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CNCS2010:杨崑“IPTV与互联网电视商业模式”

导语:8月24日~25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中广互联承办的第二届“三网融合中国峰会”(简称CNCS)在京召开,以下为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所做的主题为“IPTV与互联网电视商业模式探析”的演讲实录。

  8月24日~25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中广互联承办的第二届“三网融合中国峰会”(简称CNCS)在京召开,以下为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所做的主题为“IPTV与互联网电视商业模式探析”的演讲实录。

                 
                                                    图为:杨崑秘书长在CNCS2010上做演讲

  杨崑:我抓紧时间,不耽误大家中午的休息。今天首先感谢中广互联给我们这么好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里首先祝诸位来宾中午好。

  我跟大家探讨一个话题,这个话题我原来并没有过多关注,但是在一个月前的一个会议上,很多人都在讲互联网和IPTV的竞争关系,我才发现大家把这两个业务做一个对立的关系在讨论。所以说我觉得既然大家这么关注,我也凑凑热闹跟大家探讨一下IPTV与互联网电视商业模式发展是什么样的一个关系。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的观点,现在固网视频的四架马车的模式基本上已经成形了。三网融合媒体上关注比较多的是IPTV和数字电视的宽带上网,但是大家实际上去看三网融合的试点方案,他要做的事情远远比这两个要多。这里我也把三网融合试点当中涉及到的业务,现在的情况做一个介绍。无论我们谁去做,我们大家首先要开展的是在这些传统业务里面实现双向进入。

  第一个是宽带进入。我相信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也就是接近两亿这个数值应该说是在一到两年内可以完成的任务,这是一个明显的增长点。IPTV和互联网视频业务应该说是发展已经四五年的时间了,目前应该说关注的人不少,电信运营商对它给予的投入也很大,但是情况怎么样?我们现在还不好下定义。从固网运营业务和移动业务来看,固网运营业务显然已经下线了。很多业界人士现在没有过多关注固网运营业务。移动业务大家认为还是很有前景的一个业务。但大家注意,移动业务的环比增长率已经是负值了,意味着中国的移动运营业务在一两年内会进入绝对的负增长。这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在电信网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业务,今后的经营者不见得是电信运营商。

  另外一个,看看广电,传统业务现在的情况。单向广电电视业务依然是广电的基础业务。他当时提出来付费业务,150个付费频道在全国出现了。由于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的原因,发展得并不顺利,这条路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出口,而第二个,就是说现在大家提得比较多,交互电视,是所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都非常关注的一个方面。而另外一个,现在广电行业提得比较多的就是基于Cable的技术。这说明至少宽带接入是我们大家可以共同认可的一个增长点。而无线业务,现在解决不了业务丰富性的问题,单向造成业务丰富性不足,我现在没有看到它一个明确增长的资料。

  所以综合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双向进入涉及到的业务市场,实际上有两点是最突出的,一个是宽带,一个是视频播放。这两个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双向行业现阶段最关注的业务。其他的像手机电视今后可能会成为热点,起码现在不是大家最关注的。固网视频之所以能成为今天三网融合媒体关注最多的点是有其根本原因的,也就是它本身的发展前景。而固网视频现在有几种类型,一个是IPTV,IPTV是争议比较多的一个业务,从国外来看,国外基本上已经走过了三网融合的政策磨合阶段,所以其IPTV发展政策阻碍基本上没有。全球现在是3630万IPTV用户。用户渗透率是4.7%,在传统有线业务的占比,最高的是法国,以后达到传统有线电视业务的37.5%,在德国,美国这些传统有线电视比较发达的地区,占比比较低,一般就是5-6%,韩国比较高,是百分之十几。IPTV已经成了整个香港电视业务的服务主流。整体来说IPTV在国际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但是在总体规模上比传统有线电视的业务还有一定的差距。西欧、北美、亚太部分地区是发展比较快的。但是中国大陆IPTV由于生存环境比较恶劣,所以到现在为止,依然无法确定未来发展空间和速度到底有多大。但是,如果从国际上来看,IPTV是有它一定的生存空间的。

  第二种固网视频就是我们中国早出现的三网融合的形式,就是互联网视频,这个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从现在全球宽带覆盖来说,基于非HTTP这种服务方式几乎占据了整个流量的60%左右。这是全球的情况,美国可能情况更高,中东一些地方现在发展非常快,视频业务已经成为拉动互联网业务的主要力量。但是我们国家互联网业务就我个人的观点,整个国家的互联网视频业务,实际上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原因是什么?在前几年互联网视频之所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因为它打了一个很大的空隙期。但是现在中国互联网没有龙头企业,所以生存空间遭到严重的挤压。互联网视频未来如何发展,我个人认为除非换新的形式,否则我对现在的形式不是很看好。而且中国现在宽带网络的情况实际上也不支持高质量的互联网视频的开展,但是这个时代逐步改善,大家看到了最近广电和电信行业都提出的建设高带宽网络的发展指标。随着这一两年带宽的建设加速,它的网络质量会得到改善,但是整体上处于两个行业的重压下,所以前景现在不好预测。

