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24日,CCBN2010数字技术未来系列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CCBN组委会主办,由中广互联承办,以下为广电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研讨会中格兰研究总经理韩凌的演讲,演讲主题是《有线数字电视全业务展望》。
图为:格兰研究总经理韩凌
韩凌:感谢邹峰院长,感谢迪威特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讲一下有线数字电视全业务展望。其实在这里演讲全业务展望,我觉得更多的不是一个研究性的成果,而是一个介绍,我希望这个演讲能够抛砖引玉,能够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全业务展望和发展趋势在业界形成讨论,能够对“三网融合”这个大背景下全业务发展有所促进。我的演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全业务运营与三网融合的大趋势做一个介绍。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一下广电运营商积极的尝试,对全业务拓展方向做一个介绍,重点介绍江苏省网以及杭州的一个案例。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国外的案例,主要是拿法国三网融合方向上走的比较快的法国电信,以及美国有线电视最好的一个公司做一个介绍,希望能够对在座的专家和朋友有所启示。
随着三网融合时代的到来,广电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和突破。广电与电信等行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是大势所趋,不仅是网络和终端设备的融合,业务和市场也在进行融合。同时新业务和应用模式将不断出现,使广电市场变得更加多样化。我个人认为,三网融合的到来对广电来讲就是机遇与风险并存,但是机遇我觉得也是非常大。我们看这张图,在这个图的左边我们可以看出,在融合的方向上固定网络和电信网络、互联网和广电网、电信网都是在一个融合的管道中,融合的方向就是网络的兼容设备走向融合,终端设备走向融合,市场的业务和渗透也在走向一个融合。推动全业务融合以及三网融合的驱动力是来自于市场和用户变化的不断需求,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对运营产品提供了一定的要求,如一站式服务和无处不在以及无缝应用。这张图(PPT)就是在目前的发展状况下要求话音的花费不断的下降,用户也要求多媒体沟通的方式、视频电话和用户服务,用户也要求移动和固定要走向融合,随时随地享受话音服务、可移动化。语音就是增值和智能服务,包括用户也希望能够得到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右边也列举了用户需求的一些特征,包括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介入,随时可达的丰富内容,互联网及电子商务,以及共性和个性化。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要简便化和透明化。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使集团客户和公众客户市场也产生了分化,在为集团客户提供应用的同时,我们更关注客户的偏好。公众客户的需求不断的细分,也产生了很多的小众需求。
昨天格兰研究的讨论会也讨论了用户需求的变化,广电在三网融合之后我们面对的是两类客户,一类是受众,一类是用户。受众是相对于传统的行政体制下的,他们走的是一个广播的概念,用户我们更多的是走产业运营的概念。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我觉得我们更多的应该研究用户,以用户为核心,以提高用户体验为基础,在网络改造的基础上把全业务发展推向前进。这张图画的是全业务发展的趋势和演进过程,广电、电信、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导致了网络的融合,最终也将走向业务融合和终端融合。这一发展趋势将使全业务的边界得到扩展,全业务的发展驱动因素我们主要认为来自于三个方向。一个是竞争,二是需求,三是技术。第一个方向竞争主要是来自于包括竞争对手,包括互联网,我们在这个地方把互联网单提出来了。第二个方向是需求的发展,包括细分市场和新的需求,也导致运营商必须要走向全业务运营。第三个方向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融合,我们可以看出,在全业务的驱动因素上,格兰研究是分成竞争技术和需求,竞争和需求是首要的因素。全业务的严谨我们认为就是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要走向融合,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要走向融合,而中间的图是表明的这个业务融合的发展方向。在业务融合的基础上,我们的运营也要走向更高端的运营,最初是产品运营,最后走向产品和网络运营,以及渠道运营和客户运营,是多方面全系统的运营概念。现在我们有线电视运营商前面都有两个字,叫“运营”,从80年代有线电视发展以来,我们更多做的就是一个传播,而并不是元婴。在三网融合到来以后,我们认为更多应该把“运营”二字提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
