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5G+4K,将革命性地刷新屏幕视听体验

导语:如果电影《蜘蛛侠》变成了屏幕上的一个图标,你点击进去之后,就可以戴上VR眼镜在不同场景间自由切换,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通关探险,更可以对内容进行再创作……是不是很有趣?或许这就是不久的将来,5G+4K技术带给我们的场景应用之一。未来五到十年,二者的结合势必革命性地刷新屏幕视听体验。

  (本文作者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传播研究所主任 刘庆振)

  导语:如果电影《蜘蛛侠》变成了屏幕上的一个图标,你点击进去之后,就可以戴上VR眼镜在不同场景间自由切换,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通关探险,更可以对内容进行再创作……是不是很有趣?或许这就是不久的将来,5G+4K技术带给我们的场景应用之一。未来五到十年,二者的结合势必革命性地刷新屏幕视听体验。

  5G是指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它与卫星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等,共同构成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通信网络。

  4K指的是一种应用于电视、电影、手机等行业的高清显示技术,4K即4096×2160的像素分辨率(1K代表1024像素或感光点),它是2K高清电视分辨率的4倍,属于超高清分辨率,用户将可以看清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特写。

  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时间中,前者代表了数字内容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后者代表了数字内容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在网络融合背景下的5G+4K,将革命性地刷新用户的屏幕视听体验。

  从理论和技术上看,网络融合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只不过现实层面的种种因素,限制了我国网络融合的发展进程。但随着市场的倒逼、技术的迭代、运营商的整合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尤其是万物互联时代的开启,网络融合的趋势将有望加快。

  事实上,对于用户而言,他们真正在意的并不是,自己究竟使用的是有线宽带网络还是无线通信网络;而是自己所使用的网络,是不是足够便捷、高效和灵活。因为用户每天需要频繁切换场景,这些场景一般多达数个或者数十个;而网络的无缝融合,无疑能够帮助运营商,更好地面向用户传输内容和提供服务。

  那么,网络融合背景下的5G+4K,究竟会带来哪些全新的体验和应用呢?

  体验的升级

  技术的每一次更迭,都带来了用户体验的升级。

  首先是高清晰度。4K最先让人想到的就是它的超高清晰度,它的分辨率,不仅使远距离观看到高清晰的图像成为可能,还不会因为距离太近而体验到明显的颗粒感。高分辨率能同时显示更多信息和细节,还可以多屏幕播放高清内容。

  比如,很多4K电视能够智能侦测运动画面,并运用高动态范围显示技术,保护物体的运动轨迹,更加清晰稳定地显示运动画面,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诸如NBA或世界杯这类赛事现场的震撼画面。再如,战火纷飞的现场、人迹罕至的森林、异国他乡的博物馆、众星云集的演唱会等,我们都能够获得超越真实的视听体验。

  之所以说超越真实,是因为即便你在现场或坐在对面,都有可能忽略掉很多细节信息,但4K画面却可以忠实地呈现在你面前。

  其次是高速度。超高清晰的分辨率同时意味着,数字内容文件的大小也远远高于普通文件;一部90分钟以上的电影最少在50G以上,这也就对各种类型的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通过电视屏幕、手机屏幕还是其它移动屏幕观看,我们都需要保证其画面的流畅性。

  2019年央视春晚采用5G网络成功实现了4K高清直播和视频内容回传,画面稳定度高、时延低、流畅性强。理论上5G网络将是4G的100倍,下载一部普通电影只需3-5秒,按照这样的速度,下载一部4K电影也完全可以在几十秒到几分钟之内完成。

  无论是5G还是其他通信网络升级,尽管表面上看,它带来的最直观结果就是速度的提升;但在本质上看,当速度足够快的时候,媒体产品的产销模式、内容形态、应用场景等都会发生彻底的变化。

  再者就是高密度。电脑、手机、电视、平板、机器人、手环、汽车……越来越多的设备被接入到万物互联的超级物联网之中,无论是通过有线还是无线,无论是通过WIFI还是5G,未来还将会有更多日常生活中的设备接入网络,这就意味着移动应用终端会爆炸式地增加。

  预计到5年之后接入网络的移动终端将突破100亿,而目前的4G网络无法支持如此大规模高密度的接入。5G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其在体育场这类的场景下最大性能挑战是100万/km2,在地铁这类场景下的最大性能挑战是6人/m2,而且能够做到地库、楼道、洗手间等狭小空间的稳定覆盖。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家庭中有数十甚至上百的设备连接了网络,那么极有可能的情况是——家用大屏将取代手机,成为汇集所有联网设备的一个“家庭信息平台”。

  最后是高维度。网络传播的速度足够快,意味着我们可以传播更高品质、更高维度的数字内容。在过去用户观看一部电影或者一场赛事,都是被动式的观看,所以美国媒体才会把观众称为“坐在沙发上的土豆”——你只需要负责观看就好了,没有其他主动权。

