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从IT走向DT,贵州有线的“云上无线”进行时

“走进贵州有线”系列采访之一

导语:在数博会上,贵州有线承建的“贵阳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项目”为参展的商家、游客提供免费WiFi接入服务,其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也部署到了展会现场。

  最早知道“云上贵州”,是在2014年10月杭州ICTC论坛上。阿里巴巴云计算总经理陈金培谈到一个判断——“因为运用云计算,99%的企业将来会变成互联网机构。不是把东西拿到互联网上卖,而是整个公司都会运行到互联网上”。他觉得,“贵州的‘云上贵州’项目,实际是想将大数据变成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5月26日,贵阳。


图为:贵阳举行的“数博会”现场

  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简称“数博会”)开展——李克强总理发来贺信,马凯副总理开幕式并致辞。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小米、360等公司创始人或高管悉数到场,思科、惠普、戴尔、华为、联想、富士康等15家顶级企业,超过250家企业参展。

  贵州省广电网络公司(简称“贵州有线”)正是本次数博会的WiFi网络和展台有线宽带的独家提供商。在数博会上,贵州有线承建的“贵阳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项目”为参展的商家、游客提供免费WiFi接入服务,其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也部署到了展会现场。

  天时,地利,人和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写到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四大优势。优势之一即为“生态优势”,“ 贵州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平均气温低于25℃,全年风速以微风为主,没有明显沙尘天气,空气质量常年优良。地质结构稳定,远离地震带,灾害风险低。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大数据基础设施提供了独特优势”。优势之二为能源,“贵州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五位,煤层气资源量列全国第二位,全省火电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电力价格具有竞争优势,贵州省工业用电平均价格明显低于国内其他地区 ”。

  近年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在贵州建立云计算基地或数据中心。百度、京东、浪潮、曙光等大数据企业,以及新浪、搜狐、奇虎等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在贵州落户。2014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在贵州省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智能物流骨干网及银泰商业O2O体验中心等项目。

  贵州省经信委的官网上如此表述,“‘7+N’云工程作为贵州大数据开放应用、培育产业的切入点和发展平台,共同构建在‘云上贵州’系统平台上”。“7+N”朵云,指的是贵州省电子政务云、工业云、电子商务云、智能交通云、智慧旅游云、食品安全云、环保云等。

  “云上无线”项目则是贵州有线参与贵州大数据产业建设的重要项目,旨在打造一张覆盖贵州全省的无线广播电视双向网,以贵州大数据的“7+N”朵云为切入点,建设一张云上贵州无线专网平台,为公司的转型、跨越发展奠定基础。

  2016年底,整个贵阳市的公共区域将全部覆盖WiFi信号

  在贵州有线位于“数博会”的展台上,中广互联跟贵州有线负责WiFi项目的技术研发部经理李国政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为:贵州广电网络在“数博会”的展台

  此次展会上亮相的“贵阳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项目”,又简称“701”项目。李国政告诉中广互联,这个数字是贵阳市委、市政府对不同项目的编号,比如702指的是“大数据交易所项目”;703指“数据与金融投资市场项目”。

  贵州有线承建的“701项目”从今年2月启动建设,意在通过建设高质量、广覆盖的WiFi热点和传输网络,以数据为核心,以块数据为突破,通过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块数据公共网络平台,形成城市信息服务入口,聚集个人大数据、企业大数据、政府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为一体,形成“块上”数据的快速聚集,通过数据挖掘、提炼、清洗和脱敏处理,形成可用于交易的大数据产品,实现产业化的目的,构建一个“个人-企业-政府-互联网企业”共生共长的创新创业的大数据商业生态系统。

  目前已在贵阳市的16个主要干道和公共区域部署了名为“D-guiyang”WiFi信号,覆盖了机场、火车北站、客车站、会议中心、广场等地,供市民免费接入使用。计划2016年底,整个贵阳市的公共区域将全部覆盖WiFi信号,形成全城全域的公共区域的覆盖。

  对话李国政,详谈“701项目”

  中广互联:请您给我们描述一下“701项目”建成后的效果?

  李国政:对个人、企业、政府而言,感受到的是在公共区域可以用WiFi免费上网。对我们而言,人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企业数据、政府数据,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全部采集到网络平台,为后期的大数据商业价值挖掘和商业模式的开发奠定基础,网络其实就是数据采集传输的基础平台。

  不论是个人用户行为还是企业行为,以及七朵“云”项目的应用数据,会全部汇聚到基础网络。第一步是大数据采集传输,第二步是存储和管理,第三步是挖掘和分析。第四步才是解读与显性化出来,成为可交易产品。我们现在做的是第一步,基础网络先行,实现大数据的采集与传输。

  中广互联:这个模式是否有点像搜索引擎,通过提供免费搜索得到用户数据,随后再去挖掘这部分数据的价值,则具有无限可能?

  李国政:对。当前,正在从IT时代向DT时代过渡。三大电信运营商拥有用户的海量数据,但他们关心流量甚于数据,而我们更关心数据。

  中广互联:贵州有线承建贵阳政府的“701项目”,自身感觉有哪些积淀或者优势?

