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短视频“热风口”下,用户价值的沉淀与延伸

导语:短视频已成为移动时代的一种常态表达方式,它给视频行业带来什么变化?如何理解这种变化以及这种变化背后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

  一、下沉乡村、渗透家庭,短视频持续扩张

  短视频以短小便捷的传播形态、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快速聚合流量,抢占用户时间,在视频行业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假设情境中,“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后,如果只能接触一种媒介”,42.7%的网民选择短视频。该比例在所有视频形式中居首。

  短视频时长虽“短”,但用户黏性“强”,深入渗透大众日常生活。下班路上“刷一刷”,等电梯时“抖一抖”,吃美食前“拍一拍”……这种“黏屏”现象映照着短视频的“引力”。调查显示,用户日均观看短视频的主流时长为10—30分钟,另有近三成用户每日使用短视频的时长在1小时以上。短视频不仅影响用户的时间使用,而且影响用户对时间的感知。短视频“海量内容”“个性化推荐”,加上流畅的刷屏体验,使用户易沉浸其中,让刷短视频的时间失去“界限感”,67%用户表示刷短视频无法较好控制时间。青少年用户自控力较弱,超过八成青少年不能很好地控制时间,10-19岁用户看短视频“占用睡眠时间”“影响工作/学习效率”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用户。

  短视频用户规模保持增势,市场空间仍在扩大。从年龄分布看,主力用户聚集在80后、90后,整体呈现年轻态;同时,用户年龄不断向两边拓展。10—19岁用户、50及以上的短视频用户比例有所上升。

  从用户的地域分布来看,“下沉市场”是短视频行业的新增量。相比城镇用户,农村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间更长,日均使用短视频时长30分钟及以上的用户占比达68.8%,显著高于城镇用户的52.3%。

  除个人使用外,短视频更多向家庭生活场景渗透。50%的用户家里有18岁及以下孩子,在这部分家长当中,有六成家长不反对孩子看短视频,包括陪伴观看、限制观看内容和时间等各种方式。不反对孩子观看短视频的家长表示每天10—30分钟是可接受时长,短视频不仅成为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也是父母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的重要媒介。面向少儿的寓教于乐类内容同时收割家长、儿童,是短视频流量可扩容方向。

  二、用户内容需求升级,知识性、实用性成新风口

  随着用户内容体验的不断深入,短视频平台用户体验和内容生态的不断迭代、优化,用户对短视频的需求升级,为短视频行业发展提供新空间。

  一方面,虽然用户仍以“放松休闲、填补空余时间”“获取信息、增长见识”“分享信息、寻找聊天话题”为主要驱动力,但用户实用性需求更突出,66.2%的用户因“获取信息,增长见识”“学习实用技能、生活常识”等实用性需要观看短视频。

  另一方面,更具实用性的泛知识类内容凭借高价值进入用户需求的主流。用户对增长见识的泛生活和泛知识类内容偏好走高。“生活技巧/知识科普”成为当前短视频用户最喜欢的内容类型,“自然地理/历史人文”跻身TOP5。喜欢泛娱乐类内容的用户比例较去年有所下降,2018年最受短视频用户欢迎的“幽默搞笑”类内容在2019年上半年偏好比例下降至34.9%。短视频通过简单的内容、多元的形式和便捷的渠道,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将专业的知识大众化,成为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一种工具。

  三、创作及社交促活用户,平台差异化形象塑品牌IP

  短视频区别于电视的一大特性是低门槛,大量的UGC让短视频生产更具多元化。两次调查中,自制/上传的短视频用户比约28%。短视频用户参与内容生产的动因多元,其中“个人爱好”和“记录生活”为两大主要原因,选择比例超50%。

  自制/发布的短视频多聚焦个人生活,84.8%的用户自制短视频为生活随拍类。UGC模式让用户实现了反客为主,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延伸了知识与文化的边界与价值,同时,平台也通过用户参与实现了稳固的用户群。短视频用户在自制/上传短视频时,最注重的是剪辑制作的简易化和方便性,其次是“丰富的视频资源”和“丰富有趣的贴纸、音乐、模板等”。此外,短视频用户希望有一定的奖励机制,同时渴望作品被展示和关注。

  除创作外,社交也是短视频平台促活的重要方式。2019年1月,多闪、马桶MT、聊天宝三款短视频社交软件同时上线。2019年5月,微视上线可直接同步30秒视频至朋友圈功能,短视频社交领域竞争激烈。然而,在短视频客户端,当用户看到喜欢的内容,接近90%的用户将短视频分享至微信,50%的用户分享至QQ群,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分享至微博。短视频客户端尚未形成用户间成熟的社交互动闭环,平台社交价值未充分释放。

  各大短视频平台2019年持续加码,基于用户需求加速角力。研究发现:用户对各大短视频平台评价形成差异化:抖音“创新活力”,微视“高端大气”,西瓜视频“精良专业”,梨视频“有内涵”,好看视频“有用,值得信赖”。

  四、短视频赋能电视融合传播,重建用户连接

  短视频是电视媒体融合转型的重要阵地。电视节目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传播激发用户的关注和收看,当用户看到电视节目的相关短视频的时候,73.2%的用户会因电视节目短视频对该节目产生兴趣。小屏对大屏可以实现导流,通过用户的转化实现电视节目内容的倍增效应。

  电视媒体本身蕴含着视频基因,在进行短视频转型时具备先天优势。如何盘“活”固有资源,将大屏端的传统优势有效转化成小屏端的崭新动能,也成为能否释放出巨大的视频生产力的关键。

  首先,电视上热播的节目会吸引短视频用户跨屏关注。超过一半的短视频用户表示会主动搜索观看电视节目的短视频。热播节目在连接大小屏方面,作用显著。

  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闻以短视频的方式,在社交媒体上经过不断转发分享,演变成社会热点,短视频成为一种新型的“新闻语言”,而新闻短视频是电视媒体融合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超过40%的短视频用户经常浏览新闻的方式是视频,其中,接近半数用户喜欢看短于3分钟的新闻短视频,另有40%的用户喜欢看3-10分钟的视频新闻。

  用户对新闻短视频的价值具有清晰认知。他们更想看到“深入生活”“反映重大主题”“角度全面”“有观点性”的新闻内容。10-19岁新闻短视频用户倾向注重新闻形式,更想看到“使用网络流行语、流行形式”“风格轻松”的新闻内容。20-49岁用户更注重新闻综合质量,想看“深入生活”“角度全面,展现多方声音”“深度报道、有观点”的新闻短视频。

  另外,节目主持人/记者是电视媒体入场短视频的重要资源。仅38.2%短视频用户不同程度地表示对短视频中出现的主持人/记者感兴趣,借助名人效应提升电视媒体的传播力仍有待探索。网感、风格人设是电视主持人/记者短视频的加分项。短视频用户最期待亲民的、率真的、有思想有内涵的主持人形象。

  整体而言,电视媒体短视频获得较高认同度,用户对电视媒体短视频的形象是认知是正能量、权威性,但认为其内容的创新性不足。如何依托优势资源、面向用户需求创新内容传播,是电视媒体在创新融合进程中的核心命题。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