  国内的数字有线电视业务发展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现在是向互动、高清这个领域来发展。基数还是很大的,全国的有线电视用户是1.75亿,目前比宽带用户还要多,宽带用户可能刚刚接近1.2亿。付费的用户很低这是我们现在有线电视业务的实际发展情况,而且它整个广电行业的收入中,我们拿到的数据,有线电视部分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低的也就是说有线电视行业在广电行业当中处于一个配合的媒体,他也在积极向前发展,但是整体的盈利能力跟电信行业的宽带相比发展水平还存在不足。

  最近又突然冒出来互联网电视,争议比较大,大家也在做,做得怎么样,现在还不好说,但是这个实际上还是比较受消费电子厂商的关注的。也就是服务商对它的态度,从内心来说是比较矛盾的。但是从消费电子厂商来说还是比较希望支持这种业务的发展,这个对他们确实是有一定的拉动作用。而且我个人观点,国外的互联网电视拦也拦不住,他肯定会有一个相当大的市场空间,这是由于国外相对来讲政策环境比较宽松,三网融合的政策壁垒也不存在了,国内可能还会有个波折的过程。四架马车其实现在这种格局已经出现了,但是这四架马车在中国并不均衡,如果我们拿掉政策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感觉IPTV、数字电视、互联网视频和互联网电视这四类业务所占的比例可能会发生比较确切的变化,但是中国目前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背景。所以数字电视和互联网视频用户规模最大,IPTV和互联网电视相对比较弱。这四种业务,我们抛掉它具体的业务模式,固网视频的模式,他们提供的业务差不多,只是政策原因,有一些业务可以在这个上面开展,有一些业务可以在那个上面开展。基本来说,四个人提供的业务是雷同的。所以我不想具体探讨它的业务模式,因为他们毕竟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这个时候探讨价值不大。

  我想从另外的角度分析他们的商业模式和未来的发展空间。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他们的推动力来自谁,数字电视是来自广电,这是他们的主要业务,完成单向到互动跨越以后,相信数字有线电视在国内会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只要是广电行业还在主导这个领域的发展。而IPTV推动力量是谁?推动力量实际上是双方了,现在冲在前头的是电信运营商,但是实际上是双方的,另外一方我不提了,这是涉及到广电行业内部的事情。

  而电信运营商对IPTV支持的原因是什么?并不是IPTV赚钱,电信行业现在基本上有一个共识,IPTV业务本身很长一段时间是赔钱的业务,电视播放在中国是赚不了钱的。但为什么电信运营商现在还支持IPTV的发展?原因是什么?宽带,宽带的发展需要价值填充,我给用户20兆、100兆可以,用户消费什么?还是看看新浪网网页,那个价值不大,用户也没兴趣。所以IPTV虽然在赔钱,而且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看到赚钱的可能性,为什么电信运营商还在支持它的发展?所以IPTV今后大家会发现它会成为数字有线电视的重要的补充渠道。

  第三个,互联网电视,互联网电视真正的推动力量是消费电子厂商。它希望能带动自己的产品的升级,带动市场的升级换代,让消费者再为其买单,这是他的价值,但是我最近也发现一个趋势,消费电子厂商也在互联网电视之外寻找新的出路,他们也在找一些新的,如果能找到一个恰当的替代点,我相信他们肯定也会注意力从互联网转移出去。

  互联网视频推动是谁?互联网服务商,互联网服务商发展自己的用户群、建立自己的服务模式非常重要。首先我们搞清楚他的推动力量是来源于四方,所以说这四种固网视频业务类型,实际上它背后站的是不一样的角色。由于它背后站的主角存在不同,就造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四种固网视频模式,它的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我这里面想举两个,就是IPTV和互联网电视,从内容丰富度来说,IPTV目前由于可以跟广电部门进行合作,它比互联网电视有优势。互联网电视现在没有突破有线直播。

