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24日,CCBN2010数字技术未来系列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CCBN组委会主办,由中广互联承办,以下为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胡保民的演讲,演讲主题是《双改有线网络 共创无限生活》。
图为: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胡保民
胡保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上午好,很有幸能够与大家分享一下长光在双向改造有线网络的经验,也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
第一个部分广电业务和分析。
广电有这么一个优势,第一其光缆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可以做到一个光节点覆盖到200户,甚至往50户方向发展,另外广电有全世界最大的同轴电缆接入网,覆盖能力超过3亿,按照最新的数据是1.6亿,其频谱带宽很宽是900M到1.5G,但是也有劣势,就不多讲了,大家也很明白。
业务主要分几个方向分析,一个是数字电视和双向互动电视,数字电视是目前管吃饭的当前业务,双向互动高清电视是很好的业务,是可以带来新的ARPU值增加的最好业务,花的投资不多,但是能带来ARPU值的明显提高,这是目前广电会优先发展的一个业务。问题是我们采取IPQAM做还是IP组播技术做,我们后面会做分析。
这里有2009年IDC数据,中国IPTV用户从03到08年的增长趋势,用户数在增多,增长速度在下降。
互联网业务对广电来说是运营经验的,不是一穷二白的业务,另外ARPU值比较高,在许多地方每个月可以收40到50块钱,相对于24块钱每月来说增加了很多。
在VoIP业务方面,广电在这方面的经验很少,另外还有一个前提,从电信和联通的经验来看,固话业务是逐渐萎缩的,宽带是其战略业务,固话只是一个手段而已,对于广电的建议不要优先发展业务,在竞争的时候需要捆绑的话,有技术条件的话可以试,但是不要做主推的业务。
另外双改要考虑的因素,第一原有的网络结构是什么样的,第二是接入宽带需求,第三是技术成熟度,原有网络结构决定你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比如我们同轴比较多,就不要浪费。在带宽需求方面,我们不能只考虑做互动业务,互动业务的带宽需要比较少,如果做带宽业务,这些带宽列出来是比较宽的,用比较低级的技术达不到要求的,另外技术也要比较成熟的而且适合自己。
这里对一些技术做了比较,一个是CMTS、EPON+LAN、EPON+EoC,CMTS是国外厂商做,成本比较高,EPON+LAN在国内用的比较多,用EPON加EoC是比较经济的选择。
我们长光有几个股东,一个是长江通信,还有日本住友电工,长飞光纤光缆和湖北光源、武汉飞鸿。我们做EPON的经验比较丰富,我们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做了七八年的PON。
另外我们参与一些行业标准制定,我们参与了CCSA,我参与中国电信企业标准《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讨论和提案的六家受邀系统厂家之一,我们也与国家电网EPON进行相关的讨论。
我们的产品线还是比较丰富的,从EPON到EoC都有自己的产品,后面会重点介绍一下我们的EoC产品。从EPON来说有高端的,大密度的,中密度的,小密度的,既有光纤到户的产品,也有光纤到楼的产品,也有光纤到节点的产品。从前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到,我们的股东在线缆方面资源很丰富,所以我们EoC的产品解决方案也很有吸引力。
我们的双改方案一个是FTTB加LAN,有两种模式,一个是OLT加傻瓜交换机的形式做,这有一个问题,首先统一网管比较麻烦,傻瓜交换机不能管的,如果用智能交换机也可以,但是比较难管。如果你选智能交换机是第二厂家的。我们现在广电有两千多家,没有一个统一的主体,如果有一个主体提这个事比较好,比如说电信说这个事怎么做,大家就照着目标做的,但是广电有许多的厂家。
还有一个方法是用ONU不叠加交换机,这个统一网管比较好一些,相当于只用了一家产品。和上面的一样也有缺陷,不给用户发家庭网关的话无法做到区分业务。在广东的实践经验是给用户发家庭网关,这样一个端口区分一个业务,WLAN可以得到保障,否则的话是假的。
还有一个解决方案是FTTC+EoC,把CATV光接收机与ONU和EC接入在一起,通过同轴分配网分析。
OLT在网络中的定位,EPON技术本身是接入网技术,所以其定位主要是放在二层,后来中国电信进行了拓展,主要在业务上进行了拓展,扩展了以后仍然把它定义为接入层面,没有定义到三层,还是三层的接入,所以隔离以及业务QoS的保证在二层上怎么做,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所以我们认为OLT还是定义在接入层,是二层的设备,而不是三层的设备。如果把所有的认证都放在这上面,首先这不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
没有必要把BARS和OLT留在一起的,也许以后是发展方向,但是目前是分离的,可能有的厂家会介绍这样的思路,但是我们认为目前是以分离为主。
另外光节点规划大家需要考虑几个问题,第一个带宽需要多少,这样覆盖多少户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是接入方式,是EPON+LAN还是EoC,这要看你自己的资源。还有一个是分光比,如果打算对EPON重新搞一次光缆资源,就不受限于以前的,另外一个是带宽,规划的带宽越高,分光比就应该越低。
我们对VLAN也做分析,我们在全国36个省市开通业务的至少有26个,经验很丰富,但是存在几个问题,主要是后面一个端口跑多种业务,这是比较大的麻烦,我们建议采取PSPV加上隔离的技术,一个业务换一个VLAN,严格隔离,这样没有网络泛滥的问题。
