线公司开始回归“运营商”这一角色本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天威甚至突破网络运营商这一定位,天威旗下的天华世纪传媒专注于内容特别是高清引进与制作,并将与互联网内容的对接也考虑进来。对上述举措,天威总工徐江山直言是出于战略决策的需要。显然,该战略完全就是数字媒体运营的思路;这也与侯自强在中外专家(NGB)论坛上对有线网络公司未来的定位完全匹配。

  除了深圳天威之外,笔者之前在与歌华有线副总罗小布就电视购物的交流中,从其“四路并进”的电视购物业务发展策略,也透露出不少全媒体运营的意味。或许,正是这些有线运营商自发的、由下而上的战略突破,能够为广电有线企业的其他同仁描绘出未来的行业蓝图;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路红梅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