  内容汇聚,现在国内的IPTV业务还是比较原始的,他能够汇聚的内容现在主要是视听节目为主,其他的网络信息服务,包括电信业务汇聚还是比较低的,互联网电视应该说比IPTV还要差。服务汇聚能力,IPTV倒是没有这个障碍,他是全业务网络,基本上可以实现全业务服务。而互联网电视现在允许他干的基本上就是下载服务和点播服务。设备多样化,互联网行业是基于整机,他实际上靠的是终端销售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模式,而IPTV实际上是通过服务来拉动的,两种模式不一样,所以终端的形态IPTV相对来说丰富一些。市场开拓能力完全不一样,IPTV开拓市场靠的是电信运营商建立了庞大的运营渠道。而互联网电视现在只能依靠消费电子原来建立的设备销售渠道去经营,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有差异性的,而用户维护能力更不要谈了,电信运营商是在整个信息行业里是最强的,这个是互联网电视根本无法比拟的。这种情况下,其实如果单纯从这几个指标看,实际上大家自己有一个比较,哪种形式现在它的能力更强。但是能力强不意味着你最后能赢。

  这里面我要讲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真正规定这四类业务今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不是单单现在能力的强弱。政策是中国非常独特的一个国情,我就不用细讲了,很多专家都写过很多连篇累牍的文章。在此基础上,你要想让用户买单,你有几个问题必须想到。第一个,你内容足够丰富与否?电视打开以后,网站影片一直不换,用户没有人去看的。第二,你的服务信用度怎么样,一个说我只能在那儿坐着看,一个是有选择性的看,这林种差异化已经显现出来了,如果将来能够参与性地看,这个服务的吸引力就完全不同了。第三个能够看高清,我肯定不愿意看模模糊糊的小窗口,就是服务质量的保证。再一个就是设备应用型和铺设成本高不高,如果非常高昂估计也没有运营商愿意支持这个业务的发展。最后售后服务的高效性我发现现在三网融合讨论的时候,都是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一点,就是客户投诉。前一段时间我们在网上搜索了投诉比例很高,因为三网融合的监管政策还没理顺,这个问题没暴露出来,就是很多地区的宽带,高居不下的用户投诉率。如果最后用户对你的投诉,现在隐藏在水面下,很多用户没有传开,这个事情还不是那么突出,一旦浮到水面之上,如果暴露出这种宽带接入服务有这么高的投诉率,口碑一砸的话还有没有人用,这个问题会马上出来,但是我发现现在很多厂商在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个问题。

  发展所有的业务,这四类固网视频业务,除了考虑政策的原因,除了考虑我刚才说的能力以外,这几个点是不是能够均衡地覆盖,决定未来你的生命力。我们看IPTV,它的产业链很长,它的产业环节是很难找的。每一个该有人干活的地方都有人在负责,它的分工在趋于完善,但还不是非常完善。但是他有一个问题,它的价值链的分配在向比较侧重在内容和服务这两个环节,对其他的环节应该说照顾不到。这是IPTV的一个弊病。如果说政策是IPTV的第一个问题,那么价值链分配还不是很均衡是IPTV遇到的第二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一旦解决,IPTV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障碍。

  所以说,我们觉得IPTV今后在中国有没有前途?政策先抛开,我觉得有四个方面实际上是值得考虑的:

  第一、和现在的宽带接入,这是电信运营商自己的优势业务,也是运营商发展IPTV的理由之一。四年前运营商在讲IPTV的时候还在讲一些新业务,现在基本上没有人再去讲IPTV能赚钱的业务,大家都承认它是赔钱的。
  第二、能不能提供跨域互动。
  第三、和其他业务的整合。
  第四、和移动业务的捆绑。

  互联网视频,其实互联网视频的产业链非常短促,产业环节的功能非常集中。互联网视频不可能处于主导地位,为什么?它控制不了终端用户。但是它对互联网服务商来说依然是有价值的。尤其是那些希望在多媒体时代建立自己新的互联网门户的服务商还是有很大价值的,这个里面有几项措施谁能够采取得快,比较有效,我相信它的互联网视频发展空间会更大一些。第一个谁能赢得更多的视频内容,刚才一个代表讲到了盗版和正版版费的问题,这是中国现在的一个客观现实。第二个,谁能够最先把服务延伸到移动终端,第三个谁能覆盖到更多的用户,谁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多媒体门户。

  数字有线电视产业我们可以看一下,它的产业链长度比较适中,产业环节应该说还是完整的,但是现在有几个问题需要破局。第一个,网络的双向能力,第二个新的分工秩序,因为如果两年前大家来BRTV的时候,广电有线部门在慢慢磨合这种关系,这种关系电信行业已经磨合十年了,这种关系怎么处,现在还不知道。第三个就是用户和市场环节有待加强。用户投诉,用户反映的时候,如果你跟不上,那用户肯定会用脚投票,他会离你而去。这是在市场竞争中,用政策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有线电视今后发展需要关注的四个措施,第一个互动能力怎么样,第二个,和互联网运用的集合能力怎么样,说白了就是跟增值服务商结合能力怎么样。第三个在内容层面能不能结合多方资源。第四个,能不能给内容平台实现捆绑。现在很多地方重新走向台网合一,就是在我的网络资源能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我能不能跟电视台的资源捆绑成一个完整体,然后取得另外一个环节的优势,这四措施可能是现在决定数字电视将来发展前途的比较关键的四个措施。