  李国政:最大的优势是网络优势。贵州有线有着充足的骨干网资源和到达千家万户的接入网资源。对于有线网向无线网延伸,贵州有线具备丰富的骨干网基础,只是在末端搭建无线设备,使得有线业务向无线业务延伸,扩大广电网络的业务范围,实现公司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转型、跨越发展。

  中广互联:据了解,2014年7月17日贵州有线的《贵州省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技术研究和业务示范项目》技术方案通过了专家评审。701项目跟此项目是否有内在关联?

  李国政:贵州有线做“701项目”,既是承建政府项目,也是把自己的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项目落地。

  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项目,在全国有几个省有线网络公司做试点,贵州是其中之一。“云上无线”是我们为这个项目起的名字。这个项目的技术白皮书完成了,前期设计已经结束。5月27日,几个试点省网将和贵州省网一起过招标方案,招标结束以后,各省统一标准做落地。

  我们以承接政府的701项目为切入点,来做“云上无线”。贵阳市政府的思路是要做到全市公共区域WiFi覆盖。第一期覆盖我们做;第二期如果还是贵州有线做,我们就会把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的技术放入这个项目。

  4月份,贵州省组织了中国“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共有8600余支全国各地的创业团队报名参赛,历时半年,经过层层评选,阿里巴巴、百度等行业巨头的评选,我们的“云上无线”获得了三等奖

  中广互联:您觉得701项目的技术难点在哪里?

  李国政:技术难点不多,施工难度大,主要表现在接入网引接。

  在城市里建站点,开挖道路,要协调的单位太多,如果政府不统筹,是没办法做的,这不仅仅是单独建一张网的问题。

  在2月份,贵阳政府提出701项目之前,我们的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商业模式主要针对个人客户来设计。在建设701项目的近半年来,我们在摸索、思考、研究这张网络的价值——一定要区别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突破点不是个人,要选择行业客户!

  原因是,行业客户的需求能够很快产生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此后,我们可以把网络规模建设得更大。

  如果前期完全针对个人客户,前期投资很大,因为无线网要规模化,才能产生效益。就像互联网企业一样,前几年一定是烧钱的。

  我们选择的做法是,从行业客户入手,再反过来推个人客户,这样有一定积累收益后,再把网络更大规模铺开。

  中广互联: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承接贵阳省政府的“701项目”对咱们的“云上无线”项目而言是一个助力,把应用场景扩展了?

  李国政:对。我们积极切入,就是看到政府对大数据有非常大的支持力度。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把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落地。

  中广互联:可否描绘一下,对于采集的数据将如何应用?如何构建商业模式?

  李国政:我们会建设行业专网,提供更多行业应用;另外也针对个人用户提供服务。WiFi是一种技术手段,与蜂窝网融合组网,免费和收费相结合,前向和后向相结合。

  中广互联:可否举例谈谈行业应用?

  李国政:比如“智能交通云”在贵州7朵云中发展基础最好。交通,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准备在贵阳市、贵遵高速公路做“一城一路”的覆盖,把贵阳的城市轻轨和公交系统与高速交通连接起来——交通的很多应用就能搭建在这张网络上,这张网络也为车联网的发展提供基础网络平台的支撑。

  比如,在车上放置终端,不仅可以发出WiFi信号,还能采集车辆行驶数据及信息发布等,比如速度,位置,行驶时间、在线定位、导航、路况、危险品车辆监控等信息全部返回到平台,为交通管理提供可管可控的交通调度数据,也为旅客的智能出行提供数据。

  现在“车联网”非常火。我们已经和交通行业的知名研发机构做了初步沟通,计划开发基于智能操作系统的终端,作为交通流量信息的采集和信息发布系统。未来,汽车导航系统不仅是大数据采集终端、信息终端,也是娱乐终端,汽车驾驶员每天在车上的时间长达2~3小时,市场前景很大。

  中广互联:这部分数据具体会返回哪里?

  李国政:只要是用701项目的WiFi网,数据就会返回到网络平台。后期会通过一个app聚合所有应用,无论交通还是食品安全的应用,都用这个入口来聚合。用户全部的网络行为轨迹、交易记录等数据,都会被汇聚和处理,未来将有巨大的商业开发价值。

  中广互联:是否有项目的具体时间节点?

  李国政:“一城一路”的试点会先做贵阳市、贵遵高速公路,贵遵路今年计划完成建设;根据701项目的规划,贵阳市内主要区域的WiFi覆盖,计划2016年底完成。

  中广互联:谢谢您。

  李国政:谢谢。

 

  此行贵州,中广互联深入了解了贵州有线三方面的情况:承建的贵阳政府的“701项目”,主导开发的“魔方”和“父母乐”两种属性的终端产品,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的破与立。“走进贵州有线”系列采访一共三篇,关于终端和市场营销,将在系列采访之二、之三呈现。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