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24日,CCBN2010数字技术未来系列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CCBN组委会主办,由中广互联承办,以下为数字电视中间件及增值业务研讨会中中视利通总经理谢永红的演讲,演讲主题是《三网融合的增值业务及支撑平台》。
图为:中视利通总经理谢永红
谢永红:我今天做的题目是我们做什么样的业务,做什么样的业务可以支撑这个平台,怎么支撑这个平台?
现在我们正在发生什么事情,我们要给出业务评判标准,现在业务非常多,什么样的业务是好业务呢?有人可能说赚钱的业务就是好业务,但实际上他赚钱了之后是否是好业务对你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已经很清楚。我们有没有一种评判的方式知道这个业务是好业务,我们应该提前做,着重去做?最后我们应该怎么去办?
未来的技术,广播电视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我们对未来的认识,我们广播电视网有一个前端,所有的内容在内容库集中,所有的广播内容的广播是传统的做法,后来说有线电视可以双向化,所以我们走互联网路线,说今后“三网融合”,我们可以朝3G方向走。这是我们的看法。
我们的看法,内容和管理是中心汇聚的,我们的网络融合可能仍然保持这样的成分。但从电信业务特点来说,核心在前端,不是内容库要在这里发布,网络建设是为了这个人要和这个人打电话,重点在网络上,是以智能化、宽带化、IP化为他们的未来,这是他们认为的未来。
可以由新业务划分的思路,内容在前端集中还是由用户来产品?发布是由前端来控制还是由用户来控制?这是传播学上一个分类。我们可以得到几种类型,内容在前端集中,发布由前端控制,这是有线电视网,是广播的扩散方式。广播媒体以扩散型为核心,发展注册型业务,增强前端智能,核心在前端。发布由用户控制,发布在前端控制有没有呢?我们叫注册型,内容是要有把控的人,版主控制内容是不是能出去。还有一种是内容集中在前端,内容由用户控制,这是咨询型的。比如百度搜寻,它的搜寻库,原理是有一个网络虫一样的东西,内容排了一下序,做了一下广告,你看到的东西内容是在前端集中,发布由用户控制,我要看到的东西不是所有的。最后一个是会话型的,这是两个极端,最典型的广播和通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简单的方式根据业务特点加深它的认识。
业务里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我在这个业务上花的时间到底有多长?我沉迷的深度到底有多深?停留的时间和心理距离。手机电视上有一个很不好的东西,每个人看手机电视的时间都很短,看个几分钟就不看了,你很难想象拿一个手机电视在那儿看一个小时的电视剧,既累电池也不够,也没有那么多工夫,所以手机电视是一个有缺陷的业务,因为用户停留的时间比较短。
我们如何做这样的事情呢?我们在为一家公司做系统建设的时候做了一个事情,建议他做推送业务,菜单在这儿,可以点一个,定制一个推送到手机上,比如有5分钟的笑话,或者5分钟的新闻,一般到手机上都会看的,这样停留的时间就会长,与此同时投入的程度就会深,以后这是你点的,不是我给你看的。
一个好的业务能创造一个独特的用户价值,比如我去买一个VCD,看完就完了,但这件事情并没有结束,好比我们看完了《潜伏》,每个人都有很多话想说,这表演得好,这个故事对我很有启发等等。但这些话你到哪儿去说呢?你跑到新浪去说,这时候你是一种精神体验,说我很喜欢他,愿意成为他的粉丝等等。但在广播电视领域没有什么地方可说的。如果广播电视网络能够基于连续剧开一个社区,第一集出来了大家讨论第二集,第二集出来了大家讨论第三集,我个人觉得这样粘度会很高,大家讨论这个话题。同时愉悦很多,因为很多话会说出来。
我们看电视的时候有时候会跟同伴发生争吵,比如夫妻两个人看电视,你说这个人太讨厌了,但太太很喜欢,这是一种投入。或者更多人看这个东西,你会觉得更加有意思。广播电视要创造独特的价值,应该朝这个方向走,就是你的精神越来越投入。简单划分,卖书的,做电视的,让你从业务角度上来说,QQ是最厉害的,一方面你就挂在上头了,它给你一个号,你永远是他的用户,这时候他有一个QQ空间,QQ币,有广告挂在那儿,你一打开就可以看。什么时候电视能做到这样?电视能做到这样,必须要把QQ里很多东西抽出来,比如个性化、精神的愉悦、虚拟的世界等等。这和网络结合起来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广播和(互联网)融合完了就可以做社区,这是全业务的,同样的用户库,同样的支撑系统,你长出个人门户,网上营业厅来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刚才说了判断业务的标准,首先是你要创造价值,实际上就是你要让他待在里面时间长,能创造出业务。如何创造出增值业务?
