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邹赛虎:如何构建广电特色WLAN网络

导语:8月6日,晚上20:00-21:30,中广互联邀请到邹赛虎先生就《如何构建广电特色WLAN网络》这一议题进行了直播分享,并在线上与参加直播的观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中国广电WLAN业务究竟要如何开展?云网端模式下广电WLAN设计如何进行,增值业务如何设计?中广互联小编对此次直播内容进行了综合整理,本文是主要观点内容。

  8月6日,晚上20:00-21:30,中广互联邀请到邹赛虎先生就《如何构建广电特色WLAN网络》这一议题进行了直播分享,并在线上与参加直播的观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中国广电WLAN业务究竟要如何开展?云网端模式下广电WLAN设计如何进行,增值业务如何设计?中广互联小编对此次直播内容进行了综合整理,以下为主要观点内容。

  概念:WLAN和Wi-Fi有啥区别?

  WLAN全称是无线局域网,是一种组网技术;Wi-Fi是一种接入WLAN的技术,是一项终端接入技术。两者相比较而言,Wi-Fi标准化程度高,所有厂家完全兼容;WLAN虽然标准体系,但涉及到整体网络,不同厂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兼容性问题。过去广电终端设备接触Wi-Fi比较多。但进行WLAN建设时,需要对组网模式、协议标准、功能对接等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实现一张端到端可运营、可管理的WLAN网络。

  一、电信运营商WLAN业务演进史

  2009年中国移动拿到3G的TD牌照,但并没有发力建设TD网络,而是把重点放到了CMCC的WLAN网络建设。

  2012年,移动互联网应用兴起,WLAN各种增值运营模式逐渐成熟。现在看来,2012年就像一个分水岭,前期参与移动CMCC大网建设,没有注重WLAN场景、用户体验、运营模式的的无线网络厂商开始没落了。值得一提的是,锐捷正是因为坚持“深入场景创新、注重用户体验”的理念。2015年,锐捷WLAN产品在IDC排名做到了第一,其中八大细分行业,锐捷在四个行业做到了第一名。

  与此同时,电信运营商的WLAN建设思路也发生了转变。2014年,中国移动为交通银行满天星项目搭建了政企WLAN平台,并向全国移动的政企用户开放。2015年,中国电信推出“爱WiFi”品牌,采用非常灵活的方式广泛合作,可以是电信投资设备、出口宽带、工程服务,也可以是用户自己采购设备、电信提供廉价出口,或者用户自己购买设备、出口,电信返还分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爱WiFi”品牌打响,并立志打造中国电信的第四张网。同年底,电信在终端招标时,在ONU盒子、悦me盒子、IPTV盒子都要求植入aWiFi信号。据悉,今年初联通也开始考虑三合一终端。所以,传统运营商的WLAN建设并没有放缓,只是思路和方向发生了改变。

  二、中国有线转型路上的尝试

  当前,手机已经成为第一终端,人们更习惯用手机解决一切问题。在这背景下,广电是要等自己的电视用户被移动、联通、电信通过手机屏抢走,还是主动去迎合用户对WiFi的需求,把用户留在广电网络内,继而发展成广电的宽带用户?这个问题值得广电网络的领导们认真思考。

  因此,对于广电要不要建设和发展WLAN网络?邹赛虎认为:广电IP化趋势不可避免,数据网络建设势在必行,建议各地广电因地制宜、抓住一切机会去发展。

  送盒子,伪命题!

  2016年,中国有线用户达到25217.8万、双向覆盖13667.1万、双向终端已渗透5383.5万户、广电宽带用户2011万。这里边有三四千万盒子发放给用户,却并没有成为广电的宽带用户。宽带运营商为了方便用户上网送无线路由器。广电跟着宽带运营商策略,或者为了所谓的多屏互动业务,也送出了数以万计、数十万、上百万带WIFI功能的盒子。但用户基本上没有用户使用,更没实现集中管理、统一运营。

  目前看来,宽带业务还不是广电的主业,也不具备竞争力。过去送出大量的WiFi模块,徒增加管理运营和维护成本,并没有给广电业务带来实质的好处。

  国外Comcast模式不符国情

  2014年Comcast推出Xfinity服务,包括室外热点、邻居热点和商业热点三种服务,两个月发展建设了超300万个热点。从2016年3月CCBN期间公布数据来看,已经超过了1000万个热点。