  最后一个,互联网电视产业状况的分析。互联网电视目前由于政策的原因,体制的原因,它现在形成一个非常短促的产业链,产业环节实际上是缺失的,它基本上没有为用户服务,当然,如果说是在美国这个问题起码网络保障的情况不会太突出,因为带宽水平在那儿,中国现在还达不到。

  总的来说,我刚才介绍了一下四种固网视频模式和产业链的情况,其实我想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呢?想说明的问题是现在如果这四种固网视频业务想求得自身的发展,首先要看清楚自己处于什么状况,从能力上来说,四种业务,四种模式都有发展这种相同业务模式的能力,但是由于现在这种实际产业链状况决定了四种模式只能走各自的发展道路。谁也复制不了对方,也不可能产生所谓的IPTV和互联网电视之间竞争的问题,我认为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伪命题。我把话说得直白一点,如果互联网电视能够开IPTV所有业务的话,首先跳出来反对的是全国有线电视运营商,那是直接替代竞争性业务,把里面的业务格局全部搅乱了,所以根本无须考虑互联网电视对他有什么竞争效果。这是互联网电视在中国的产业格局和产业定位决定的。

  从今后来说,毕竟这种四种固网视频业务在中国落地了,都在求得自身的发展,今后怎么走?我想提一点建议,刚才我对每一种业务给出了应对策略,希望每一种业务背后站的主角,可以作为的参考。去考虑是否采纳,但是有一点是四类业务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关注的,就是开放,因为有一个问题都是需要面对的,就是谁能开放自己。四类模式其实今后都会有五个主角来参与,有没有足够的内容,这个决定内容提供方和经营方,有没有用户喜欢的服务模式,这个取决于服务经营方,有没有质量保证,取决于网络服务方,有没有市场和渠道方,能不能有效地去挖掘用户,有没有好的终端厂商愿意配合你发展适合你的终端产品,苹果的iPad,我相信不用解释,终端的能力已经显现出来了,如果没有好的终端配合你,前端的工作可能就要打折扣。今后这四种模式都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谁能配合好,谁的生命力就最强,配合好、梳理好的关键是谁开放。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有他自己的利益诉求,这里面我简单可以举三个方面,首先是内容和提供方,内容提供方是希望这些渠道能够独享,他希望他的渠道对他的内容的表现能力是最强的。我刚才讲互动高清肯定比单向直播更有吸引力。而且,能不能对他的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三次开发,让一个内容卖出多次价值,版权保护能力。如果网络能够覆盖七千万的用户和网络只能覆盖650万的用户,对服务商的触动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是内容方的诉求。内容方希望在这几个方面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伙伴,虽然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受政策和体制的影响,但是今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肯定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他会找自己最合适的合作方。

  增值服务商也有他的诉求,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合理的加以分配,这在广电和电信行业现在都有很大的问题。网络服务商也有它的诉求,这五个方面,我提了其中的三个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谁能有合适的方式把利益诉求凝聚在一起,采用最开放的模式,去结合更多的资源,实际上已经占据了未来发展的主导权。在中国,现在用这四种模式发展了,各有各的道路,但是未来市场是真正具有决定作用的,也就是说你能不能把五个方面凝聚成一个整体,决定最终的胜利。

  我提一个概念,叫共生分利,就是在销售环节中每个点都能享受到收益的话,每个人都会支持你做大,如果只有一家赚钱,最后大家会一块儿来拆你的台,这个道理大家一定都明白。但是对这四种模式有一个建议,你内容能不能赚钱?有没有办法帮助网络商扩大他的网络规模,有没有办法帮助终端商扩大销售,有没有办法帮助这些研发单位,使他们有市场空间去做技术研发。最终有没有办法让买单的人接受,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实现所有的环节的共生分利,我相信你的这种模式就有发展前途。

  今天我没有讲具体模式,但是我相信如果你是做实际工作的,然后有一些同志可能能够理解我刚才说话的意思。现在四种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有太多的问题出现在某一个环节想统治天下,最终的结果我可以告诉大家,最终的结果,这个天下不是你的,市场的力量会最终打破这个格局,四种模式谁要求得发展,就要开放自己,去拥抱你的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方。对我们来说是在讨论IPTV也好,互联网视频也好,互联网电视也好,数字电视也好,所有商业模式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谢谢大家。(注:根据现场演讲速录整理,未经本人审核。如有问题,请速联系中广互联编辑部。)

                                                                                                           『返回CNCS2010专题

【责任编辑: 鲁晨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