直播卫星网、有线电视网、IPTV网都可以让你看到电视,但收入来说,有线电视网的收入比直播卫星网的收入大,因为质量比较好,平均每频道收费,有线电视网肯定比直播卫星网收费高,IPTV也是一样。还有一个上网的排法,传统的电视业务角度来说,有线电视网ARPU最高,ADSL在中国上网做得最好,纯粹从广播业务和上网业务来说,它们俩不搭接,但有的可以提供上网包,比如IPTV可以提供ADSL,这是各有所长。歌华最近在做一个业务,再做付费频道进行捆绑。比如有线电视提供IPTV的业务,你上网的同时我给你捆绑50个频道看,这时候有线电视网就非常尴尬,因为我把你的业务变成零,不收钱。你怎么弄呢?判断这个业务还有一个标准,它能不能够增强你的竞争力,从这种捆绑的角度来说,有线电视网必须做多业务,没有别的选择。
目前中国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可以看到,国家新闻上也提到成立国家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我个人觉得,要这么做,我们做有线电视网的人就死掉。如果单纯成立一个国家有线电视网,可能它还没有出门打仗,直播卫星就会活不下去,因为广播是它的根基。我做过一些至少80%以上来自传统收视费的业务,比如专线等等,收入都不高,最健康的比例是天威的比例,是3:3:3。我们也为直播卫星业务提供支撑系统,尽管中国的直播卫星还没有对外正式运营,但它的用户已经有1200万户,CA、资料非常完善。1200万户是什么概念呢?据不权威的统计数字,外面飞着5000万个直播卫星的机顶盒,这不确定,但1200万个盒子是扎扎实实的,有的运营商已经有1200万个盒子,保守估计直播卫星做到一亿户,大规模去做不需要三年时间。就这么厉害。
直播卫星运营成本低,而且它是很天然数字化,管理很简单,如果只是广播业务,有线电视网是不行的。一个国家有线电视网,一个国家卫星直播公司真的不行。
对未来来说,内部融合是一个大的关键,刚才说的是第一个方面,实际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纯粹的有线电视网如果将来加入竞争,现在标准的说法是竞合,我觉得这只是客气的说法,但进入市场的时候谁跟你客气,就是零合游戏,没有什么共赢不共赢的(我们当然希望共赢)。一个单独的定位有线,要做必须把开播广播的无线频率搁进来。
昨天一位电信专家说,广电有什么呢?广电有两点是电信很羡慕的:第一,你有节目,跟节目有天然的关系;第二,你们可能不知道,说你们有非常珍贵的频率资源,因为手机频率越来越往上走,现在已经走到2G,达到微波率的频率,对人的身体是有害的。广播频率是100多M,再往上走,电视频率可能是1G(无线方面我不是特别了解),这个频率是由广播处来管理的,将来成立几大运营商,就必须把卫星和无线搁进去,只有这样,将来才有可能存活下去。这是纯粹的商业环境下,当然不见得是这样。不管怎么样,近来要生存得好,有一个国家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一点希望都没有。
我们必须进行全盘的考虑,整合网络只是一步,无线、卫星只是一步,还必须考虑控制内容,传统上内容和网络是天然一体的,广电总局去管理,但“三网融合”的意思是节目要去运营,那么广播是不天然了。之前很多广播电台的台长说,这样我可以直接给电信了,他给我的钱更多。这是的。我认为,网络要想活下去,与节目合作下去必须以一种商业合同的方式落实。
同时要粘着用户。现在看电视的用户越来越少,我们曾经做过电视节目的调查系统,春晚的时候还有一个调查报告,我们在南方一个中等城市里,春晚的时候有六成家庭是不开电视的,这不是新鲜事,只是我不知道而已,他们都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形了。美国电视收视率越来越下降,高速发展的国家里看到这个速度在下降是很新鲜的,所有的东西都在增长,CPI在增长,但固定电话再往下走,这是挺新鲜的事儿,有线电视网早晚会走到这一天。我们有这样的感受。很多有线电视网的收入增长来自于初装费,未来这种增长会越来越少,歌华和中国有线都是这样,你只好去生根。
你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必须系列地去想,而不是做完一个事情就完了。最近与华数交流,大家说有三个屏,这次NGB的部长就是请华数做的,不得不承认他很厉害,一个业务平台支撑三个屏:手机屏、计算机屏、电视屏。他有两句话我非常欣赏:第一,不要把别人的主业务当成你的增值业务。这个话说得很多,很多人想我做业务是不是打电话,把电信的电话给抢过来,装到我的增值业务,只能作为防御工具,不能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去干,这样会挑起战争。第二,用户不开电视的时候也离不开你。手机可以提供很多服务,比如信息类的,点播类的,推送类的。