  但是Comcast模式并不适合国内。室外热点面向政府和公众提供服务,但国内的政策环境不同。Xfinity商业热点和邻居热点租户每月收取额外的8美金,这在国内用户也很难承受。Comcast主要是docsis 3.0的大CMTS网络,国内主要是Epon/EOC,还有中国标准的C-CMTS(小C)。因此,国内真正需要的是符合广电特色业务和接入网现状的解决方案!

  专线思维特色发展

  按照Comcast公众热点、商业热点、另据热点分类,广电可以有很多场景参与WLAN网络建设。但市场能力弱的客观背景下,如何去发展WLAN业务?一个最简单的思维,即按照WLAN互联网专线的思维去发展。我们可以把行政大厅、银行来宾上网作为WLAN互联网上网专线,以专线的方式去销售。

  图中所列场景,靠前边相对收益模式清晰。行政大厅、银行来宾上网等可按照WLAN互联网专线思路进行销售,宾馆酒店场景可结合有线、无线接入和数字电视业务一起核算收益。 

  发力普教市场、公益项目

  根据这两年市场来看,普教班班通也是广电可以发力的市场之一。以前教委做“校校通”工程,一个学校一条专线加台路由器就解决。现在教育信息化要求各区教委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做“班班通”,要求把WLAN覆盖到每个班级。通常50个班级的学校,投入就会超过十几万,一次性拿出上千万的资金来做上百所中小学的“班班通”,区财政上可能存在压力,并且,当前政府自己花钱买设备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因此,政府也乐意通过运营商以服务的方式参与。

  另外,在面向公众服务的无线城市项目上,移动联通电信肯定会积极参与,但他们往往希望纳入自己的大网平台;相对而言,广电参与无线城市、无线景区项目,广电可以按政府或旅游委需求建设一个相对独立管理、独立运营的平台。

  对于部分地方无线城市项目,政府不愿意投资或者没有资金的问题,我们要想办法去解决。但电信、移动、联通在KPI考核上很严格,而广电相对较灵活,这是广电的一个优势。我们可以以公益项目为入口,以“惠民工程”的形式交付政府,分区域、分阶段建设,或者后期通过政府其它信息化项目实现收益。

  不管建设哪些场景,我们要根据各地自身情况因地制宜,看看能争取到什么政府资源,如果有业务能力覆盖到,并且有收益,就可以去做。而在此之前,广电可以投资十万八万,小规模地把后台系统搭建起来,后期根据业务需求逐步做覆盖。

  三、云网端模式的广电WLAN

  广电WLAN网络结构的构建,重点要从WLAN云端、广电城域网、无线覆盖三个方面考虑。

  在无线覆盖接入端,经常有人问 “你们的AP能够覆盖多远”、“你们AP能带多少用户”。首先AP发射功率是有国家标准的,室内100毫瓦,室外500毫瓦。室外AP通过CPE接收可达3公里,但普通移动终端回传能力也就两三百米,要保证体验效果,可能只有100米,如果是遇到小树林阻挡,室外可能也就只能覆盖50米。因此,AP能够覆盖多远,是由环境决定的,虽然大的厂家硬件稳定性会好些,但不会因为是大厂家的AP,一堵墙对它的衰减就比其他厂家AP小几个DB。

  另外,带多少用户方面,不同厂家宣称值也是不一样。比如,锐捷官网提供的建议带用户数,是按照确保每用户4M/8M,可并发打流测试是用户数。

  另外,在云网端的WLAN里,云网关可以发挥两个:一是作为上网行为审计设备;第二是可作为认证网关设备Portal对接,同时屏蔽底层无线设备细节。不管是哪个厂家做的无线覆盖,只要流量经过网关,这个网关设备就可以向用户终端推送后台统一的Portal。

