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云上贵州”,是在2014年10月杭州ICTC论坛上。阿里巴巴云计算总经理陈金培谈到一个判断——“因为运用云计算,99%的企业将来会变成互联网机构。不是把东西拿到互联网上卖,而是整个公司都会运行到互联网上”。他觉得,“贵州的‘云上贵州’项目,实际是想将大数据变成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5月26日,贵阳。
图为:贵阳举行的“数博会”现场
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简称“数博会”)开展——李克强总理发来贺信,马凯副总理开幕式并致辞。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小米、360等公司创始人或高管悉数到场,思科、惠普、戴尔、华为、联想、富士康等15家顶级企业,超过250家企业参展。
贵州省广电网络公司(简称“贵州有线”)正是本次数博会的WiFi网络和展台有线宽带的独家提供商。在数博会上,贵州有线承建的“贵阳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项目”为参展的商家、游客提供免费WiFi接入服务,其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也部署到了展会现场。
天时,地利,人和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写到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四大优势。优势之一即为“生态优势”,“ 贵州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平均气温低于25℃,全年风速以微风为主,没有明显沙尘天气,空气质量常年优良。地质结构稳定,远离地震带,灾害风险低。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大数据基础设施提供了独特优势”。优势之二为能源,“贵州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五位,煤层气资源量列全国第二位,全省火电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电力价格具有竞争优势,贵州省工业用电平均价格明显低于国内其他地区 ”。
近年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在贵州建立云计算基地或数据中心。百度、京东、浪潮、曙光等大数据企业,以及新浪、搜狐、奇虎等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在贵州落户。2014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在贵州省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智能物流骨干网及银泰商业O2O体验中心等项目。
贵州省经信委的官网上如此表述,“‘7+N’云工程作为贵州大数据开放应用、培育产业的切入点和发展平台,共同构建在‘云上贵州’系统平台上”。“7+N”朵云,指的是贵州省电子政务云、工业云、电子商务云、智能交通云、智慧旅游云、食品安全云、环保云等。
“云上无线”项目则是贵州有线参与贵州大数据产业建设的重要项目,旨在打造一张覆盖贵州全省的无线广播电视双向网,以贵州大数据的“7+N”朵云为切入点,建设一张云上贵州无线专网平台,为公司的转型、跨越发展奠定基础。
2016年底,整个贵阳市的公共区域将全部覆盖WiFi信号
在贵州有线位于“数博会”的展台上,中广互联跟贵州有线负责WiFi项目的技术研发部经理李国政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为:贵州广电网络在“数博会”的展台
此次展会上亮相的“贵阳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项目”,又简称“701”项目。李国政告诉中广互联,这个数字是贵阳市委、市政府对不同项目的编号,比如702指的是“大数据交易所项目”;703指“数据与金融投资市场项目”。
贵州有线承建的“701项目”从今年2月启动建设,意在通过建设高质量、广覆盖的WiFi热点和传输网络,以数据为核心,以块数据为突破,通过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块数据公共网络平台,形成城市信息服务入口,聚集个人大数据、企业大数据、政府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为一体,形成“块上”数据的快速聚集,通过数据挖掘、提炼、清洗和脱敏处理,形成可用于交易的大数据产品,实现产业化的目的,构建一个“个人-企业-政府-互联网企业”共生共长的创新创业的大数据商业生态系统。
目前已在贵阳市的16个主要干道和公共区域部署了名为“D-guiyang”WiFi信号,覆盖了机场、火车北站、客车站、会议中心、广场等地,供市民免费接入使用。计划2016年底,整个贵阳市的公共区域将全部覆盖WiFi信号,形成全城全域的公共区域的覆盖。
对话李国政,详谈“701项目”
中广互联:请您给我们描述一下“701项目”建成后的效果?
李国政:对个人、企业、政府而言,感受到的是在公共区域可以用WiFi免费上网。对我们而言,人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企业数据、政府数据,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全部采集到网络平台,为后期的大数据商业价值挖掘和商业模式的开发奠定基础,网络其实就是数据采集传输的基础平台。
不论是个人用户行为还是企业行为,以及七朵“云”项目的应用数据,会全部汇聚到基础网络。第一步是大数据采集传输,第二步是存储和管理,第三步是挖掘和分析。第四步才是解读与显性化出来,成为可交易产品。我们现在做的是第一步,基础网络先行,实现大数据的采集与传输。
中广互联:这个模式是否有点像搜索引擎,通过提供免费搜索得到用户数据,随后再去挖掘这部分数据的价值,则具有无限可能?
李国政:对。当前,正在从IT时代向DT时代过渡。三大电信运营商拥有用户的海量数据,但他们关心流量甚于数据,而我们更关心数据。
中广互联:贵州有线承建贵阳政府的“701项目”,自身感觉有哪些积淀或者优势?