  但当我们的传输网络足够快、数据规模足够大的时候,用户就具备了选择的权利——你可以选择体育场第一排的视角,也可以选择裁判的视角,还可以选择某一位运动员的视角,更可以自己决定在哪些视角之间进行切换。

  除了更多维度的视角选择之外,5G的低时延特征,还会催生虚拟现实内容的繁荣。这样,用户的体验维度,将会从二维影像升级到三维、四维乃至更高维度的VR场景,眼耳口鼻舌身意都将进入一个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虚拟现实世界。

  应用的扩展

  首先是终端层。如前所述,家用大屏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再次崛起,并成为某种家庭信息平台。与此相对应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场景和设备都变得物联网化,同时也会催生更多的汇聚不同类型信息的平台,如商务信息平台、政府信息平台、交通信息平台、社区信息平台、城市信息平台等。它们可以直接以可视化数据的方式,向用户呈现,那些接入物联网的终端设备所产生的实时信息;而且还可以点击调取,某一个连接点的实时4K超高清画面,用于指挥作战、抗洪、救灾或疏导事故现场等。

  或许在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手机终端作为“个人信息平台”的地位,依然不容易被动摇。但随着不同场景下不同规格的屏幕被广泛安装,世界的“分屏化”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毕竟在一部小小的手机上,无论是观看视频还是体验VR游戏,它对4K乃至8K画面的呈现,远远不如大屏来得更震撼、更真实。

  同时,如果越来越多的场景、屏幕都有相当一部分的VR内容,需要向用户呈现。那么未来的世界,可能会是一种“眼镜+屏幕”的终端形态。人手一副VR眼镜,需要的时候随时戴上。

  那么,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再也不需要摘下这副眼镜来了呢?如果会,这就意味着眼镜将成为唯一的屏幕,而其它各种屏幕也都将消失。

  其次是场景层。对于居家的场景来说,我们要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就是,电视大屏作为家庭信息平台,除了收看电视节目之外,它还能被用来做什么?如果4K的画质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院线电影的画质,那么对于那些不刻意追求电影院氛围的用户而言,他是不是可以在家同步观看院线电影了?如果我们可以用电视屏幕与远方的家人进行更高品质的视频通话,那么我们还会不会时时刻刻抱着手机不放呢?

  同样的道理,各类球赛、音乐会、展览、社交活动等,尤其是戴上VR眼镜,进入那个比真实还真实的世界之后,用户也就没必要,非得把自己的身体位移到,真实世界那个特定空间中去了。

  此外,本地天气、户外温度、室内湿度、空气清新度、冰箱实物的保鲜程度、家庭成员的健康程度、每天摄取和消耗的能量数据、每周的收入支出情况等,事无巨细,用户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将这些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实时呈现在屏幕上。

  同样的道理,一家公司或一个部门所需要的所有数据,包括市场调研、商务谈判、部门沟通、流程进度、业绩表现乃至每一个员工的综合数据,甚至是每一台电脑的流量数据,都可以呈现在公司或部门的商务信息平台上,以辅助管理和决策。

  还有就是内容层。大众媒体时代的传播和营销特征是渠道为王,谁掌握渠道,谁就能影响消费者,于是报业集团和电视台迅速崛起。但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变成了平台为王:安卓是一个平台,微信是一个平台,滴滴是一个平台,抖音是一个平台,无论是传统的媒体渠道,还是新的自媒体从业者,都成了平台方主导的媒体生态中的一部分。

  但这并不是终局,因为用户最终需要的不是平台本身,而是平台所能提供的内容和服务。随着网络传输能力的提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内容互动属性的强化、用户参与意愿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内容本身将会变成一款小程序、一款应用甚至一个平台。

  如果电影《蜘蛛侠》或者剧集《长安十二时辰》变成了安装在大屏桌面或者手机桌面的一个图标,你点击进去之后,就可以选择按照内容开发者设定的程序进行观看;也可以选择戴上VR眼镜,在故事的不同环节和不同场景之间进行自由切换;还可以选择以游戏的方式,进行通关或探险;更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对故事进行再创作、再拍摄、再开发以完善和丰富它的内容。

  按照凯文凯利的说法,这种初始状态的内容,我们可以称之为“元内容”,所有的用户都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或者改进。这时候,内容将会变得只有开始而没有结局。

  模式的改造

  首先是交互模式。早期手机的交互模式是按键输入,家用电视机的交互模式是遥控输入,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交互模式是鼠标+键盘。随着电脑、电视机和手机终端融合、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触屏模式逐渐成为用户与设备,尤其是移动设备,进行交互的主流方式。尽管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用户感受与体验,但通过触屏方式来操作各类终端设备,依然需要手眼的全程参与和高度配合。

  那么5G时代的互联网交互入口会是一种什么模式呢?从当前的技术发展来看,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语音交互和感应交互彼此配合,为用户打造一种全新的交互体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语音识别系统性能的提升,从苹果Siri到科大讯飞,机器对各国、各地乃至各人的语音识别能力越来越强、精准度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对设备发号施令了:

