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光线传媒、奇虎360与光线控股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各自持有的先看网络全部股权转让给光线控股,其中奇虎360持有的先看网络全部45%股权的转让价格为5320.6万元;光线传媒持有的先看网络全部40%股权转让价格为4729.4万元。
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光线控股持有先看网络85%股权,新余奇光持有先看网络15%股权。新余奇光为先看网络员工持股平台,这意味着360退出了与光线传媒的视频合资公司。
先看网络增资后的股权结构:
此外,光线易视、光线传媒、光线控股、新余奇光拟签订《增资协议》,光线控股、新余奇光以其持有的先看网络全部股权按照其评估价值1.18亿元向光线易视增资4263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光线传媒持有光线易视19%股权,光线控股持有光线易视68.85%股权,新余奇光持有光线易视12.15%股权。
上述两项交易完成后,光线易视将成为先看网络唯一股东。
光线传媒称,先看网络目前主要经营电影的在线收费点播业务。随着互联网市场及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在线收费点播业务有着极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公司决定对先看网络加大资金投入。然而公司与奇虎公司均为上市公司,为降低上市公司资金投入的压力,以及考虑到先看网络前期可能形成的亏损,双方共同决定将其持有的先看网络股权转让给光线控股,以保障后续的巨额资金投入。奇虎公司与先看网络将继续在网络流量等方面展开持续合作。
对于与光线传媒的“分手”,360官方9日表示,去年底光线和360宣布成立先看网络院线合资公司,在业内率先推动以电影为核心的在线付费点播模式。“360将视频聚合模式为核心的原360影视业务资产作为合资基础转至先看。”
360称,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双方一致认为电影在线付费模式与视频聚合模式不宜并存,双方同意将原360影视业务交还回360继续运营,360不再持有先看股份,转而以商务合作模式支持先看。光线和360仍将保持友好关系,不排除未来各种合作可能性。
据了解,2014年12月,光线传媒与360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先看网络,主要经营以电影为主的互联网视频业务。其中,光线传媒出资4800 万元认购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40%。而该合资公司也是继4亿美元入股酷派以来,360在资本市场的又一动作。
无独有偶,360的这两次合作均在一年内宣布“胎死腹中”。今年9月,360宣布与酷派合作决裂,经双方协商,最终以酷派持有二者合资公司“奇酷科技”股份由50.5%降至25%,360所持奇酷科技股份增至75%而告终。
解读:光线一家能否玩转付费视频网站?
王长田暗示的对先看的“更大主动权”今晚以公告形式兑现,只是,伴随这一“主动权”的是360的撤资退出。
早在去年12月,光线传媒与奇虎360高调共同出资设立先看网络,光线传媒以人民币4800万元出资,持股 40%;而奇虎公司则持股45%。奇虎的单一控股权也正是前述王长田所谓“更大主动权”的缘由。
至于双方是否还会在此项目上继续合作,公告言辞尴尬“奇虎公司与先看网络将继续在网络流量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持续合作”。#谁都知道这是从亲爹成为单亲#
而眼下,光线传媒并没有“弃孤”的意思,以集团公司的方式来持股,更是做好了长期投资的准备。那么,在视频网站已经三分天下的当下,没有BAT,甚至没有360的先看,将如何存续?能成就光线的netflix梦吗?
实际上,这样的安排早有征兆
根据光线传媒9日晚间的公告,经过一系列的股权转让和增资协议,光线传媒持有光线易视19%股权,光线控股持有光线易视 68.85%股权,新余奇光持有光线易视12.15%股权,而光线易视是先看的唯一股东。
上述三家股东公司中,光线控股是是光线传媒控股股东,新余奇光是先看网络员工持股平台,而360的身影早已消失。这意味着,作为360与光线传媒合资项目的先看已经宣告失败。
回顾先看从幕后走到台前,虽说筹谋已久,但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初只是小范围的推广,借由《港囧》首映式的机会,才进行了一次正式的亮相。这恰恰说明,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光线和360并没有想好怎么做。
“我们正在考虑对股权结构做出一个调整,让光线持有更大的主动权。”这是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8月的公司半年报机构交流会上的表述。其当时表示,“先看”已经初步做了一些测试,反应非常好,很多数字的增长超过了预期。
而从两人的合作关系来看,作为大股东的360显然并不如光线那样需要先看。尤其在视频网站三分天下已定,360又适逢私有化之际,先看的巨额投资可能令其报表略难看,这也让360不得不重新估量在这上面的投资。
王长田曾对外表现,光线的未来布局很清晰,就是内容+渠道。在内容领域做了诸多投资的光线,在渠道方面却是短板。而渠道上的目标:做中国的Netflix。先看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那么,在付费视频领域,先看能玩转吗?