李国政:最大的优势是网络优势。贵州有线有着充足的骨干网资源和到达千家万户的接入网资源。对于有线网向无线网延伸,贵州有线具备丰富的骨干网基础,只是在末端搭建无线设备,使得有线业务向无线业务延伸,扩大广电网络的业务范围,实现公司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转型、跨越发展。
中广互联:据了解,2014年7月17日贵州有线的《贵州省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技术研究和业务示范项目》技术方案通过了专家评审。701项目跟此项目是否有内在关联?
李国政:贵州有线做“701项目”,既是承建政府项目,也是把自己的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项目落地。
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项目,在全国有几个省有线网络公司做试点,贵州是其中之一。“云上无线”是我们为这个项目起的名字。这个项目的技术白皮书完成了,前期设计已经结束。5月27日,几个试点省网将和贵州省网一起过招标方案,招标结束以后,各省统一标准做落地。
我们以承接政府的701项目为切入点,来做“云上无线”。贵阳市政府的思路是要做到全市公共区域WiFi覆盖。第一期覆盖我们做;第二期如果还是贵州有线做,我们就会把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的技术放入这个项目。
4月份,贵州省组织了中国“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共有8600余支全国各地的创业团队报名参赛,历时半年,经过层层评选,阿里巴巴、百度等行业巨头的评选,我们的“云上无线”获得了三等奖。
中广互联:您觉得701项目的技术难点在哪里?
李国政:技术难点不多,施工难度大,主要表现在接入网引接。
在城市里建站点,开挖道路,要协调的单位太多,如果政府不统筹,是没办法做的,这不仅仅是单独建一张网的问题。
在2月份,贵阳政府提出701项目之前,我们的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商业模式主要针对个人客户来设计。在建设701项目的近半年来,我们在摸索、思考、研究这张网络的价值——一定要区别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突破点不是个人,要选择行业客户!
原因是,行业客户的需求能够很快产生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此后,我们可以把网络规模建设得更大。
如果前期完全针对个人客户,前期投资很大,因为无线网要规模化,才能产生效益。就像互联网企业一样,前几年一定是烧钱的。
我们选择的做法是,从行业客户入手,再反过来推个人客户,这样有一定积累收益后,再把网络更大规模铺开。
中广互联: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承接贵阳省政府的“701项目”对咱们的“云上无线”项目而言是一个助力,把应用场景扩展了?
李国政:对。我们积极切入,就是看到政府对大数据有非常大的支持力度。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把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落地。
中广互联:可否描绘一下,对于采集的数据将如何应用?如何构建商业模式?
李国政:我们会建设行业专网,提供更多行业应用;另外也针对个人用户提供服务。WiFi是一种技术手段,与蜂窝网融合组网,免费和收费相结合,前向和后向相结合。
中广互联:可否举例谈谈行业应用?
李国政:比如“智能交通云”在贵州7朵云中发展基础最好。交通,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准备在贵阳市、贵遵高速公路做“一城一路”的覆盖,把贵阳的城市轻轨和公交系统与高速交通连接起来——交通的很多应用就能搭建在这张网络上,这张网络也为车联网的发展提供基础网络平台的支撑。
比如,在车上放置终端,不仅可以发出WiFi信号,还能采集车辆行驶数据及信息发布等,比如速度,位置,行驶时间、在线定位、导航、路况、危险品车辆监控等信息全部返回到平台,为交通管理提供可管可控的交通调度数据,也为旅客的智能出行提供数据。
现在“车联网”非常火。我们已经和交通行业的知名研发机构做了初步沟通,计划开发基于智能操作系统的终端,作为交通流量信息的采集和信息发布系统。未来,汽车导航系统不仅是大数据采集终端、信息终端,也是娱乐终端,汽车驾驶员每天在车上的时间长达2~3小时,市场前景很大。
中广互联:这部分数据具体会返回哪里?
李国政:只要是用701项目的WiFi网,数据就会返回到网络平台。后期会通过一个app聚合所有应用,无论交通还是食品安全的应用,都用这个入口来聚合。用户全部的网络行为轨迹、交易记录等数据,都会被汇聚和处理,未来将有巨大的商业开发价值。
中广互联:是否有项目的具体时间节点?
李国政:“一城一路”的试点会先做贵阳市、贵遵高速公路,贵遵路今年计划完成建设;根据701项目的规划,贵阳市内主要区域的WiFi覆盖,计划2016年底完成。
中广互联:谢谢您。
李国政:谢谢。
此行贵州,中广互联深入了解了贵州有线三方面的情况:承建的贵阳政府的“701项目”,主导开发的“魔方”和“父母乐”两种属性的终端产品,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的破与立。“走进贵州有线”系列采访一共三篇,关于终端和市场营销,将在系列采访之二、之三呈现。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