  广电Wi-Fi私有云平台

  广电Wi-Fi私有云平台包括:云Portal平台、云AC管理系统、上网日志管理系统,以及增值服务平台(如提供地图定位、客户分析服务)。

  云Portal平台:采用私有云模式部署的多租户Portal平台。首先,云Portal平台应当即可以满足商业热点和邻居热点是胖AP通过WiFiDog协议对接,也可以满足户外热点和商业热点的企业级AP/AC通过Portal 2.0协议对接,同时支持的认证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包括手机短信认证、微信认证、本地账号等。其次,云Portal平台应当事先基于用户的登录位置(或单个AP)、SSID名称、账号等信息,做定向精准的广告推送,同时实现用户数据收集、大数据分析。最后,云Portal平台必须支持多租户模式,不同的租户账号登录系统后可管理自己的设备、用户和数据信息,不同租户之间的数据必须相互隔离不可视,并且系统管理员账号也看不到任何租户的数据信息。并且,对于企业用户而言,云Portal平台的多租户账号,应该可以支持多级分权管理模式,即租户账号可以设置子账号,由不同的子帐号管理不同分支门店的Wi-Fi网络和广告推送。

  云AC管理系统:广电Wi-Fi私有云除了可以支持硬件AC管理对接云Portal平台之外,还应当支持云AC的管理模式。云AC管理平台主要提供基于TR069的设备管理、配置下发、设备升级、日志管理、用户管理、分级分权等功能。运营商级云AC管理平台与商业Wi-Fi后端系统有两点不同:第一,运营商级云AC管理平台支持多租户模式并实现严格的租户隔离和信息安全。第二,运营商级云AC管理平台只收集运营要求的数据信息,不私下对用户上网内容和信息做任何的非法收集。

  上网日志管理系统:为满足公安网监的“公共场所上网安全管控系统”(新82号令)要求,广电Wi-Fi私有云平台应当包括上网日志管理系统,收集用户上网的URL日志和实名制星系,并实现与网监平台的对接。

  增值服务平台:基于Portal认证系统,可扩展增加地图引擎模块,提供定位导航和客流分析功能。基于Portal认证系统、云AC管理平台、URL日志系统,可扩展提供大数据分析功能,对分析用户喜欢在什么时间、什么位置上网、访问了哪些网站,对用户行为“打标签”做“用户画像”,做到基于用户的大数据分析和增值服务。

  广电WIFI网络智慧管道建设

  美国Comcast的Xfinity邻居服务服务是通过定制的WiFi-GW实现的,遵循SP-WIFI草案。

  2012年SP-WiFi草案(WR-SP-WiFi-GW-I02-120216)对WiFi网关内嵌运营商SSID推送运营商Portal做出要求,用户不能修改或删除运营商Portal页面内容。2015年5月,新的SP-WiFi草案(WR-SP-WiFi-GW-I05-150515)增加了WiFi网关支持将不同SSID流量封装到不同的GRE隧道中的建议,以便通过GRE VPN隧道跨越运营商骨干网对接云端的增值内容和服务。

  我们将Comcast的方案称为“飘在天上”的方案。如果WIFI-GW具有公网地址,只要Wi-Fi模块能够上网,就可以打通无线信号(SSID)到WIFI-GW的隧道。但目前国内没有哪个厂家做WIFI-GW,Comcast的供货商给国内广电用户报价高达大几百万一台,支持并发30万用户。今后WIFI-GW肯定要降价。但很有可能和大CMTS一样,由思科、摩托罗拉、CASA、ARRIS等少数国外厂家垄断。最后,总局牵头搞个China-DOCISIS标准的小C。

  在数据业务方面,目前国内很多广电已开展了多业务精细化运营,并且在广电接入网有成熟的业务隔离通道技术和业务分流技术。因此,建设WLAN网络智慧管道的时候,也可以“从地面物理网络”层面连接Wi-Fi模块的SSID和广电接入网的业务逻辑通道。

  Wi-Fi模块定位为“用户终端”还是“网络终端”

  由于终端厂家和数通网络厂商在技术积累存在一定隔阂。过去广电送给用户的终端基本是定位为“用户终端”,少有在数通层面考虑和广电接入的业务逻辑通道对接,将WiFi模块定位成广电的“网络终端”。