3G时代融合业务FMC应用而生,它是一种融合业务,电信的运营商为了减少移动对固定的替代而发起的,实现的目标是通过网络对用户的无缝感知,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通信体验。这张图的横坐标是表明业务的成熟度,纵坐标是表明业务的融合度。我们可以看出,在全业务发展方向上首先是业务协同,再次是业务捆绑,然后是业务融合,终端融合,最终走向一个网络融合。
下面大概给大家介绍一下3G的主要业务体系。横坐标我们是按业务类型进行的分类,分为基础通信类业务、商务生活类业务、娱乐媒体类业务。纵坐标表明是2G迁移业务、2G增强业务以及3G的标志业务。在图像空间中我们可以看出,在3G标志的业务上主要是可视电话,多媒体炫铃以及手机电视。下面是3G业务的推进时间表,横坐标表明的是时间的推进,纵坐标表明的是各种业务方式,在最下端是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其次是生活商务以及娱乐媒体,还有基础通信业务。我们可以看出,在电信的规划上,2010年重点发展是基于家庭网关的业务应用以及多媒体炫铃,在2011年重点推进的业务类型是视频会议。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广电家庭多媒体业务平台,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上,在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化改造,向下一代NGD网络推进的基础上,以电视机为终端断,可以开展更多的家庭多媒体业务,这个方向上我觉得可以分为几个内容,信息类、娱乐类、视频类。我们可以看出无方框里面也非常多的业务应用,可以实现非常多的类型。因为在座我觉得很多都是运营商,我建议大家在进行新的业务尝试之前一定要做可行性分析,把这个财务的概念引进到新业务的推广过程中。它的概念就是,我们在一个新业务确定下来,并且要大规模推广之前,应该做的是用户的调研,分析可能的用户需求份额以及缴费额度,最后做出财务测算。这样会避免全业务过程中新业务的盲目投入。可以有的放矢的把握用户需求,抓住用户体验。广电运营商制定切实有效的规划日益紧迫,全业务运营商面临一揽子全业务供应,不再是单纯的只提供业务,而是一种全业务,而这种全业务可能是我们原来想都不敢想的,或者是没有尝试去做的。能够更加灵活的利用捆绑促销,获得用户的青睐。刚才讲到,我们利用新业务投入的时候,应该把测算的方式引入到广电运营商新业务的发展中。我也认为,在全业务的运营时代,在三网融合的时代里面,不应该以某一个单独的业务进行财务测算,而是应该以更多的综合性业务为推广的方式。我们电信网或者广电网,我们最终要发展或者留住的资源,三网融合时代只有抓住了用户的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外的调研显示,用户对跨业务的业务元素捆绑更感兴趣,请大家注意一下这是跨网络的业务元素。可能不仅仅是在电信网,也不仅仅是在广电网,也不仅仅是在固定网络,有可能是多网络的一个业务元素捆绑。我们可以看出来,感兴趣的比例就是左边这张图最底端有一个17%的概念,是语音加付费电视,加互联网和无线。右边这个图,在所有业务的实现上方便和便宜是用户青睐运营商主要的原因。我们格兰研究成立之初给商务部做过全国商业业态的调研,调研的结果和国外的调研结果是完全吻合的,就是方便、快捷以及便宜,用户在选择网络或者选择业务时候最重要或者最核心的要素。
下面简单讲一下国外的一个案例,叫做Orange,它是法国电信旗下的一个重大的品牌,也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覆盖了大多数国家的互联网电视和移动业务。集团在32个国家有近2亿的客户,其中包括超过1亿的移动用户和1千多万的宽带互联网业务。它实现三网融合的商业模式我重点给大家做一个介绍,首先是在业务的体验上,明确使用户可以从个人电脑、电视和手机上获取内容,实现无处不在的内容提供。而且能够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业务,改变业务提供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商业模式。这个地方我补充一下,我们在全业务的运营时代,我们打造的是一个新的业务平台,这个新的业务平台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对原有的商业模式将会产生一个替代性的作用。法国电信提供的内容通信商有家庭生活服务和家庭娱乐服务以及家庭通信服务,05年通过业务组合,可以实现用户和家庭成员、社会和医疗服务的自动连接,这一点上受到了法国电信用户终端的喜爱。未来法国电信的重点还将放在融合业务的推广上,推出更多的用户来创建和分享更多的精彩内容,探索更多的融合业务。杭州华视在全业务上走的方向跟法国电信在初期有一点类似,在互动上不光讲人机互动,还有人人互动。
另外一个案例是COMCAST,它是美国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技IP电话服务供应商及内容供应商。这张表格上可以看出,它的高速互联网接入用户一千多万,语音业务也有六百多万。这个表格下面有一行,就是视频用户每个月的ARPU值是115美金,中国有线电视平均月ARPU大概20几块钱,我们离美国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20几块钱还是建立在有线电视用户不断增长的基础上。美国的有线电视用户是缓慢下降和稳定在6千多万的概念上。基本上这些数据说明,我们在业务的开发商,以综合业务捆绑用户,提升ARPU值这个方向上做得远远不够,而且空间上还是非常大的。
以上是我一个简短的介绍,希望我的发言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在全业务运营方向上,我们格兰研究也很愿意和大家做一些探讨。我们和中广互联也是合作单位,大家也可以致电中广互联或者格兰研究,我们可以私下里再展开探讨,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