我们做运营支撑系统(BOSS),BOSS是什么呢?我们标准的数据之下有一个CRM,有一个接口,然后我们提供各种业务。BOSS是什么?我要给广电一些同事们灌输一些观念。现在想问题要看产业链去想,这里你必须开展新的业务,传统说我就是做广告的,一直会做广告,这样你不好活的。你要想三网融合以后,让自己的波价值发展到极限,怎么找到新的业务,比如社区(社区一个传统的BOSS是不支持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你必须考虑合作方,原来的信号来源是天然的,现在他变成你的合作者了,不是天然的,你要跟人家分钱了。还有一种合同的方式,有一些内容可以做到唯一,实际上时代华纳、Comcast只有他们网络里跑着节目,如果篱笆布达起来,我们说自由竞争,节目说给谁都可以,那么有线网的日子非常难过,有限网要想过得好必须有自己的内容,所以,它必须往上走,这样你的运营支撑就必须有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所有的业务抽提出来形成一个引擎,广播的业务、通信的业务、直播的业务等背后都有相通之处,现在的年轻人,比如做Sogo文字输入的工具经常换皮肤,我觉得这很好。所有这些业务就是我引擎的皮肤。为什么现在市场竞争要求你推出业务的时间越来越快,也就是说,我们有一个好引擎,而且这些业务我们基本上都可以支持。
(图)这是支撑域,我们有一个很强的运营分析,电信的运营分析是它运营的一个很强有力的工具。几年以前,移动和联通争用户,联通走一个小团体,团体里通电话可以免费,公司使用联通的手机,公司内部通讯免费,这个手段当时让移动很狼狈。但移动有一个很强的分析系统,这个事情后来造成的影响是它被限制住了。通过BI分析,可以知道你是谁,尽管不认识你,好比某一个人打出的电话占九成,接入电话占一成,这样的电话是什么人?销售员。倒过来说,90%是接的,10%打出去的,这可能就是领导。他可以通过你的行为特征,八九不离十知道你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甚至知道你的收入是多少。好比你老到外国去出差,手机会记录的。移动有一些,他能够准确地找出联通销售人员的电话,联通也是靠卖服务的。他找出销售人员电话以后,这个人只要给某个单位稍微连续打过几次电话,移动的销售人员就会到这个单位里去,同样告诉他,你买我这个服务,单位里的电话同样免费,我不用换号码。这个东西非常厉害。
我们做了收视行为的信息收进来了,手机上的东西,广播电视特点的信息也收集进来。这是非常标准化的模块,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增值业务。还有合作运营的方法,比如CMMB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
有线电视网而言,IPTV是一个很尴尬的业务,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做了IPTV多余,因为他已经管不下去了,如果不做这个东西,人家拿这个工具蚕食他,这是一个很不舒服的业务,我的看法这个事情也得做,是一个防御的动作。
广播电视网络实际上是以前端智能为核心的网络,业务也是以前端为核心的,是不是业务就没有什么作为,我们在家庭里,在电视机前花的时间多得多,但机顶盒有可能成为家庭的信息中心,这有可能,要看我们的作为,技术上没有什么问题,双向、无线做上去一点问题都没有,把WiFi、蓝牙做上去,家里电器管起来都可以做,但老百姓能够接受吗?同时有线电视网运营可以有作为吗?有时间着急也没有用。有些事是可做的,尽管机顶盒是很傻瓜的终端,干不了多少事,不像电脑可以输入这个,输入那个,但如果能把它做成一个家庭智能、家庭娱乐的设备就很好,这就相当好了。
原来广电还做煤气、电表抄表之类的事情,理论上也可以做。还有家庭支付,青岛最早做家庭数字网络屏的时候就把遥控变成刷卡机,而且也不贵,是我一个同学做的,但应用呢?老百姓很少拿信用卡刷一下就付钱。方向是有的,但具体应该怎么做需要探讨。
小结
“三网融合”不仅是业务的融合或技术的发展,更多是一个产业格局的巨大变化。只有在这个行当里的人才能深刻地领会这个话。它真的不是技术,不是业务,是行当的变化。融合的过程就是“去霸”的过程,我过去在这个领域是垄断的,你过去在那个领域是垄断的,融合就是“去霸”,融合之后就不可能说我绝对垄断。
对于有线电视运营商而言挑战远远大于机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太弱。只有你抓住这个新的机遇才能解决老问题,我们的老问题很多,收入水平、服务水平上不去,没有人才,没有资本,但只有抓住新机会,才能解决老问题。还有一种说法有点夸张,“头五年是战场,后五年才是商场”,国家会让你有保留的竞争,会合作与共赢。但作为运营商要好好备战这个事儿,好好想想,否则五年之后这个市场就没有了,大家一用ADSL,查一个CA就可以看了,那就完了。即使现在不行,将来他总会可以。
发展必须从产业链角度考虑,竞争必须以独特优势角度考虑,而且以市场占领作为第一目标,业务必须从独特用户价格角度考虑,建好你的运营平台是你做好这个事情的关键。
谢谢!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