  你在开车的时候,没办法拿起手机按键拍照,这时可以对自己的眼镜说,“嗨,小谷,帮我记录下沿途的风景”;

  你回到家里,不用到处找遥控器,只需要对着电视机说,“嗨,小歌,帮我打开中央电视台,我需要看G20峰会的直播”;

  你在开会的时候,可以对着手机说,“嗨,小华,打开录音笔帮我记录一下这次会议,并给我转换成文字”……

  当然,还有更贴心的交互方式,你甚至都不需要告诉它,它就已经知道你的潜在意图了,那就是感应交互模式。情景感知技术是一种崭新的计算形式和交互方式,它采用传感器、智能算法、深度学习等方式,使得你的终端设备具备了感知当前情境的能力,并通过分析用户的位置信息、行为数据、实时需求,而主动提供更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你打算告诉它拍照的时候,它已经帮你拍了;你打算告诉它打开电视的时候,它已经开了;你打算告诉它录音的时候,它已经录了。这使得人机交互变得更加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

  另外是商业模式。因为数据的规模足够大、学习的速度足够快、网络的时延足够低、流量的费用足够便宜、内容的图像足够清晰、市场的竞争足够激烈,所以商业模式会逐渐从B2C转向C2B:也就是消费者提出需求,供应商快速响应并据此完成生产和物流。

  这将会是一场对于工业经济的革命性颠覆,它将彻底重构整个商业活动的价值链和产销关系。继经历了PC阶段的电商1.0,以及移动阶段的电商2.0之后,我们将进入一个用户主导的、智能化的电商3.0时代。

  对于女性用户而言,镜子就是最好的电商购物平台,手机可以是她的镜子,橱窗玻璃可以是她的镜子,汽车车窗也可以是她的镜子,而最完美的镜子在5G+4K时代将会是客厅大屏:她只要在大屏面前转一圈,传感器就可以获得与她身形有关的所有数据;她可以告诉屏幕帮她找一件宋慧乔同款的风衣,可以在4K屏幕上或者VR眼镜中查看自己穿上这件衣服之后的每一个细节,可以告诉电商系统帮她把颜色调淡一点,把尺寸加长一点,把腰围减小一点,并能够即时查看修改后的效果直到她满意为止,然后发布自己的需求。

  这样,商业模式就从过去的“先生产后销售”,转变成了“先接单后生产”。企业甚至还可以把生产和物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实时传输给用户,当用户想要查看的时候,随时可以调阅出来看到所有的细节。这个时候还有一件事情将会发生:所有的企业都变成了媒体公司,它们不但生产商品,更重要的是它们还生产与商品相关的各种内容,从而与用户发生更加紧密的连接和亲密的关系。

  还有就是服务模式。5G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等,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之后,将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应用创新,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多个性化的服务。

  如果没有4G,就不会有多种服务模式的大爆发,包括移动视频、移动电商、手机支付、网络直播、共享出行、外卖送餐等,因为这些服务最基础的需求,就是4G网络支持下的高速度、全覆盖和低资费。

  如果说4G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那么5G将会通过无处不在的智能屏幕、智能设备、智能感应、智能学习等手段,整合大量的技术和能力形成更加强大的服务体系。

  当上传及下载的速度足够快时,你所需要的任何文件也就没有本地存储的必要了。这同样意味着,你的手机、电视机、平板电脑、车载电视以及其他设备,它们最主要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与云端互动的界面。你可以随时登录到云端,去查看这些设备为你记录下来的语音、图片、影像。系统还会根据所有这些数据,推荐更符合你个人口味的图文、综艺、影视或者游戏。

  如果你在体验这些内容的时候,看中了其中植入的商品或其它内容,你只需要告诉它,“请帮我放到购物车,或者帮我订阅一份”,无人送货在第二天就将商品,交付给你的家庭机器人。又或者,某一天你观看了某部订阅的好莱坞大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就会自动在你的账户里扣除相应的费用。

  而你每天或个月所消费的各种服务,都可以定期地通过大屏呈现在你面前,而且你还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进行个性化设定和调整。这时候的营销活动,不再仅仅面向具体的用户,更重要的是,它还要想办法迎合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智能设备和智能算法。

  结语

  当然,5G之后还有6G,4K之后还有8K,物联网之后还有宇宙联网,移动通信之后还有量子通信,人机互动之后还有脑机接口,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信息传输的理解、对于网络连接的理解、对于媒体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于市场供需的理解,往往都会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但技术进步的速度、世界变化的速度,却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情况来得更快。

  所以,在新时代的大幕即将开启之时,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比如“5G不就是比4G更快些吗”或者“4K不就是比2K更清晰吗”,而是打开你的脑洞去想象未来社会的一种可能性,张开你的双臂去拥抱一个变化更大的美丽新世界。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