  如果定位成“用户终端”,没有和广电放在用户家里的Modem设备(Cable Modem/EoC Modem/ONU)集成。要实现集中运营,只能采用Comcast “飘在天上”的方案,升级Wi-Fi模块支持SP-WiFi标准,并在广电局端部署WIFI-GW设备,打通Wi-Fi模块的无线信号(SSID)到WIFI-GW的GRE隧道。

  如要将Wi-Fi模块SSID和广电接入网的业务逻辑通道对接,将Wi-Fi模块变成广电放在用户家里可集中管理、集中运营的“热点基站”,就应该将Wi-Fi模块定位为“网络终端”,将WiFi模块和上联的Modem设备集成,按照ONU和EoC接入的业务隔离方式,建立SSID和VLAN和QinQ标签的映射,或按CableModem方式,对不同SSID插入DHCP Option 60参数。锐捷网络通过多年在数通方面的积累,将Wi-Fi的每个SSID当作逻辑独立的AP进行设计,并根据业务需求定义每个SSID的功能需求:

  个人宽带业务。供宽带用户私人使用。SSID1,提供本地Web管理界面,路由模式,局端DHCP/PPPOE/静态地址分配方式,采用PPPOE拨号认证(可选),NAT上网,VLAN4001,有外漏有线网口1需求,不接受云端(AC)管理;

  视频互动业务。提供IPTV、飞视、屏屏通等视频服务。SSID2,不提供本地Web管理界面,透明桥接模式,局端DHCP+/静态地址分配方式,IPoE认证或免认证,VLAN 4002,插入Option60,有外漏有线网口2需求,接受云AC(TR069协议)管理。

  公共上网业务。提供邻居热点服务,广电用户利用自己账号漫游到其他热点接入互联网。SSID3,不提供本地Web管理界面,路由模式,建议Web/Portal方式认证(WiFiDog协议),NAT上网,VLAN 4003,不需外漏有线网口,接受云AC(TR069协议)管理并实现URL日志上传。

  对于传统多屏互动的需求,在软件层面打通个人宽带业务的SSID/VLAN到互动业务的SSID/VLAN在本地路由互通即可。

  这些业务功能可在软件层面根据各省广电的业务需求进行定义,确定出厂默认配置即可。

  云网端模式广电WLAN网络的方案价值

  通过将机顶盒WiFi模块定位成“放在用户家里的广电网络接入侧设备”,可以端到端地为广电打通从机顶盒Wi-Fi多SSID到广电业务平台的通道,使广电多SSID运营成为可能,让每个机顶盒Wi-Fi都能成为广电的热点基站。基于“云网端”模式,可以帮助广电集中管理运营户外热点、商业热点、邻居热点网络,具有以下价值:

  整合全业务、全网络资源 

  打造广电第二张数据网络平台——可运营WLAN云服务网络,实现端到端多业务精细化运营。 

  支持对现有设备整合,可通过增加云AP、云网关设备接入云管理平台,对接全媒体业务平台。 

  支持第三方运营商联合运营,SSID租赁。 

  可运营的广电WiFi私有云 

  统一云AC管理平台,实现对传统Fit AP、云AP、云网关设备集中和分布、分组分级的灵活管理。 

  云Portal支持集中和分布式部署、多租户模式,基于接入认证对用户“标签”,实现精准的广告推送和营销。 

  支持扩展地图引擎服务器,为用户提供基于定位的客流分析和商业智能平台。

  混合组网,全面兼容 

  城域网汇聚层通过策略路由实现业务分流,通过不同MPLS VPN承载多业务。 

  在核心和出口,支持面向未来的SDN业务选择。 

  接入层支持CMTS、EPON、EoC等多种接入网络,底层各类型终端均可接入。 

  符合广电终端特色的WIFI模块标准 

  对接广电现有接入设备类型、修改软件版本,即可实现Wi-Fi模块多SSID与广电接入网业务通道对接。 

  多SSID运营:支持家庭宽带用户本地密码上网和广电公共上网服务,实现免费宽带与收费宽带隔离。

  以上内容根据直播内容综合整理而来,如有不妥敬请留言勘误。更多详情请前往微吼中广互联雷锋班进行收看。

【责任编辑: 张欢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