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中国电视媒体融合峰会】世熙传媒刘熙晨:从内容生产看媒体融合

导语:21日下午,“中国电视媒体融合峰会”上,世熙传媒总裁刘熙晨带来精彩演讲。

  11月21-22日,第三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21日下午,“中国电视媒体融合峰会”上,世熙传媒总裁刘熙晨带来精彩演讲。

世熙传媒总裁刘熙晨

  以下是演讲内容:

  最近参加的会有两类,一类是由传统媒体组织的,讨论全是媒体融合;一类是BAT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会,讨论的全是怎么做内容。但做平台和做内容到底哪个容易?大家没有判断,但我看哪个都不容易。今天给我的题目是从内容生产看媒体融合,世熙是做内容出生的,我们做了十几年的模式引进,每年节目承制数量,出品数量今年有6个节目,包括央视马上要上的新农合的节目。

  从内容角度看内容还是蛮多感触的,我想先看我们一个数字吧。

电视剧和综艺“霸屏”

  我们有近几年和2017年的数字,它的结果是,现在在全网上,电视剧和综艺依然是霸屏的。2017年上半年,视频点击量,全网的点击量,电视剧和综艺加在一起占了80%的流量。这是整个盘子的图表,综艺占了13%,电视剧占了66%,但视频只占了22%多,这说明专业生产内容GPC依然是全网核心的内容。

电视节目整体优势依旧

  近三年,电视节目点击率贡献70%以上,今年上半年贡献75%,上半年在播节目数量是占6.4%,但是流量占74%,远远超过非在播节目。6.4%数量的节目占了74%的流量。看来电视的内容优势是非常强大的。

网络综艺仍处于起步阶段

  我们现在在这里开媒体融合的会议,就是因为我们觉得传统的电视有着谁也比不了的内容生产优势,我们播出的电视节目就是处于目前的整体水平。但现在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叫的声音也很大,今年上半年,像《中国有嘻哈》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还有很多,《吐槽大会》、《奇葩说》,《火星情报局》,很多综艺节目也都在做,如何看,如何评价?

  网综的形态仍是电视综艺。网综从电视节目形态来讲现在依然是电视节目,我们现在经常讨论一个问题,制作网综要看数据分析,要看年轻的语境,说了很多,涉足做综艺、网综的制作人,都在讨论,说他们的制作经验,但其实我们看来看去,网络综艺现在依然是电视综艺,在节目形态上没有突破。

  现在网综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以话题取胜,如果这个电视节目拿到电视台播的话是无法播出的,现在比较火的网宗没有一个是在电视上播出,尺度不一样。拿话题尺度来赢得流量,这是目前的内容现状,很多电视人叫苦,说我们怎么做,怎么也做不过互联网。尺度不一致。

  网综的盈利模式目前依然是传统的盈利模式,B2B的盈利模式,靠广告。从去年开始,电视台的广告下降得很快,到今年更明显。随着经济的下行,广告投放量大幅度减少,直接受影响的就是电视台,因为电视台的模式特别单一,没有别的模式,这样电视广告断崖式的下降,导致很多广告节目难以招商,做不了。但互联网也好不到哪儿去。去年开始互联网的综艺,每个平台都推了几十个综艺,真正做起来也没几个,因为它的广告也不好,内部是我占了80%的广告才能上这个项目,很多项目广告招不了。为什么?因为网综、结构模式、艺人的价格,生产方式、成本构成和电视综艺完全不一样。并不像做一个网综,艺人、明星就可以少挣点钱,完全一样,压力是一样的。所以,B2B的盈利模式也是要面对的。这是互联网最有影响力的依然是电视节目。    

内容研发生产的创新方向

  第一,传统电视认为我要搞媒体融合,除了新闻节目以外还有综艺节目。如何做媒体融合的综艺节目?新媒体如何做真正有新媒体属性的综艺节目,其实这都是一个大家探讨的话题。有几个思考的方向。

  1、真正做媒体融合,除了技术创新、渠道创新之外,内容的创新是必须的,因为最后建立在基础和技术和渠道之上的一定是内容,大家看的还是内容,消费的依然是内容。所以,真正实现实时互动。现在综艺节目,互联网上看的都是录制以后再播出的节目,这个节目没有什么新媒体的属性,如何做到实时互动,如何做到综艺节目的直播,这在国外的一些平台上是有尝试的,但在国内现在尝试的很少,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实时互动的综艺节目。

  2、电视剧的直播,电视剧在很多国家是边拍边播的,播完以后一周之内我制作第二集,根据观众的反应继续制作后面的剧集。在我们这儿必须拍完审完之后播出。所以,新媒体方面,媒体融合方式,这种制播方式政策层面也是有促进空间的。

  3、手机直播。手机直播是非常有潜力的产品方式,它的优势在于它紧紧依靠手机这块屏,24小时拿着手机,现在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手机。我们看什么,直播是个重要的节目形态,这种形态对媒体融合来讲有巨大的创新空间。现在我们看到它的打赏,弹幕方式,已经带来了电视媒体所不曾有过的让人兴奋的盈利模式,和内容全新的结构。

  第二,PGC与UGC的融合

  1、PGC需求的永恒性。电视剧和综艺,电视台的节目是主流,所有的用户,当你在新媒体上消费的时候,使用的时候,它对这种专业生产的内容需求是人性中的永恒的,他希望看到自己无法生产的专利性的内容,这种内容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具有精雕细琢的艺术价值。

  2、UGC的人民性。现在我们看到用户创作节目的冲动,而且非常强烈,他们可以通过技术生产很多的内容,规模是巨大的,我们讲媒体融合的时候还讲我们是专业生产者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用户生产内容将来是最重要的战略,因为里的专业性会越来越被稀释,因为所有人通过技术都可以生产。

  3、通过技术实现创新融合。现在技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过去我们搞节目研发时是不考虑技术的,现在必须重新考虑技术。新媒体上,我做内容时一定有技术和产品一起加工,我们能不能通过技术让UGC和PGC实现真正的融合,其实这种产品呼之欲出。

  第三,盈利模式要实现B2C。

  当我们做内容的时候,当你还是做广告的时候很难盈利,实现B2C的盈利模式是大势所趋,盈利模式可以摆脱过山车式的不稳定,打赏和弹幕是个传媒产品的创造,盈利模式就是B2C。

  第四,发掘短视频的产品价值。

  苏州的王台也讲了短视频,但短视频很难盈利。我想问王台赚了多少钱?很难赚钱,因为专业人员制作的时候,我们短视频的盈利模式在哪儿,很重要。下一步我们一定要开发短视频的盈利模式。我们整个6000亿次点击量里有39.5的量是短视频,但怎么样赚钱,能不能有单独的版权或者怎么样来付费收看?这都需要我们动脑筋,是维护我们内部价值的重要思路。

【责任编辑: 李思楚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