王长田曾表示,光线的核心是内容公司,之所以有信心也是因为我们也是内容公司,只是加了一个“互联网+”的策略,是内容公司+互联网。
王长田反复提及Netflix的模式好,发展空间巨大,并极力模仿。“Netflix在内容上投资大,内容是它有别于其他公司的地方。Netflix电视剧定制的美剧的产量是最多的,现在成为美国最大的内容公司。这是光线下一步想要做的事情。”
显然,光线在三方面做准备:
1、版权。据王长田在投资者交流会上的表述,涉及到在视频行业流行的版权交易方式,购买一个版权之后,在市场上可以和其他公司交换同样票房的版权。比如光线有50亿的影片,如果有网络发行的主导权,可以用50亿票房去换另外50亿票房的影片,从而拥有100亿票房影片。(注意,这个一不小心暴露了目标:网络发行主导权,但这也不是轻易能获取的。)
2、定制。为即将开通的网站预定了20-30个网络定制项目。先给别人委托制作,这是Netflix的成功之道。储备了大量的IP,这些IP很多都是为未来而准备,很多IP会先变成电影,生产不一定在光线内容,在光线的联盟或者社会上其他企业。(此处不列举,光线联盟包括欢瑞世纪、天神互动等,但相比爱奇艺、腾讯视频年底内容营销大会上秀的肌肉,你还能自信满满吗?)
3、电影发布会直播。很多电影发布会希望我们直播,这是电视经验在电影上的应用。最近几次直播,单场人数超过100万,电影直播弹幕数量超过600万。(这无疑是光线传媒的优势,先看的团队部分来自原来电视事业部,转向电影发布会直播轻车熟路,但怎么看到的主要是自家片子呢?)
先看的下一步:引进战略投资,挂牌新三板?
对于此番资本运作,光线传媒在公告中坦言有资金压力的考虑:公司与奇虎公司均为上市公司,为降低上市公司资金投入的压力,以及考虑到先看网络前期可能形成的亏损而作出此举。
公告明确提到,会加大对先看的资金投入。
至于规模,王长田曾表示:
未来3年时间里,进行几十亿的投资,比如超过30亿。这个投资总规模比视频网站小,但是我们专注做电影,所以可能成为在电影领域投资最多的公司。加上我们会大量去定制,定制成本相对于购买低,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资金的来源:(1)社会融资;(2)光线股东自己投资;(3)资本市场融资,比如发债和增发。如果自己资金投入产生了亏损,可能采取股权出售的收益来做弥补。
王长田更强调过,资金本身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商业模式能够成功。已经有很好的合作伙伴提供流量,如果需要新的合伙伙伴,不排除引进新的投资者。
眼下没有了360的投资,流量合作是否有变也难说。而在现在视频网站寡头局面已成的情况下,又有哪个友商与之联手,也是充满了悬念。
而从商业模式上讲的话,记者留意到光线传媒收购了票务终端公司北京捷通无线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相信这也是为了构建互联网发行模式,掌握发行话语权。
在此次公告中也提到,光线控股正在积极寻找适合的合作伙伴进而更好的开发先看网络,最终完善公司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
王长田曾透露,还有一部分公司正在筹备挂牌新三板,希望在明年上半年至少5-6家完成新三板挂牌,让他们获得独立的发展空间。而就记者了解到的信息,这也是选择之一。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