还有一个是PUPV,电信用的比较多,因为家庭网关功能很强,在电信用的比较多,管理得很细,可以内层区分用户,外层区分业务。如果是EPON加EoC,一定要选择多端口的EoC,可以扮演一个简单的家庭网关的角色。
第二个是ONU之间二层隔离,ONU以太网端口之间二层隔离,EoC终端之间二层隔离,这在许多的时候规划没有做到,所以我们把广电的网建成一个很大的局域网,接入网的特点是大家不打交道,而局域网之间是要打交道的,这规划时有问题的,所以我们在这里提出来。
因为限于现在的条件,我们觉得还是PSPV VLAN比较好,做好严格的隔离。
对于EPON+LAN的方式,基于成本的考虑,在业务接入点放置一个Hub汇聚业务,在交换侧不同的用户打上不同的VLAN TAG,这就有一点晚了,在最后才区分业务,这没有意义了,整个QoS应该是端到端的,在头端到中端没有区分的话,业务就得不到保障了。
现在分光器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平面波导型,一种是熔融拉锥型,熔融拉锥型最大的特点是分光比可以变的,因为EPON是用PC的头子,在做接口时要注意一点。
在分光方式上的建议不超过两级,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超过三级,分的级数越多,故障点也越多,我们说最好控制在二级分光,不要超过三级。
EPON+EoC改造中的需要注意的问题,网络适应性问题,如网络拓扑、传输距离、放大器、已经部署了CMTS怎么办?高频的EoC衰减比较大,对于传输距离大的,可以选择低频的。已经部署了CMTS怎么办,有两个手段,一个把所有的CMTS往一个区域集中,比如上海就这么做,把别的设备往一个区调,别的区再做新的技术。还有一个怎么办呢?把EoC的频率与CMTS的频率避开。
还有一个是网络生存健壮性问题,主要抗家电的干扰,还有一个是射频干扰,家电干扰主要集中在7兆以下,所以选择EoC的频率最好避开0到7兆,我们公司是7.5兆到35兆的技术。还有射频的干扰,比如有的家没有接EoC,可以做这方面的实验,对空着的头子打一个电话看一下干扰,还有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目前我们选的HomePlug也是这样的方式,可以明确地确认一下可以后向兼容的,其终端是不用换的。
再一个注重EPON和EoC统一网管的问题,EPON是一个厂家做的,EoC是一个厂家做的,协调这两家的时候可行性比较麻烦的。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我们没有统一的市场主题,有两千多家广电,这个这么提,那个那么提,可能对厂家造成很大的问题,再加上EoC的厂家也有问题,我们现在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大家往EPON和EoC方向发展,同时两个做。比如华为、3com也在做,中兴也在做了,以后能够同时做EPON和EoC都比较多了。
目前EoC头端与二合一、三合一集成的矛盾,这些可以通过招标的形式做,比如长光、华三、中兴都做。
还有需要明确盈利模式,一个是投入头端,不断开终端,如果用EPON加有源EoC的话,可以滚动发展,初始成本比较低。
关于EoC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怎么办呢?我们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借鉴已经搞EoC的地方经验,看准先上,因为等是等不及的。
最后介绍一下我们的EoC产品,也是第一次在这么大的会议上发布我们的产品,通过各种技术比较网上很多,我不详细介绍。
关于EoC双向网改建议,无源EoC尽管成本低,但是应用场所有线,高频的EoC技术受限损耗大,低频技术中HomePNA抗干扰性差,使用的也不多,目前江苏广电采用HomePlug 1901作为标准,我们就推荐HomePLug。
长光的EoC技术采用的是HomePLug AV,我们的吞吐量可以达到19兆,是所有的技术中最好的,从1518字节来看,吞吐量几乎是100兆,在所有的技术中列为第二的。另外链路衰减范围比较大,是0到55dB,因为抗干扰性很好,不用发射电频。
我们为什么选择HomePLug AV呢?因为量比较大,intellon的HomePLug AV芯片出货量已经达到4000万套了,另外他将推出500M芯片,MAC是240兆。
HomePLug AV技术演进蓝图,现在在200兆这里,以后到500兆,再之后是1G,这是目前演进的方向,而且是平滑的,是向后兼容的,你前面的投资不会白费。
我们提供几种产品,我们提供独立性的EoC产品,既能够提供60V,也有22V。还有二合一、三合一的设备,这里面集成了ONU、EoC的头端,既可以二合一,也可以三合一,还支持野外暴雨冲刷等。
我们长光科技EoC产品的特点,前面已经介绍过了,我不详细介绍了,强调一下我们EPON和EoC的统一网关,我们支持EoC头端的自动发现,不同EPON厂家和EoC厂家,到底放EoC在哪儿,我在网关找不到,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关联协议,我只是知道某一个MAC或者是EoC出现了问题,我不知道挂在哪一个端口上。
所以我讲一下我们统一网管的技术,这是EPON加EoC怎么管的,OPview是我们的一个商标,OLT与OAM之间有标准的协议,CLT、CNU之间采用的是MME管的,类似于我们的EPON里面的OAM,这差不多的。CLT和ONU之间要拓展一个自动发现的软件,这样可以做到故障管理,维护也很方便。
在网管快速发放上,用鼠标点几下就可以把常用的配了,批量配置和模板配置也是很重要的,套模板就可以了,不要一个一个配。
这是对网管界面截图,从头端的OLT,一直到EoC的头端,终端。你只要把上面的口子和底下的口子定义了,中间就自动配发了,不需要一级一级的定义了。
这是我们的路标图,我们会在今年第二季度出带WIFI的终端,因为家里的线不归广电,是用户的事,所以走线是广电的模,所以我们后面会提供带WIFI的终端。今年年底会推出P1901的产品,然后是相互兼容的,最后谢谢大家,欢迎大家访问我们的展位2B103,希望大家能够指教,谢谢。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